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学毛泡泡的在线涂鸦笔记课,顺便了解了她的故事。觉得很有意思。
毛泡泡是谁?她一名职业视觉引导师,也是目前国内从事这个领域最早的一批人。她被誉为“画声音的人”、“思想的雕塑家”,任何现场听到的声音,她都能同步画出来。
阅读障碍症患者
26岁那年,毛泡泡被检查出有阅读障碍症,那时她正在荷兰排名第一的国际学院担任跨文化的老师。
“我在任职期间的第二年发现自己写不出职称评定,因为发现自己对文字有阅读和写的困难,第二年得知还要继续写才能得到升职的机会的时候,整个人紧张得绷得不行了。并不是因为口语,而是有满肚子信息要表达的东西,当说一定要用文字呈现的时候感到束手无策。我找到自己的心理老师,她翻开大量图片给我看。最后她说祝贺你,上帝为你开了一扇窗。”
那个时候毛泡泡才开始正视阅读障碍这个词。正常人的阅读方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而有阅读障碍的人看字体是零散的,漂浮不定的,用毛泡泡的话说像蝌蚪一样长着小尾巴,在到处游动,她要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把小蝌蚪串联在一起。
她说怪不得小的时候我比别的孩子反应慢半拍。
如何弯道超车
13岁那年,在父母的支持下,毛泡泡走出云南山村,去往北京求学,考上北京服装学院后,21岁的她获得前往丹麦学习艺术设计的公派留学机会。毕业后在荷兰当地的一所大学教文化。然而两年后阅读障碍症这个问题让她几乎要失去教职评定的资格。
她跑去跟系主任请求:不用文字写论文和专题,用图画的方式来做可以吗?
对方回答why not?
于是职称评定都是用图表完成的,只用很少的文字,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在这所大学里接受以如此的形式去完成课题。
“有那么一次彻底放开文字的束缚,能按照自己最舒服最擅长的方式去表达内心,很开心!”毛泡泡说。
在这个故事里,我看到了东西方教育的不同,中国文化的中庸之道主张标准平衡,从小我们接受的教育是木桶理论,老师说你的人生的上限是由你最短的那块板决定的。所以,哪门课差补哪门,天经地义。
而西方则鼓励人【成为最好的自己】,那么如何成为最好的自己?把你的优势最大化,把你的闪光点发挥到极致!
毛泡泡的故事给我一个很直观的感受,忽略短板其实是一种弯道超车,只要你的长板足够长!
阅读障碍这个标签并没有贴在小时候她的脑门上,不过却被她的父母敏锐地感知了,他们知道自己的女儿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于是把她送往最适合的土壤去发展。
而一路按照自己天性成长的毛泡泡在确认了自己患有阅读障碍症后,也没被吓懵,她非常有创意地提出用图画来写论文。
倘若从小被硬逼着修补自己的短板,今天的她还能是她吗?
致天赋型选手们
国外研究表明,阅读障碍症的很多患者是智商极高,甚至包括天才型的人。如达芬奇,爱迪生,爱因斯坦,肯尼迪在儿童时代都被认为成绩极差的“笨孩子”,最后发现他们都属于阅读障碍症的典型例子,创造力想象力都极为丰富。
这世界的确有些天赋型的选手——他们缺点极其明显,如同他们的优点一样。
如果费力去纠正他们,他们也接受了这种改正,结果只会让这个世界多那么一个各方面资质平平,泯然众人矣的人。而如果,他们像毛泡泡一样坚持自己的天赋特长,不断地去运用发展它,最终,那块长板反而会成为人生弯道超车的利器。
如果你是自认为有个人天赋,却总在不擅长的地方被打压以至于不断地去补人生的短板,你可以思考下毛泡泡的故事。继而对你的人生观、工作观做个梳理(可以参考下面这个链接里的方法):【人生设计的八个练习】二、建立人生指南针 找到寻路指南
你觉得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希望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目前是否可以通过工作去呈现你是谁?还是你在工作中、生活中在扮演一个众人眼中应该的样子,但是你却并不快乐。
【并不是我是谁,才定义了我。而是我做了什么才定义了我是谁】——我非常赞同薛兆丰教授的这个观点:你八小时内的工作,你八小时外的业务爱好都在向众人反映出你究竟是谁。
而你是通过补短板证明自己还是加长长板证明自己,则是两种不同的人生观。
我觉得,假如有座山峰是你此生无意去游览的,你完全可以绕开它,去往你真正想去的地方,而无需跟世人证明:你们可以去的地方,我通过不懈地努力也可以。
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如此,你可以看到更美的风景,在你真正想要去的路上:它也许是小溪,也许是大海……重要的是那是你真正想去的地方,只要它让你觉得你的心有了安定之处。
古语有云:定而生慧。把时间花在可以安定你的心,你喜欢并且擅长的事情上,从时间的利用率上看这也是更高效的选择。
毛泡泡说大多数人都是一颗固体的“维C泡腾片”,终其一生都没有发挥出自己宝贵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如此说来,你得找到那杯释放你自己的那杯温水。
怎么找?
不妨从你喜欢、擅长且做起来心安的事情上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