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这月余以来,自知学习相当不精进,无论是哪方面的学习,觉得自己这一阶段心粗糙得象砂皮一样,表面安静内心麻木,特别在身体上稍一不舒服就意志力全线崩溃。一如济群法师所说的“懈怠”状态,就是“劣精进”,在自己恶劣的串习里走不出来。
意识到近来可能想关于“死亡”的问题想得有些久了,而且一时半会儿自己也死不了,还是看看书吧,书是我懒惰时最好的疗愈。
鉴于自知近来书法上尤其不够勤力,遂拿起了这本书。此书自我的书法老师推荐买了也近月余,在睡前和外出路上拿起来几回,却一直没能看进去。它本不是消遣的小书,须端端正正坐定而读。
态度端正了,书也就看进去了。看了一半就居然想做笔记了,原只是想画个简单的思维导图把要点记下来,以辅助自己的健忘。转念想到和同修们分享,还是写成电子稿吧。遂有了以下少许感受记录。
愿与大家一起继续勤勉2018,感恩同修路上有你们一路相伴,激励共学;感恩盛老师无私大爱的悉心教导。
以下常规字部分为摘录,粗体字部分为有感而发。
中国的古文字和世界上某些古代文明国家的文字不同,比如古埃及文字、玛雅文字早已经“死”了,中国古文字并没有“死”,一直绵延流传下来,演变成现今通行的汉字,真是源远流长。
【我们现代电脑族、手机控们,好好学习一下写字吧,基本的字都快要不认识或者不会写了。有了学书法的新意义~~起码让我们的汉字从自己手里还能传承下去】
汉字的形体经过了长时间的流变。
周宣王时太史籀所著《史籀》十五篇的字体,为大篆。
秦代李斯作《仓颉篇》,赵高作《爰历篇》,胡母敬作《博学篇》,对大篆加以省改,成为标准的小篆。成为秦代官方字体,用于比较庄重的场合。
隶书在秦代规定为通行字体,多用于文书以至民间。
草书起源说法不一,从秦人的隶书中已见端倪,到西汉时形成。
真书(楷书)的形成最迟,可上溯到东汉晚期。
秦统一文字是中国文字演变史上的一次大转折,但不可能在秦短促的十几年中完成,而是通过汉武帝以前的几十年间逐步走向定型的。经过这一转折,汉文字与先秦文字差异相当大,以致那时的学者已难通谙先秦的文字,就出现了对古文字作专门的研究,如孔安国、张敞、杨雄、许慎等。古文字学的研究,是把汉武帝以前的文字包括在内。
【对许慎的《说文解字》的印象,来自于读相关茶书时,提到“茶”字唐以前的各种写法及其意义。原来《说文》与古文字学的关系最为密切。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真不是知其一二字、读其二三诗即能理解的,可见自己相当之肤浅。】
【任何一件事物的形成都是有一定的发展过程的,所以要用历史的延续性眼光来看待问题,包括自身的习书。真草隶篆,每一种字体原来都不是孤立单独的一种书体。现在明白了老师为什么强调要我找所习颜体行书、王羲之行书以及石鼓文之间的关系,虽然目前找到的联系还很肤浅。】
对中国文字起源的探讨,直接关系到我国古代文明何时开端这样重大的课题。
《周易.系辞传》:“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古人以结绳记事,后被“书契”即文字所代替。中国文字的起源,最流行的是黄帝时代仓颉造字的传说。古时也有人怀疑。
(殷墟)甲骨文不是中国最早的文字。它所代表的商代晚期文字,已经是想当成熟的文字系统。商代文字不限于甲骨文。甲骨文是契刻占卜的卜辞。商代日常书写的文字是毛笔。
比殷墟甲骨文年代更古的与文字起源有关的,是陶器上面的符号。陶符是中国原始文字的孑遗。
金文是青铜器上的铭识,现有最早的例子属于商代前期。
两宋时期,金石之风大盛,北宋时即有专书著录。西周到春秋时期的主要文字是金文。
战国文字材料比较分散,有金文、货币文字、古玺、封泥、陶文、石刻、简帛等。
青铜器上的铭文,随着器型的变化,纹饰的逐渐繁丽,器种的增多,制作工艺的精美等,也从很少的两三字、简短的形式(商代的短铭文只记器主的族氏或名字),内容逐渐加长,笔画文字或方整、或气势浑厚(西周的长铭文),或字体变长(春秋中期汉晋的蝌蚪文)。
【对不同时代中国文字的形态及材料有了整体认识。特别了解了古代青铜器有十大类,其中烹炊器、设食器、酒器、水器四类的名称上,也看出了中国茶具茶器演变的端倪。金文内容也是林林总总,反映出所在时代的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
遂想起来曾经读钱穆先生倡导中国文化的书,大体说我们的文化本来是连贯系统的可以融会贯通的;而自学校按照西方课目分科分系以来,学生所学虽专却也割裂了断层了。回想自己在学校所学,果然如此,尤其传统文化的一面,大都是一个个用来考试的名词和概念,完全不知其内外的联系与延续性。】
在纸被普遍应用以前,书籍是用什么做的呢?
甲骨文和金文,都不能叫“书”,它们都是附属于有固定用途的器物上的。
商代已经有记录史事的典册,是用竹木简编组而成。简以竹木为主,编结的绳多数以丝,没有丝的地方则用麻绳。
还有用木板书写的“牍”,以木削成棱柱形的“觚”。所有简牍都是用墨笔书写。古人有“漆书”之说,即是指墨色黑而有光。
还有帛书。帛是白色的丝织品,系良好的书写材料。帛书的抄写时间最早的是战国末年,最晚的迟到文帝初期。帛书的字体有的是篆书,有的是早期的隶书,比较全面地反映了由小篆到汉隶的发展过程,在文字研究上有突出的价值。
汉武帝时期以下,简牍的发现还有很多。直到南北朝时,简、帛才被纸全面代替。
【对古“书”有了系统认识。同上有感。】
凡研究文字的书都叫做“小学”。《汉书.艺文志》:以《易》《书》《诗》《礼》《乐》《春秋》《论语》《孝经》等列入六艺,六艺之末有“小学”十家三十五篇。
小学著作数量很多,特别在清代。东汉号称“五经无双”的许慎的《说文》学到清代臻于极盛。但也有它时代特有的局限性。
古文字学的研究从辨明文字的形体着手,文字的形音义三者不能截然分开。杨树达先生《积微居金文说》自序:“每释一器,首求字形之无牾,终期文义之大安;初因字以求义,继复因义而定字。义有不合,则活用其字形,借助于文法,乞灵于声韵,以假读通之。”
古人研究文字有“六书”之说,即《汉书.艺文志》“小学家”下云: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古人比今人要聪慧很多啊,八岁学如此之难“小学”。静生定、定生慧,也许在古人生活的时代很自然的状态,而今却成了我们繁琐红尘各种分心物事下,要为之而努力的修行。
杨树达先生的经验可以借用在习石鼓文或者以后的铭文篆书上。刚开始一定是先从字体结构来读帖临帖,而不是先认读其音其义,接着三者关联,在临习的过程中再做进一步理解,注意字与字之间的方位、形态等关系在一个空间里的整体关联与变化。其实老师一直这样强调的,还是自己读帖练习不够,太过粗糙。】
古文字学与文献学、考古学等几种学科紧密联系,要求有广泛的知识基础和训练,才能取得更好成果。
20世纪30年代,唐兰先生为古文字研究设了六条戒律:
一戒硬充内行。
二戒废弃根本(必须有种种基础知识)。
三戒任意猜测(没认清文字笔画,没根据精确材料,不讲求方法,不顾历史,主观附会)。
四戒苟且浮躁。
五戒偏守固执。
六戒驳杂纠缠。(有人用一种方法不能彻底,有时精密,有时疏阔,这是驳杂。有人缺乏系统知识,常兼采各种说法,连自己也没明了,这是纠缠)。
【学习任一科,原本是要学会融会贯通的学习。基础很重要,触类旁通的能力是在学习广泛的基础上建立的。
此戒律无时空限制,可谓字字珠玑,在学书中当时时参照为戒。】
2018.01.20慧盈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