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孔子的这七个字:“从心所欲不逾矩”
何谓“从心所欲不逾矩”呢?这句话出自孔子的《论语·为政篇》,所谓“从心所欲”,说的就是,要以一颗真心做人,顺从自己的心意和爱好,做一个真实坦率,无所伪饰的洒脱之人;所谓“不逾矩”,指的是坚守自己的底线,遵循法理人心,遵循伦理良知,再潇洒也不能损害他人或者社会的利益。
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就是强调,人要顺心而为,这并非是做思想上的奴隶,而是明心见性,顺乎自然。同时,从心所欲,还必须培育自己的纯情正欲,也就是“培纯真之情为清心,育正当之欲为寡欲”,勤于自省,循序渐进。
从心所欲,是一种人生的大境界、大自由,是对世间的大起大落淡然看待的表现。只有遵从自己的内心,并能够对世间万物作到心止如水的人,才算是真正领悟了这一人生境界。
如果说,“从心所欲”是每个人都想要的,那么,孔子所说的“不逾矩”就对人提出很高的要求了,这里的“矩”包括明的矩、暗的矩、成文的矩、不成文的矩,很好地认识和适应这些“矩”,才能够知道自己有没有逾越它。
其实,“从心所欲”并不难,难的是在“从心所欲”的同时,还要做到“不逾矩”。只有“不逾矩”,“从心所欲”才更具有意义。我们常说的“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就是不逾矩的最好体现。
对于真正有智慧的人来说,他们永远保持着心智的清醒和空明,他们知道什么是自己应该追求的,什么是自己应该放弃的,还有什么是自己不能逾越的。
从心所欲是一种状态,不逾矩是一种规范,做到二者的完美结合,人生才能达到没有烦恼、没有疑惑、顺遂本意而不违反规矩的最高境界。
当代社会,纷繁复杂,我们需要“从心所欲”,这样才能在这个世间拥有随心、随性的潇洒。与此同时,我们更需要“不逾矩”,只有将自己的行为定格在一定的底线内,才能不至于因为疲于奔命而饱尝得不偿失的苦果。
人,是社会当中的人,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从心所欲的随性,但也都应该有自己坚决不能触碰的底线,如此,才不会为这个世界中的红灯酒绿所累,才能保持内心的清静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