现代人通常把“称王称霸”四个字连在一起说,但是其实在历史上,称王与称霸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王是指古代的帝王,而霸是说诸侯联盟的首领。打开春秋的历史,我们发现各种牛逼的人物相当多。但是各国国君都是以“XX公”来称呼的,什么郑庄公、宋襄公、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等等的,大家都是公,从来都不敢称王。不像战国时候,全是各种王了,魏惠王、齐宣王、赵惠文王,秦昭襄王,看来称“公”不够过瘾,称“王”才厉害。
但是在春秋时期,可不是什么人都能称王的,只有周天子才能称王,其他人如果称王,就是僭越之罪。在周武王分封列国的时候,其实是有等级的,也就是后来一直延续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严格的说,有些国家称“公”也是不对的,因为在当时被封为公爵的国家并不多。比如说郑庄公,首先庄公是个谥号,就是死了以后的称呼,所以当时不可能有人叫他郑庄公。《左传》中有著名的《郑伯克段于鄢》,郑国当时被封的是伯爵,所以其实郑庄公的正确称呼是郑伯。我们比较熟悉的国家,鲁国和齐国都是侯爵,所以他们的国君应该是鲁侯和齐侯,而秦国和晋国,也只是伯爵而已,倒是几个不太出名的国家,宋国、虢国、陈国是公爵。不过在春秋时期,周王室的权威已经下降了,各个诸侯国在国内自封为公,其实也不打紧。但是底线还是有的,就是谁也不敢称王。如果谁称王了,那就是真正的大逆不道了。不过还真有敢第一个吃螃蟹的,那就是楚国。
楚国在分封列国的时候,只被封了一个子爵,是倒数第二等。不过楚国地处南方的蛮夷之地,民风彪悍,向来不把周天子当回事,他们对子爵,那是相当不满意的。早在西周的时候,楚国就信誓旦旦的开始称王了,但是后来到了周厉王当政,是个相当暴虐的人物,动不动就要杀人。楚国当时还不够强大,生怕周厉王发兵来打他们,也就偷偷的把王号去了。随着楚国实力的逐渐强大,称王的野心就再一次蠢蠢欲动。后来楚国国君熊通上位,也是一个专制各种不服的角色,他发兵攻打随国。随国表示很委屈,就说:“我没有罪过,你干嘛打我啊?”熊通答道:“我们是蛮夷,看到你们那边的诸侯国互相打来打去的,我也有军队,想参与中原的政事,想让周天子给我加封尊号”。
随国被打怕了,就去找当时的周桓王替楚国申请加封号。不过这个要求很自然的被周桓王给拒绝了,表示这不合规矩。熊通听说被拒绝以后大怒,说了一句很牛逼的话“王不加位,我自尊耳。”。本来他想让周王室封他“楚武公”,觉得当个公就不错了,但是周王室竟然不同意!一怒一下,熊通就自称“楚武王”,表示与周天子平起平坐,从此不在你那个系统里混了。这有点像后来的拿破仑,自己给自己戴上了王冠。当时的周桓王刚刚和郑庄公打了一仗,被打的大败,自己也中箭受伤,根本无力去征讨楚国,虽然心有不甘,但是也只有随他去了。
除了楚国,后面还有其他两个国家自行称王的。就是吴国和越国。比如说吴王阖闾、吴王夫差、越王勾践这些人。吴国和越国,与楚国一样,都处在南方蛮夷之地。像是越国,根本就不是周王室建立的国家,而是当地的蛮夷建立的,早在夏朝的时候就存在了。所以他们根本就不觉得自己是周天子的臣下,称王也就更无所谓了。而吴国呢,虽然吴国的国君也算是周王室的后代,但是也是在周武王分封之前就已经建国,而且传了几代了。吴越两国,虽然后来都接受了周天子的封爵,但是他们都有自己的历史,也没太当回事,称王的时候也是毫无顾忌。楚国称王的行为,在诸侯国内还是激起了不少的反对声音的,但是吴国和越国称王,就好像没有什么人在乎了。这两个国家一度都成为春秋时期的强国,但是巅峰时期很短,吴国被越国所灭,而越国也成为楚国的牺牲品。
关于春秋五霸,一直都有不同的版本存在,春秋时期大大小小的霸主,也有过不少。其实称霸很简单,搞个诸侯会盟,就是召集一些诸侯国过来开会,然后提一个类似“尊王攘夷”的口号,就算是霸主了。但是称王需要极大的勇气,因为称霸代表自己是诸侯国的首领,统领诸侯国来替周王室分忧。但是称王就说明你要和周天子对着干,有点乱臣贼子的意思了,是大逆不道的行为。
楚武王熊通称王之后,下一个中原诸侯国称王的是魏惠王,但是比楚国要晚了400年。在那个时候,已经是战国时代,诸侯国通过兼并形成了战国七雄,周天子早就成了摆设,根本没有人在乎他。而楚国称王的时候情况有所不同,当时是春秋早期,周王室的余威尚在,楚国的称王也遭到了诸侯国的抵制。但是楚国自恃勇武,根本不把这些威胁放在眼里,硬是把王号一直坚持下去了。这一方面是因为楚国地处南端,要攻打他交通不方便,一方面也是楚国人自诩为蛮夷民风彪悍。“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话就是楚国人民风的体现。楚国的骄横是遗传的,到了楚庄王时代,就敢去周的都城“问鼎之大小轻重”了。当然了,虽然楚国称王,但是其实是自封的,在周王室和诸侯国那边,从来没有承认过。周官方一直把楚国称作楚子,而其它那些自称“XX公”的,在周的官方史书里,也都是齐侯、秦伯、郑伯,算是周王朝保持自己尊严最后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