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艺术中的“假”与“真”
学表演,我们知道演戏要力求真实才能让看的人相信,打动人。但同时“真真假假”表演中的很多东西都是虚构的是人创造出来的那么表演中的“假”与“真”之间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应当如何平衡呢?
首先,“假”指的是表演中的内容,剧情以及人物环境都是编造出来的,他可能是来源于真实生活中的素材,但一定不是完全照搬。如果是完全照搬现实,观众也就没有必要再花钱买票来看了。正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他是将生活中的种种加以筛选,与加工形成一个有头有尾,有节奏起伏的故事,并能够给人以启示。
“真”是指表演的真实感。“以假乱真,假戏真作,装龙像龙,装虎像虎”这句话是上个世纪50年代,周恩来总理对于表演艺术的论述。“像”指出,了演员创作人物形象的实质,因为毕竟演员和人物不能合二为一。“真”则是关键,演员要用自己的真实情感去表达角色的思想和感情。既然要做到像,首先就应当对要扮演的角色有具体的了解,所以演员需要去观察生活,留意自己身边的人和事。说不定哪一天就可以作为素材来使用。平时多看书多看影视作品多积累段子和故事。要做到“真”就更加困难了。要得角色形成共情。但演员毕竟无法与角色合一。要去体会角色的情感与思想,就要把自己沉浸在角色中相当长一段时间对角色有充分的认知与了解。
那么假与真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在我认为就是利用假来表现出真。剧情是编造的,场景是营造的,人物是演绎的。这一切都是虚假的,但他所表达出来的情感和思想却是真实存在的,是可以被别人理解被认可的。并且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上面所说的那些假必须都要让人看起来很真。剧情靠的是编剧,场景靠的是舞美,人物靠的是演员甚至有一些自编自排的小品,这三项都需要由演员自己来完成。因此,对演员的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表演,旁人看起来好像很简单,但实际上真的一点也不简单。有时我们在台下可以演员们在台上演戏他们的行为都是我们的生活中有的。他并不像其他的一些门类,让人一看就知道很难。比如说,演唱家在台上轻松的狂飙HighC。再或者运动员在竞技场上做出各种超出常人极限的高难度动作。这些观众都很清楚自己做不到,因为这些标准都是十分硬性而明确的。表演需要演员打通的并不是这些生理上的极限,而是心理上的。这是个观众肉眼无法看到的东西。我觉得一名好的演员在心理上的强度不亚于一名好的运动员好的士兵在生理上的强度。演员真要做到在台上表演出绝望,和痛苦。那么他就必须得在排练的时候就强迫自己真的去达到这种,每个人都并不想去触碰的心理地带。然而观众是残酷的,他们要看的,也许就是你的痛苦你的撕心裂肺。这也是演员能吸引观众的价值所在:能够当中的向他人展示自己最饱满最真实的感情与思想,并且是在虚假的故事与环境中带入自己。
最后演员也必须要能够清晰分辨台上的真与假。一旦结束了表演回到了台下。就要学会去放空自己,恢复自己最好的状态。
东明星光表演班学员:戴鑫浩
2020年5月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