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一跳,够得着”,“求上得中,求中得下,求下则不得”,秉着这个我们耳熟能详的原则,我总是制定一些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心想如果在定目标阶段就畏畏缩缩,那还要不要完成任务了?
但正因如此,在别人不用想那么多就开始做的时候,我要预设好多才开始。而当我构思了目标任务的进程细节与高期待的完成结果之后,当我越希望把这件事做得近乎完美,事情的进展反而变得差强人意了。
人期待完美,假如我们能够百分百的投入
又百分百达到自己期待的目标
把自己的能量挥洒出来
那么我猜大家都不会拖延
但是当你报着完美主义和很高的期待
这时你就会发现
无论怎么投入,似乎都抵达不了完美
这样一来,会带给你非常沮丧的感觉
所以干脆减少自己的投入
拿我们六期钉圈视频动态的任务举个例子:由于视频任务发布的截止时间是周一早上八点,我们都习惯于抓住最后发表的截止期限进行极限操作,每个人的视频发布的时间区间异常集中,全都在周日晚上到周一早上八点之间。
但这种“拖延”其实并不能说明一个人从本质上缺乏时间意识。
极限操作的任务,很多并不是临到期限才发现,而是很早就注意到了,并在心里觉得不能怠慢,下定决心要做好。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就出问题了,自己对这件事情越看重,就越担心瑕疵,就越想把事情做得完美,因此不做好完全的准备就不敢开始。
在完成类似重要任务的过程中,心里一直有一个“评审员视角”,去质疑效果,审视不足。这种内心的左右互搏之下,容易跌入一种最坏的结果,就是跌入“越做越错,少做少错,不做就不会错”的思维轨道。
一个超高预期的开始,对一些人来说是激励,对另一些人来说是诅咒。完美主义的人往往会倾向于制定高目标,但高预期的心理建设与其完美主义的高要求却又相悖而行,由此可能会导致上述的完美主义拖延症。
那么如何提高执行力,调整到正确轨道上来呢?
“只要及格就行”
"60分原则"告诉我们,一次不完美的行动胜过一次完美的想法!
好的成果都是在逐步迭代中完成的。
正如政治书所说,事物的发展都是螺旋式上升的,初期太过追求完美主义,很容易带来拖延和挫败
我们应该先开始去做,
而不是一开始就追求做到最好。
先把它做成一坨狗屎,然后再慢慢改
先完成,再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