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有点自嘲,高中读书时语文成绩是最差的我,报考时却神差鬼使地上了中文系学起了文学做了个中学语文教师。这一晃几十年就过去了,看到昔日的同伴们经商的经商,从政的从政,一个个如今像模像样,如果说没有过丝毫的移情别恋,是不可能的。但是,教了近三十年的书,我还真的从未后悔过的。
起初,教书就是个职业,谈不上喜欢也不厌弃,人在一定的生活圈子里时间一长就会滋生许多惰性来。倘若缺少外力的挤压,安逸就会慢慢腐蚀你的肢体乃至整个心身和思想。哲学家说过,人是根能思维的芦苇。说明人的独立意识双刃性很强,你可以打造经典,登临巅峰,也可以成就腐朽,下十八层地狱。在教书普遍没出息的社会导向下,我却自甘寂寞。我的启迪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教书的压力,高考升学率面前,你要么跻身峰顶,要么让别人踩着你的肩膀。当老师不同于中医行役,老中医越老越值钱;教师的认知老了易于僵化,不进则退。二是来自自尊。读书时记得老师一句调侃的话,说得是李鸿章斥责下属:连官都不会当,你也笨到家了。除了有意曲解其意,更多的是当成励志来读:书都教不好就别当老师了!虽说至今我依然是个不会教书的老师,但至少我朝着会教的方向努力过很多。慢慢地我就发现,所有的努力终究会由收成来检验,除了桃李不言自下踩成一条径蹊,我对闲来写点自娱自乐的文字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热情。这一切来自我的志趣。有写作体验的人都知道,创作是件动魂摄魄的苦差,我懂得“不是金刚钻不揽瓷器活”的古训,它需要有雄厚的资本积累,积厚才能博发。庄子也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志趣既是与生俱来的沿袭,也是后天的自我养成。一个人可以卑微,但不可以低趣。正如你可以囊中羞涩不名一文,但你绝不可以卑躬屈膝奴颜媚俗。颜渊“身居陋巷而不慕权倾”,羊子拾遗金而捐之于野。人之高贵不在于外物之分,仅在于灵魂之高低。既知如此,我便能够孑孓蠕行,附庸风雅了。
谈到创作,人们潜意识里总认为那是作家们的事,高大上且须仰视方可见 之。其实,现在的人,随处都有创作都可创作,生活提供了无尽之源泉,信息时代提供了纷繁芜杂的话题,开放的时代可以笔力恣肆,或柔软或刚建,只要你用心,你便可以纵横捭阖,神游万仞,上下求索。所以,做文章面前,我就姿势端坐,力求万方。左手教书右手写字,成就吾之本份。人生快意恩仇,方可惬意!
登堂入室,望想但我毫不奢望;功成名就,好高但我从不骛远。能让这后半生不再晃动,四平八稳地徜徉一次艺术的殿堂,哪怕只在门外逗留,不也是件人生之幸事么?
古往今来,歌诗源于事而作,文章合为时而著。言为心声,声成于行,一切皆为自然生发,不可矫揉做作,无病呻吟。作为一个多年从业语文教学者,职业的习惯告诉自己,能说还要能写,是必备之基本。有此意识,我便极力发掘其中旨趣,兴趣是最好之良师。运笔不仅使我思路开阔,文思敏捷起来,还渐渐让我养成了思考的习惯,有了思考,我就不苑囿于教材之成见。独立思考,是一种良好的思维品质,于己于生皆得其长,如此授课不愁不活。我的创作便来自学生的创作,年轻时“下水作文”流行时尚,我便乘东风之便,行文运笔也就逐渐流利起来。
直面现实,澹泊明知;畅想未来,宁静致远。世事繁芜,该来则来,该走则走;还不完的情缘恐怕也只能带到来生。佛说,前世千百次的回眸只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那么,今世未尽的相聚还不知来世多少次的守望才能换取!
谨以此文致敬我之所爱!
2017年4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