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由中成为真正的自己———与蛤蟆先生同步看心理医生


书摘:所谓活得真实,就是真诚地回应当下的需求。这能打破从童年延续而来的因果循环,让真实的自我摆脱过去经历的束缚,在自由中成为真正的自己。


最初入手这本书,并不知道它已经大火,纯粹是被书名所吸引,《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书不厚,读的时候却被我分成了前后段,而正是这个无意间的拖延,让我看到了自己默默累积前后知识维度的变化。

抑郁就在我们的身边

从家喻户晓的故事书《柳林风声》中走出的蛤蟆先生,必然自带光环。但我们大可不必纠结于是否对这部书有所拜读,蛤蟆先生可以是他,也可以是我,甚或是你 。

我们生活的世界日新月异,如此缤纷多彩,可能沉浸其中的人都舍不得夜晚闭上眼睛去睡觉,生怕错过哪段精彩。

然而,蛤蟆先生却失去了活力,对任何事情燃不起丝毫兴趣,原来的那个乐天自己半个影子都寻不到了,他陷入悲伤忧郁中不能自拔,只想逃离。

幸亏蛤蟆先生有深爱他的朋友,他们及时发现了他的整个人都不好的状态,决定伸手相助。

或许,有一天,我们对外界不再好奇关心,世界也开始黯淡无光,有朋友或者亲人发现我们的状态,感知到我们的心灵生病了,帮助我们就医,就是我们的幸事。

蛤蟆先生的十次就医经历完美复刻了心理咨询的全流程,也让我们看到了蛤蟆走出抑郁的心灵探寻之旅。

初见咨询师

在朋友们一连串电话预约、约定日期、施压恳求之后,蛤蟆来到了咨询师苍鹭的面前,他知道他们是为了他好。

但苍鹭的问话让蛤蟆困惑:“谁是我的来访者?是你,还是他们?”

心理咨询向来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咨询师和来访者双方都得出于自愿。这就意味着,只有当来访者为自己而不是为了取悦别人才想咨询的时候,咨询师和来访者才能真正开启一段合作。

亦即,来访者必须为自己的行为担当起责任。如果他能全身心投入,和咨询师共同努力,就能预见积极的结果。这一切都取决于来访者个人。

蛤蟆竭力揣摩着苍鹭的话,结束了首次咨询。

抑郁的原因

再次走进咨询室,咨询师问起蛤蟆此时真实的感觉。对于从未有意识地用这样的方式看待过自己情绪的蛤蟆来说,这是种新颖的提问。

我们何尝不是如此?在忙碌与忙乱中渐渐坚硬了身体,包裹了心灵,下意识地运用很多行为上的策略,成功地逃避对自我的认识,对于内心的感受不去探知,更无从描述。

咨询师假设有一种情绪温度计,通过十个刻度测量感受,蛤蟆毫不犹豫选择了最低处的1和2之间。

在苍鹭的启发下,蛤蟆开始一点点回顾那些令他不快的情形,追溯这种感觉的成因和缘起。

往事历历在目。蛤蟆找到了这些事情发生时自己的感受和行为:“我感到非常不快乐,很悲惨、很内疚,还感觉备受责难。”

咨询师继续询问他,当时处在什么状态?并不习惯于沉浸在专注思考中的蛤蟆陷入沉思。

“我猜,我当时的感受就和小时候一样,感觉自己像个孩子。小时候,我被父亲狠狠责骂后,也是这样的感受。”

他距离答案越来越近了。

苍鹭总结把这种存在模式称为“儿童自我状态”,指他的行为和感受都像个孩子。

“处于儿童状态会有什么样的效果?”

“为什么你现在没有处于儿童自我状态?”

咨询师的连环问,让蛤蟆有点不堪重负。这次的咨询恰到好处。

成长的寓言

苍鹭讲授了关于“儿童自我状态”,是由我们童年残留的遗迹搭建而成,包含我们小时候体验过的所有情感。

刚出生时,我们只具备几种最基本的情感。幼年时,这些基本情感逐渐发展演变成更微妙、更复杂的行为模式,这些行为模式成为自我的核心,融为我们自身第一部分,定义了我们一生的行为。

因此,某些特定的情形和场景会激发我们的基本行为模式 ,让我们自动做出反应,所以我们会和小时候一样去行动和感受。

咨询师和蛤蟆一起在纸板上完成了对儿童基本情感的总结,它们是快乐和深情、愤怒 、悲伤 、恐惧。

所有这些情感加在一起,就构成了所谓自然型儿童,而这是整个“儿童自我状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们无论年纪多大,都可能处于儿童状态,因为他们的感受和行为都和小时候的自己如出一辙。

一个孩子的自然行为混合了几种基本情感,随着身体的强壮,情感世界也不断丰富,而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其他因素的参与,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父母。

婴儿做的几乎所有事情都会引发父母的某些反应,这些反应对孩子具有深远的影响。

父母其实拥有巨大的权力,可以对子女拥有绝对的控制权。他们可以爱孩子也可以抛弃孩子,可以宠爱他们也可以虐待他们。

大多数父母会尽最大努力养育孩子,很少有父母要故意伤害孩子。但他们会不可避免地把他们的观念和行为传递给下一代,所以孩子们要学会的是,如何应对和防御因此而产生的后果。

从呱呱落地起,我们的生命里只有两个人陪伴,有时候甚至只有一个人。他们是如此强大,而我们则全然依靠着他们。因为无处可逃,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去适应他们每一次的喜怒哀乐。

于是,纸板上关于儿童自我状态有了“自然型儿童”与“适应型儿童”的划分。

探索童年

按照苍鹭布置的“作业”要求,蛤蟆拾起了遗忘许久的童年往事。父母和祖父母的样子在脑海中从未模糊。

蛤蟆的家族里是各色成功人士,包括父亲和祖父、外祖父。

父亲不苟言笑,严厉而正直,他总是批评、责备儿子,仿佛他永远是对的,儿子永远是错的,蛤蟆觉得自己根本无法达到父亲的高要求。

母亲对丈夫唯命是从,她在意丈夫的评价,总在看他的脸色行事,她习惯了把他当小宝宝一样对待,常常令他难堪,并且拥抱他的次数少之又少。

童年的记忆孤独而无助,弥漫在蛤蟆身边的情绪都是悲伤和抑郁。

为了更好地理解自己,蛤蟆按照苍鹭的建议,跟自己的情绪做联结,并接纳这些情绪。因为如果否认它们,无论是无视还是压抑,结果都像是做了截肢。

蛤蟆任凭眼泪自然流淌,而这在小时候是不被父亲允许的。

蛤蟆渐渐觉察到童年时自己应对父母的方式:“如果你被迫顺从某个人,就意味着你不与他争辩。你按照他们说的去做,而且同意他们的想法。”

除了顺从,还有取悦。蛤蟆捕捉到自己的另外一种方式,让父母对自己满意,为自己骄傲。

顺着这条藤,蛤蟆慢慢悟出了自己变得爱炫耀的原因。父母对他的所作所为从没有满意过或被打动过,所以他就放任自己用浮夸和愚蠢的行为来博得他们的关注。

蛤蟆在苍鹭无声的支持和理解下,直击灵魂的力量更加强大。他意识到在顺从的行为里面,还可以加上一条:道歉。几乎在做任何事前,他都会为了安抚父亲而先道歉。

蛤蟆主动在纸板上写下道歉的字眼,他越来越通透了,“我在过去学会的事情,和我现在的行为出奇地相似。”

苍鹭又在列表中加入了一条:依赖。顺从行为可能会导致有些人学会了把依赖当成生活方式,他们也就没有正在长大成人。

而成长的本质就是要减少并最终打破这样的依赖关系,长成独立自主的人。

这一次咨询结束,蛤蟆感觉很久很久没有这么快乐了。

愤怒的表现

咨询室的纸板上标题“顺从行为”下写着同意、取悦、道歉和依赖,蛤蟆用这些行为抵御父母的愤怒和攻击。

接下来的咨询,蛤蟆对自己有了提问:既然愤怒是塑造我的行为的基本要素,那我为什么不会生气呢?

寻找答案的过程是产生痛苦的自我觉察,但蛤蟆已经坚定地走在了路上。

父母是两个仁慈的独裁者,他们的实力明显处于上风,而且蛤蟆生活中必须完全依赖他们,他怎么能对他们生气呢?他是爱着父母的孩子啊。

答案渐渐浮出水面:蛤蟆面对父母的绝对权力,他的愤怒表现为不带攻击性地发火,用舒缓的方式释放愤怒,让别人几乎觉察不到,这样也就不会让任何人不安。比如表达愤怒的幼稚方式———撒泼。比如输家面对强大赢家时表现出的怄气行为。

孩子们为了适应各自童年的特定情形,产生了各种行为模式以释放愤怒,苍鹭画了一张图,从强到弱的表现形式一目了然:叛逆、撒泼、怄气、任性、郁闷、拖延、厌烦、退缩。

所有这些行为都是我们从童年发展而来的防御机制,用来保护我们免于受到危害。

成年人做着这些行为时,或许是行为不当,或许就是无意识地重演童年的行为模式。

这类行为会导致两个后果,一是会被人嘲笑,更严重的后果,这类行为告诉别人,他是个失败者。

秘密协议

獾的突然来访让蛤蟆感觉糟透了,因为他劝说蛤蟆退出董事会。

从最初的愤怒狂躁到后来的垂头丧气,坐在咨询室里,蛤蟆感觉无论对自己还是他人,他都没什么价值。

苍鹭认为蛤蟆在玩一个叫“PLOM”的游戏。PLOM代表了四个英文单词,即Poor Little Old Me可怜弱小的我。

这个游戏蛤蟆每局都赢了,也可以说是输了,这取决于他自己的看法。

“为什么你总是遇到类似的事情?这些事情最后都让你显得很蠢,让对方占了上风,让你感觉又变回小时候那个可怜弱小的自己,到底是纯属倒霉,还是因为你用某种方式和对方共谋了这件倒霉事儿?”

听到苍鹭的结论是自己偷偷地或无意识地配合对方,来给自己制造不快,蛤蟆对此很抗拒。“我在努力让自己活得悲惨,这听着也太蠢了。”

这些概念最容易打破我们的心理平衡,但它同时也会引领你走向深层的蜕变。

苍鹭继续和蛤蟆探讨。“你认为獾来访时处于哪一种状态?”

当然不是儿童自我状态,于是,另一个概念被引入了———“父母自我状态”。

“父母状态”包含了自出生起,我们从父母那里学到的所有价值观和道德观,还包含了对生活的评判标准,让我们借此判断是否曲直。

处于父母状态的人身上,他们的行为表现无一例外都有批评、责备人、愤怒、严厉、苛责的痕迹,概括起来就是“挑剔型父母”。

蛤蟆再次困惑了:既然每个人都有“父母自我状态”,没有证据显示蛤蟆有“父母自我状态”,那么,为什么他没有?

苍鹭为他答疑,更合逻辑的问题可以是“你也有个非常强大的父母状态,它是怎么运作的?”

我们把这个“父母状态”想象成一个法官,这个法官一直在控诉别人,给他们定罪,然后就顺理成章地惩罚他们。

蛤蟆说出了自己的心声:被人定罪已经很糟糕了,可更糟糕的是连自己都觉得有罪。

苍鹭的咄咄逼问“所以你在审判谁”让蛤蟆恼怒了。但他很快理清了思路,“我判定了自己有罪,然后谴责自己。”

没有一种批评比自我批评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

这一课,蛤蟆学到的最重要的是“你能停止自我批评吗?你能对自己好一些吗?你能开始爱自己吗?”

蛤蟆先生的选择

有一些变化在悄然进行,蛤蟆又开始下水划船,还和两个朋友共进午餐。他比以前更加快乐,精力也更加充沛。他的自我洞察力和情商都在提升。

探讨过“儿童自我状态”和“父母自我状态”后,蛤蟆敏锐地发觉了第三个中间状态,即“成人自我状态”。三种状态形成了自我状态的三位一体,也代表了人格的结构。

成人自我状态”指我们用理性而非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

在这个状态下,我们能计划、考虑、决定、行动,我们能理性而合理地行事。不再被脑子里父母过去的声音所驱使,也不会被童年的情绪所围困。

在成功的人生里,这三种状态都是必需的。但只有在成人状态中,才能学到关于自我的新知识。

无论是儿童或父母状态,几乎不需要思考,我们知道要做什么、说什么,就好像在演戏一样。而成人状态需要思考当下的事情,评估自己的行为,自己做决定。

是我们选择了自己的感受。没有人可以进入你的大脑,强迫你产生任何情绪。愤怒也好,痛苦也把,都是自找的折磨。

选择就是:你还要为自己的不快乐责怪别人多久?!责怪是人处于儿童状态里做的事情。

成人状态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会意识到自己拥有自主权和选择权、决定权,也就更有力量改变处境。

人生坐标与心理游戏

能像讲故事那样向苍鹭叙述自己的过往,对蛤蟆的影响比他愿意承认的更大。

他渐渐获得了一种能力,回忆时不再谴责自己。他能找到事件之间的联系,能客观地去看,而不再感到内疚。他开始理解为什么有些事情会以那样的方式发生,以及它会带来哪些影响。

蛤蟆对自我有了更深邃的思考:“我可以把我的人生连成一个整体,还能思考我的剧本,还有我经历过的剧情。那么,这些都是从哪来的?”

蛤蟆有了改写自己剧本的欲望。

每个人的早年经历本质上是不同的,所以每个人看到的都是一个不同的世界。不只是物理世界,而且是内在的、包含着情绪和情感的心理世界。

蛤蟆面前展示出一幅人生坐标图,横坐标左边是“你不好”,右边是“你好”,纵坐标上面是“我好”,下面是“我不好”,于是四个象限应运而生,第一象限即“我好,你也好”,第二象限即“我好,你不好”,第三象限即“我不好,你也不好”,第四象限即“我不好,你好”。

一旦我们在童年决定用哪种态度和观点,我们就会在随后的人生里始终坚持自己的选择。这些态度和观点,变成我们存在的底层架构。从那以后,我们便建构出一个世界,不断确认和支持这些信念和预期,把人生变成了一个“自证预言”。

为了更易于蛤蟆理解,苍鹭引入了“必然后果”的概念。他举例说明:

———喝酒过量的必然后果是什么?

———喝醉,第二天感觉很糟糕,宿醉的感觉。

———这些都是喝醉的必然结果。所以也可以说,这是决定未来的一种方式。假如你认为生活让你不快乐,不善待你,那么今天喝醉就是你用的某种方法,它可以印证明天你会感觉悲惨的预期。也即,你创造了一个“自证预言”。

它是一种长期重复的行为,这类行为就被称为游戏。玩这类游戏的必然后果,玩家最终会产生糟糕的、不快乐的情绪。

赢了游戏 输了自己

人们玩的心理游戏和人生坐标间有着某种关联。

这个话题在下一次的咨询中展开。

1.我不好,你好

这类人认为自己很差劲,别人都比他好。

处在这个坐标中的人自尊低,认为自己是生活的受害者,所以他们玩那些会把自己变为被害者的游戏。

游戏的名字有“我真不幸”“可怜弱小的我”“不论我做什么都要爱我”。

2.我好,你不好

处于这个坐标的人往往占据权力和权威的制高点,对别人评头论足,让玩家感到愤怒。

游戏的名字有“我抓到你了,你个坏蛋”,这是人们经常在职场玩的游戏,它能让愤怒的人找到看似正当的理由来发火,他们会证明别人是无能而不可信的,他们会把斥责和惩罚视为己任。

另外一个名为“你为什么总让我失望”的游戏常常和名为“你怎么敢”的游戏一起玩,这些施虐者利用任何时机来制造一些能让他们批评和惩罚别人的情境。

最后一次面谈

第十次面谈时,蛤蟆的情绪温度计保守点打出了九分,他想给未来留些余地,那样或许事情会变得更好。

在人生的坐标图上,蛤蟆勇敢地选择了“我好,你也好”的位置。

他也清晰了自己上次咨询临近结束时,自己为什么对苍鹭莫名的愤怒。

蛤蟆就像一个青春期与父母对抗的孩子,向苍鹭发起挑战,这意味着他情感的钟摆从依赖的一端摆到了发怒排斥的另一端。其实是在反抗他对苍鹭的依赖。

因为蛤蟆把对父亲的情感转移到苍鹭身上,也就是心理学上的“移情”。

蛤蟆真是学到了最后一分钟,满满都是干货,他还学到了提升情商的技能。

高情商的人都有强大的自我意识,了解自己的情感。他们能管理情绪,能从悲伤和不幸中重新振作。最重要的是,他们能控制冲动,懂得延迟满足,能避免轻率的决定。

高情商的人能通过理解和回应对方的情感,辩识他人的感受,用“共情”的技能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情感智力会让一个人在自我成长和完善的路上走得更远,带领一个人从独立的个体走向共生的关系。

蛤蟆重生了。

后记:我们看到的自己,并不一定总是我们喜欢的样子。从当下的你,变成你想成为的自己,必定要经历行为和态度的转变,也必定需要勇气和决心的加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189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577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857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703评论 1 276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705评论 5 36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20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95评论 3 39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56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98评论 1 29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39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20评论 1 33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95评论 4 31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82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53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95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4,907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72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