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因为喜欢饮品,今年四月特地搬到了孙厝这条街,也正是从今年四月月开始,原本只有五家饮品店的不到五百米的一条街,陆陆续续,炸出了十几家同行,最高峰时达到18家。
这条街,附近年轻打工者居多,比较集中,临街有一个中学,附近也有一个大学,这里也算得上是一个热闹的地方,每当下班高峰期时,也会遇到堵车的现象。
得益于此,入夏之际,陆续十几家饮品店爆炸式开启,但半年后,3家已经转让掉,3家正在转让,1家缩小了店铺面积,划出一部分租给别人,2家虽然未挂出转让,但每次路过都是门可罗雀的光景,剩下的,不知道盈利了还是也在撑着。
同样的,也是在这里,前后相差不到两个月,4家汉堡店相继开业,3家零食店也相继开业,现如今1家汉堡店已经转让,两家冷冷清清的。
人口红利下,毕竟消费是有限的,都想抢这片红海的时候,一腔热血,总觉得自己眼光是对的,总觉得坏运气不会落到自己身上,总觉得自己竞争得过别人,但最后恶性竞争带来的,也只会是都吃不好,都睡不踏实。
我想,最开心的应该是装修公司和广告公司了,频繁的转让,让他们做服务的,有了很多活干。而纵观这么多家饮品店,几乎都坐等生意的模式,除了开业那几天搞点宣传外,很少看到漂亮的营销案例。既然都在等人来,那消费者的忠诚度就是很大一笔隐患了。
2
很早前看过这样的一个案例,一座城市,在城东和城西各修筑了一条新马路。犹太人在西边,中国人在东边。各开了一家修车店,他们的价格都很公道,服务非常好,两家店的生意都很红火。
不久,另一个犹太人在西边发现人们来修车时,常常要费时等待。他就在修车店旁边开个了个餐馆,专营犹太美食。不久就生意鹊起。不少人即使不修车也愿意光顾这家餐馆。
而在城东,另一个中国人看修车生意好做,就在街对面克隆了一家新店。为了招来顾客,他按照对面老店的价目表,九折收费。两家店的关系有些紧张,但大家的日子还能过。
又过了一阵子,另一些犹太人看城西的人流越来越多,就渐渐开起了超市,建起了住宅,教室,学校,西边慢慢形成了一个繁荣的新兴社区,房地产业开始增值。
而在东边,更多中国人来开修车店,价格战变得白热化,大家都过的很苦。
在现实中,也会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一条街都是卖茶叶的,都是卖电器的。看似一个集中地带,方便有需求的人挑选,但如果多元化的搭配,会不会更好了?你卖茶叶,好,我卖茶具、茶文化衍生物等这样配套的组合,而都是同类,更多的会是价格竞争,彼此市场都透彻了,还能拼什么了?
3
看到一个风口,都想捞一笔应该算是当下创业者趋之若鹜的热情,就像共享单车,如今多少家已经被淘汰了。
前阵子看到共享电动车,如果说是微创新吧,算是,从功能上,加快了行车的速度,但真正意义上,我感觉这只能算是一个伪需求吧。共享单车的初衷是为了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出行,继而引发的环保出行理念,既锻炼了身体又达到了目的。电动模式,看似促进了速度,但在如今充电桩并不普及的前提下,骑到半路没电又找不到其他车,自身充电问题等硬伤,最多算是一个伪需求吧。
比较看好另一个共享单车的切入点,主打卖点是免费骑。都需要押金,都为了出行,别人要收费,而我免费,这样一个切入红海的战略,只想点个赞。至于会不会亏本的问题,我相信,当规模起来后,就是怎么变现的问题了,app广告植入,与线上线下合作模式,或者直接单车上硬广告等,时间问题。
4
资本都有寒冬,寒潮过后,就看到谁在裸泳了。竞争可以促使进步,但差异化的竞争,更能在红海里撕出一个漂亮的口子。毕竟,消费者的需求就那些,也有审美疲劳。而深挖需求,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