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三下乡,青春筑梦行#活动,本人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创,且未在其他平台发表过。炎炎夏日,阵阵蝉声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爱满三江,情系侗乡”支教团队来到了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独侗乡开展支教活动,我们选择了三江侗族自治县独侗乡中心校的龙塘教学点开展支教活动,走进村子,吊脚楼,戏台,风雨楼等等独具特色的侗乡建筑映入眼帘,但是来到龙塘教学点的我们发现龙塘教学点位置较为偏僻,孤零零位于一座山岭上,不仅四周无人家,附近有茶地和茶农的收茶屋。
而主要的教学楼为一栋两层的现代化水泥教学楼,楼不大,只有三间教室,而唯一的一间办公室里也只有三位老师,而且由于资源有限,这里采用错开式招生方式,今年的年级有一年级,三年级,五年级。学生人数不多,只有60余名学生在这所学校上学,据了解,学生们大多来自附近的两个寨子,一个是高弄寨,一个是龙塘寨,生源比较单一固定。
进入教室,我们发现教室里的设备很简陋,只有黑板,讲台是一个课桌来充当。学生的课桌普遍老旧,可以看出年代久远,物质条件也比较落后,但是当支教团成员看到同学们的乐观,好奇与对知识求学的渴望时,我们更加坚定了自己认真奉献地方教育,助力少数民族山村扶贫的决心和信心。
依托现代互联网信息的强大资源库的检索能力,小组成员在支教活动正式开始前,进行了紧张周密的准备,小组同学合作讨论,联合教研,制作好了科学的教学大纲与教研方案,采取课业辅导,情感干预相结合,做老师与做朋友合一的教学策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我校“尊师重道,敬业乐群”校训的鼓励下,更多的激发了我们对于贫困地区教育贫乏现象的关心,深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本支教团队树立了三个信念两个方法,分别是认真教学的信念,不怕吃苦的信念,关爱学生的信念,科学负责的管理方法,人性可亲的交往方法,严中有爱,爱之用情,用爱心塑造每一个上进,好学,勤奋的灵魂。
支教生涯短暂而充实的结束了,可是这一份奉献教育的爱心和服务教育的信心却不会消失,这段美丽的经历将留存在每一位支教团成员的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