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汤川秀树出版了一本书,叫《眼睛看不见的东西》。这书名听上去挺文艺范的,其实呢也确实有点文艺范,而他呢是1949年诺贝尔物理奖的得主。一个物理学家能有这么文艺气息还是不多见的,今后咱们有机会可以梳理一下在历史上又物理又文艺的都有谁。他之所以文艺呢还是受到小时候的家庭文化教育,1907年生人,而且还生在日本的一个知识份子家庭。那个时候受到的很多教育都是中国传统文化,比如琴棋书画呀。他5、6岁的时候就开始用功的读《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些四书五经。其实呢在1945年之前,日本文字中常用的汉字有4000多个呢,所有的官方文件都一律是汉字,所以他们很多人精通中国文化,也不稀奇。但是吸引人的是,汤川秀树这样的人一方面是浸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但之后呢却又在现代科学的圈子里做到了最牛。总的来说,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角度的世界观,所以我也非常感兴趣:这样一种拥有两种不同世界观的人,他是怎么看待世界的?
这本书呢有三部分,第一部分说的都跟物理相关,而且还介绍了当年他诺奖中预言的“π介子”的工作,可能这部分有些烧脑。因为这部分知识和我们绝大部分人上学时候学的知识体系没有太多重合,但后面两部分就很好懂了,有点像散文一样。通读下来呢,可以感受到他理解世界和人生的东方哲学的味道,而且也能明显感觉到他对科普工作有很多想法,很想做高质量的科普。我想如果他晚出生70年的话,那现在一定是“科学松鼠会”的主力写手了。但这本散文集最后的最后,有一篇文章跟书名是同名的,就叫做“眼睛看不见的东西”。这里他说生病这件事啊,从前大家都是相信医生的解释,现在医生说是细菌造成的,那么大家也就这么信下来了。可是并没有人去想过,致病的原因是一种我们根本无法肉眼可见的东西。汤川秀树是1943年底写的这段文字,那个时候日本的国民普遍对电子啊、质子啊、中子的存在没有什么认同感,但是对病菌的存在性却没有人怀疑。所以汤川秀树写的这篇文章想表达的意思是,这两种东西都是所谓看不见的,只不过它看不见是肉眼上看不见,我们用设备、用仪器还是可以一样的证实它是真实存在的。比如病菌就可以用显微镜看到,电子呢用威尔逊的云室就可以看到电子运行的轨迹。所以要科普,就要尽量的从微小的东西入手,让民众对这些东西产生好感。那个时候日本国民的普遍素质有多高呢?我查了一下,在二战开打之前,日本军队中小学毕业的人占比是98%。一般小学来说毕业了差不多就都认字了,而当时中国的士兵呢,是95%是文盲,所以你看差不多是调了一个个。直到1995年,我国的统计数据呀青壮年文盲率是4.8%,青壮年因为就是士兵对应的年纪嘛,所以我觉得可能到1995年咱们的文盲率还略高于日本在二战前的情况呢。所以在中国做科普的空间应该是比日本更大的。
刚刚咱们说的是眼睛看不见的东西,那么眼睛看到的东西又怎么样呢?不知道大家记不记得2015年初,就是春节之后,有那么一个带条纹的连衣裙,惹出了一场争论。有人就说这个连衣裙是黑、蓝相间的颜色,有人却说这是白、金相间的颜色,而且双方都是信誓旦旦,咬定了自己看到的颜色就一定是对的。这是一个生活中比较罕见的例子,普普通通生活中的一件事竟然在视觉效果上产生了这么大的差异。仔细想想呢,其实我们每个人眼中的世界是不同的。在承认这个差异的前提之下,我们还得承认:只要是人类,那么每个人看到的世界其实大致都是那个样。人和人的眼中的世界都会有这么大的差异,那就更别提人和动物眼中的世界的差异了。就算是和人比较接近的哺乳类动物,它们看到的世界跟我们也是非常不同的。
比如很多人都听说过狗是色盲,其实准确来说应该是红绿色盲。我小的时候第一次听说狗是色盲,还替狗遗憾呢。因为它和我们这么亲近,竟然很多东西对它们来说是没有颜色的。但是随着后来渐渐长大,我知道,原来哺乳类动物中除了灵长类以外,其他哺乳类动物基本上都是红绿色盲。知道这事后,我心里头就替狗平衡多了。起码有更多的聪明、可爱的动物都陪着狗一起色盲。同样的道理呢大家曾经也听说过,西班牙斗牛士他们用的那块红布呢,都说是:牛不是因为被红色激怒的,而只不过是看到了那个呼扇、呼扇的布才生气的,这也是哺乳类动物大部分都是红绿色盲的一个例子。
这个原因呢也很好解释。眼睛之所以可以看到东西,就是因为眼睛里有两类细胞。一类叫做视杆细胞,它对颜色几乎没有什么判断,但是它对有没有光是很敏感的。所以夜里头能不能看见东西,就全靠这视杆细胞的多少了。还有一类叫视锥细胞,它就是对颜色有判断的。判断的标准呢就是当某一种颜色照射到它的时候,它传递给神经的电信号,电压就特别强。但是颜色一旦不对了,传出去的电压又非常弱。所以这两类细胞一类只负责识别有没有光,一类负责识别是什么颜色的光。很幸运的是,所有哺乳类动物只有灵长类有三种视锥细胞,而其他的哺乳类动物都只有两种。人的三种视锥细胞呢分别是在这光的波长啊,在560nm、530nm跟420nm,这三种视锥细胞在这三个波长附近输出的电压就会最强,对应的颜色呢分别就是黄色、绿色跟蓝色。科学家们还仔细测试了很多哺乳类动物,发现它们都只有黄色跟蓝色两种,所以从人的角度去评价呢,所有的哺乳类动物都是红绿色盲。科学家们后来又测过目前的爬行动物,还有鱼类,还有两栖类,还有鸟类,结果发现这些还没有哺乳类高级的动物,它们绝大多数都是有四种视锥细胞的,也就是说它们能看到比我们丰富的多的颜色,世界在它们眼中肯定是非常鲜艳的。
可能有人就问了:“难道我们灵长类,它越进化,功能却越弱吗?”,这是一个很典型的问题,这也是很多人对进化的一个误解。因为进化的方向啊,它不一定是往越来越复杂、功能越来越强大的方向进展的,而是往越来越适合环境的方向去发展的。哺乳类动物虽然从侏罗纪就出现了,但是一直只能算是弱势群体。从体型啊到生活空间啊,都是很小、很窄的,所以它们大部分只是夜里出来觅食。当今很多哺乳类动物都是2亿年前夜行性哺乳类动物那个分支后来进化出来的。你想作为夜行动物来说,它分辨出是什么东西就比分辨出是什么颜色要重要的多了。所以几千万年前哺乳类动物眼中就为视杆细胞腾出了很多地方,能够分辨颜色的视锥细胞呢就只有两种,因为这样它们在夜里才能看的更清楚。一直等到了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了,这个时候哺乳类动物的生存空间一下就扩大了,数量也猛增,不过它的视锥细胞啊还是维持了当年的种类。因为在分辨颜色这件事上,环境跟物种的竞争都没有造成足够的压力,所以绝大部分的哺乳类动物之后就一直还是黄、蓝两种视锥细胞。不过从恐龙分化出的鸟类,它们没有绝灭,所以你看鸟类大部分都是有夜盲症的。太阳一落山,就什么都看不见了,那就是因为它们的眼睛里没有给视杆细胞腾出地方来,眼睛里装的更多的还是四种视锥细胞。
在所有的哺乳类动物中,灵长类却异军突起,它在某次偶然的基因突变中留下了三色的视觉。那么说到人呢,如果统计一下人群,大概有6%的人是缺少对绿色敏感的视锥细胞,他们呢就叫做红绿色盲者。当然他们不是完全没有,只是绿色视锥细胞的数量远少于其他的正常人。其实这些人才是几千万年前继承了哺乳类动物传统基因的大多数,只不过后来因为丛林生活环境变了,能够分辨是不是绿色有多绿,这个技能的优势实在太明显了,所以最终拥有三种视锥细胞的人竟然占比超过了94%。听完这段分析呢,各位也就能理解:为什么我们听说过的色盲几乎就全都是红绿色盲了,因为这个是在进化当中留下的一点点老祖先的痕迹。我们几乎没有听说过什么蓝色盲、黄色盲,那就是因为只要是哺乳类动物就都有这些东西。除非出现严重的问题,比如说已经不是进化中残留了,而是胚胎发育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知道了眼睛分辨颜色的知识,跟视锥细胞在哺乳类动物中演化的故事,你就可以理解另外一件事,就是:为什么老虎披着一身黑黄条纹相间的皮毛,竟然还能在温带丛林中捕食。我呢在配套资料里头附了几张图,有一张是草丛里的老虎。小学自然课的时候老师也跟我们讲过,他就说:斑马为什么是一条一条的花纹呢?老虎为什么是额头上有“王”字啊?老师告诉我们说,这个是为了埋伏,这个是为了保护自己做隐蔽。我相信各位也听老师这么说过,但是我小时候一直很疑惑呀,因为我看这幅丛林里的老虎的照片的时候,就觉得:老虎它即便有了一身的条纹,但是它一身黄黑色的颜色,怎么藏也没法在绿油油的背景下不被发现呀,这实在也太明显了。但是如果我们从一只梅花鹿的眼睛中望过去,老虎还是原来那个颜色,但是草丛可不是绿色的了。在梅花鹿的眼睛中,草丛的颜色跟冬天咱们看到的干草是一样的,也是黄黄的。所以你现在再想啊,如果发黄的干草里爬着一只老虎的话,那这只老虎确实是不太好找了。它和草的颜色都是那种深深浅浅的黑黄色,所以老虎身上的条纹也就很好的隐蔽了它。
如果我们眼睛里有一组开关,可以关闭绿色视锥细胞的神经传递,那么关闭跟开启的时候,我相信咱们看到的世界的缤纷多彩的程度差异是非常大的。而鸟类呢,如果它有高智商,它们也会意识到即便是正常人眼中的世界,也是非常乏味的。不过呢也有例外,2012年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就确认了一个拥有四种视锥细胞的人。刚刚咱们说过人类的视锥细胞有三种啊,但是现在发现了有四种视锥细胞的人。这位女士叫Concetta Antico,她多出来的那种视锥细胞对应的颜色呢大概是橙色,那么她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的?这个我们谁也没法形容,但是理论上咱们可以说,她见到的东西比我们正常人看到的颜色更加容易偏黄、偏红。欧文分校的科学家就通过基因找出了原因,Concetta Antico她突变的基因发生在X染色体上,就是那个性染色体上。这个基因呢分别是OPN1MW跟OPN1MW2,是有这两个基因,在这方面女性有着先天的优势。女性呢她们既不容易成为红绿色盲,又更容易变成拥有四色视觉的人。而且通过估算啊科学家们发现,拥有四色视觉的女性可能占比整体的女性啊有2%。你想全世界人类女性的2%,这绝对不是一个小群体,但是为什么2012年才确认了第一例呢?这就是因为想确认到底谁是,太难了。这位Concetta Antico之所以会出名,是因为她除了是一位拥有四色视觉的人,她还是一位印象派画家。所以她的作品除了艺术品之外,还有了一些科研的价值。我也看了她的画,看完了之后,我又咨询了一下中央美院的老师的专业意见。他们说这个人的作品统一的有那么一个特点,就是严重偏紫,而紫色却是绘画中比较慎用的一种颜色。我听到这个结果呢,觉得还是有道理的。有这么一个理论啊,就是某些成对的色彩,它会抑制人们对另一种色彩强烈程度的感受。比如像黄色跟紫色就是这么一对。如果你看黄色的时间比较长呢,那么紫色对神经的刺激就会被抑制。所以可不可以这样解释,这位女画家她眼中因为可以感受到更多的黄色,所以她看到的东西中紫色给大脑形成的刺激就不足。于是呢她在绘画中本以为在她眼中看是色彩均衡的,可是我们却对她的画中的黄色没有什么感觉,所以反而是剩下的紫色就特别明显了。
虽然现在发现了拥有四色视觉的人,但是他们的视锥细胞对光线的敏感波长啊仍然落在可见光的区域里头。可见光呢是大概可以写成400nm到750nm这个波段,但是人跟人是略有区别的。有的人最低可以看到380nm的,然后最高可以看到780nm,也就说超过正常人的10%的范围。假如说有一个人他变异出的新的视锥细胞,他这个视锥细胞敏感的波段假如是能够落在紫外区或者是红外区,那么我们的世界才真正体现了不同。如果那种拥有四色视觉的人他们眼中的世界比起一般人来说算得上是比他们更缤纷多彩,那么我觉得拥有更宽频谱的视锥细胞的人,将让我们的世界看起来比一般人更宽。不知道今后如果基因技术发展了,可不可以做这样的手术:大家可以选,你是希望看到的世界更缤纷多彩呢?还是希望看到的世界更宽呢?不过不幸的是Concetta Antico虽然凭借基因突变有了四色的视觉,但是她的女儿出生以后却被发现是红绿色盲。
除了灵长类,大多数哺乳类动物都没有绿色的视锥细胞,这也导致了另一种现象,就是没有任何一种哺乳类动物的毛是绿色的。这个问题呢曾经在某一版的《十万个为什么》里看见过,当时的问题是:“为什么猫的花纹只有黑、白、黄三种颜色?”。当时呢书里给出的结论是:哺乳类动物的毛发只有两种色素,一种是黑色素,一种是褐色素。如果再算上白化基因呢,所以本质上来说,哺乳类动物的毛发就只有三原色:黑、棕、白。那这三种颜色之间通过不同的浓度比例搭配,顶多搭配出来就是一些像土黄色呀、橙色呀、灰色呀、枣红色呀,但绝不可能是出现绿色、蓝色、紫色、粉色这种毛发,当然有些人可能会问了:那猪不是粉色的吗?那只是猪皮肤的颜色,不是它的毛发,猪的毛发也是刚才说的黄的、黑的、白的。那么《十万个为什么》给出的这个答案对不对呢?可能对孩子来说,是足够的,但对于听这个节目的各位来说,实际上相当于没有给出答案。因为它的问题是:“为什么会有A、B、C三种颜色?”,回答呢就是:“因为只有A、B、C三种色素。”,所以你看这样的答案是不合格的。那么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因为哺乳类动物都是红绿色盲,所以其它哺乳类动物才没有进化出绿色的毛出来。绿色的毛对它们来说和灰色没什么区别,哺乳类动物的天敌一般来说也是哺乳类动物,所以绿色的皮毛并不能引起比其它颜色更好的保护作用。保护色只要是被它们的天敌或者说被它们的猎物看上去起到了隐蔽作用,就足够了。至于说这个保护色在鸟的眼里、在蜥蜴的眼里、在青蛙的眼里是不是扎眼,那都不太重要。
这里呢还要详细说说关于基因突变的规律。一个物种的基因序列非常庞大,它每一次复制的时候都会以一定的、极低的比例出现复制的错误,而且这些错误是完全随机产生的。复制产生的基因突变的量远远比环境因素的变化导致基因突变的量大的多的多。我们可以分析啊,绿毛既然谁都看不出来,那么至少它是一个无害的特点。但即便是无害,它要想拥有一身绿毛也得对应的生成一对全新的基因编码。而这些编码的形成呢不是有目的的一个一个的排列起来的,它只能是在一次一次的复制中、在随机的错误中逐渐的产生、积累下来的。所以这一段绿毛的编码要产生是非常、非常偶然的。但即便是这个绿毛的编码已经生成了,但绿毛的个体也不一定会活下来。为什么呢?因为在所有产生绿毛的编码中,还有相当多比例是既产生了绿毛的编码,又产生了其它有害的编码。这个事呢有点像玩麻将,比如说你就希望用大三元来赢牌,那也就是你至少要要求你的牌中有中、发、白这三张,但是只有中、发、白呀,你可不一定能赢,因为你其它的牌也得要求能凑成对才能胡牌。可绝大多数情况,你其它的牌呀是不能导致你赢牌的,这个就跟基因也是一样的。因为绝大部分能够表现出来的基因变异的特性都是有害的,所以就算我们可以统计到每一次的生育,我们可以不错过每一次绿毛产生的机会,我们真的看到好多次有动物生出绿毛来了。但这些绿毛呢要不就是比如说软骨病,要不就是瞎眼,结果这些命运不济的绿毛呢都被其它捕食者给吃掉了,或者是在繁育之前就早早死掉了。所以这绿毛的基因就很难传下来,但是你说了:那漫漫历史长河中,至少还有那么几次是产生了一个健康绿毛的个体吧。没错,确实可能有这样的机会,那我们就假设存在这样的情况。但是我们可以继续想,因为绿毛对生存来说呀是既无益也无害的,所以这个基因就这么繁殖下去以后,说不定哪天它又不表达了出来了。可是,这个绿色的性状表达与不表达出来,根本无所谓呀,因为这个个体照样活嘛。所以绿色的基因是那么难保留,可是要失去它又是那么容易。所以时间长了以后,看不见哺乳类动物有绿毛这件事的概率是非常、非常高的。
通过刚才分析绿毛为什么不长在猫身上呢,或者说哺乳类动物为什么没有绿毛,大家可以多少理解进化中的“奥卡姆剃刀”原理,那就是“如非必需,勿增实体”。因为它增了也是白增,迟早还得消失。有很多关于进化的问题其实都可以用这样的思路来理解。比如说有人问:狮子为什么没有翅膀啊或者树为什么只能通过光合作用产生能量啊,它那么大,它要能捕捉小动物,那不是更好嘛。生物呢在互相的竞争,也受到环境的压力,绝大多数情况下它们只能维持住最低的优势。生物身上能保留在身上的特性至少都是曾经为这个物种存活下来发挥过至关重要作用的。其实灵长类之所以后来和其他哺乳类动物区分开了,有三种视锥细胞,它也不是凭空生出来的。你还记得之前咱说这三种视锥细胞对光波敏感的波峰的值吧,它分别是560、530、420,你发现没有,整个人类可见光的范围是400到730,这段有330nm这么宽的一个波长范围。那么我们现在有三种视锥细胞,这三种细胞它竟然不是每隔100nm设置出一种来,那这样均匀分布不是更好嘛。可是现在的情况是,有两种视锥细胞对光波的峰值敏感啊挨得特别近,一个560,一个530。那就是因为其实最早它们是同一条基因倍增以后变异出来的,这两条基因序列如果对比啊,有98%是相同的,所以才在感受光波在峰值数据上那么接近。科学家们还发现,就算是那些鸟啊、爬行动物啊,它们的四色视觉的基因也有一定的相似性。这个四色视觉的基因最早都是5亿年前从同一个基因进化来的。
灵长类动物为什么会在560跟530上间隔这么短出现了另一种视锥细胞呢?其实这还得从树上的老祖先说起,所有的食物中啊果实肯定是最理想的,但是很多水果从长出来一点点,一直长的跟快要熟透时候、个头差不多的时候,糖分一直都很少,糖分的积累基本上都是在成熟的最末期才突然完成的。糖分啊,听众们,这可是对老祖先们来说是活命的东西,而糖分的多少呢,不同的果实是可以反映在果实颜色上的。假如说有哪个原始的祖先在基因突变中偶尔得到了一个小小的改进,它比其他的个体能够多看出一点点成熟与不成熟的区别,那它就能轻易的获得更多的糖分、更多的能量,所以它活下来的概率就大大增加了。它的后代活下来的概率也大大增加,于是呢渐渐的,凡是活下来的都是可以分辨那一点点浅绿色跟深绿色的区别,能分辨那一点点浅红色跟深红色区别的个体了。有人也分析过,还有那4%的、只有两种视锥细胞的红绿色盲,这个缺陷也算不小了,为什么它们一直存活下来呢?这种基因为什么没有被完全淘汰呢?因为人群中4%,这个比例并不低。有些人分析说,这是因为在灵长类中生出了一种合作的模式,尤其是到了人类,这种合作跟互助就更加强了,所以即便有些人有缺陷,仍然可以在这个群体中活下来。
视锥细胞是在不断的进化的,那么今后还会进化吗?当然我更愿意用“演化”这个词啊,科学家们就发现绝大多数的男性,他的视锥细胞,绿色基因跟红色基因的比例是2:1,但这是绝大部分的男性。同时也有一小部分的男性,这两种基因的比例是1:1,还有一部分男性这两种比例是3:1。就这三类不同的男性,科学家们就发现,他们对红色跟绿色的感受强度区别特别明显。那么其中绿色细胞比红色细胞是3:1的那种人呢,他们是不是可能在今后的演化途中会把多出来的那条绿色素的基因变成一个黄色素的基因呢?这样的话,那部分的男人就有机会看到四原色的世界了。
刚刚说的一切都指向了一个结论,就是:“每个人眼中的世界是不一样的”。其实何止是看到的不一样啊,听到的也是不一样的。比如说人耳可以听到的频率,官方数据是20Hz到20000Hz。这个听觉感受器中内耳的毛细胞是重要的一环,可是它们自从出生以后,数目就不再增多了,每个人大概都是50000多个。这些毛细胞会因为耳朵的疾病啊或者是巨大的噪音,甚至可能像吃错药了,有些抗生素吃完了以后,就会杀死这些毛细胞。而且这还真是少一个就永远少了,不可能补上,所以人的听力从出生以后就开始逐渐下降。一般到了60岁,大部分老人能够听到的最高的频率就不会超过6000Hz了。对他们来说,一场小提琴的演奏中,高频谐振的部分他们是听不到的。可是各个成倍数的频率叠加以后才形成了整体的音色,所以即便是同一把小提琴、同一个人拉,老年人听跟年轻人听,它们的音色是不同的。
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其实都是类似的,加在一起就造成了我们所有人感受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但是又因为这些差别如果和我们感受到所有的信息相比,它还是占比很小的一部分。很少有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人感受以后完全是黑白颠倒的效果,所以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至少是存在大的共识的。当我们沉下心去品味那些差异,试图感受别人眼中不同世界的时候,艺术跟合作就从中产生了。而当我们强迫别人认同自己的感受的时候,矛盾跟战争就由此开始。
但在世界上还有一个领域,在那个领域人们经常的争论,但是为了解决大家感受到的世界是不一样这个问题,他们就决定采用统一的标准。比如一个人,他要是声称一个观点之前,他必须说明自己是在什么环境、什么条件下,用了什么设备,每一步都是如何操作的,操作完之后得到了怎样的结论,这样的结论又可以推导出哪些道理来。而假如另外一个人不同意的话,那么他也必须在尽量一致的环境跟条件下,用同样的设备模仿他的反对者的每一步操作,得出另一个结论来。如果他没有这么做就开始争论呢,那么在这个领域中所有人都不会理睬他的反对。如果他照着刚才这个规则做完了,最终两个人的结论是不一致的,那么这两个人的争论就可以继续进行了。旁观者如果感兴趣呢,也必须采用同样的方式参与讨论。这个方法看起来很刻板,但是对于争论来说是唯一可行的,这个领域就是科学。所以科学领域的争论是可以有结果的,虽然有的时候受条件所限,最终呢结果正确与否,需要验证相当久的时间。比如像引力波吧,它从提出一直到验证,经历了差不多100年的时间,但是它仍然是一个可以被验证对错的东西。
这期节目呢我们从汤川秀树对科普应该从眼睛看不到的东西入手,说到了眼睛看得到的东西。在这个世界中人跟人看到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但相比绝大部分的哺乳类动物来说,我们已经多了一个维度的视觉色彩。但是还有那么一小部分人,他们竟然有四种视锥细胞。我们灵长类的视觉色彩原色从2变到3,现在呢看来又有变成4的可能。而能不能继续变到4,这是一个关于生物演化的问题。视锥细胞的种类不但影响到动物看到的世界是什么样,甚至影响到了动物不会长出什么颜色的毛发。从这两方面我们都可以体会到进化当中“奥卡姆剃刀”的规律,“如非必需,勿增实体”。
我们每个人不但眼中的世界不同,听觉的世界也一样不同,推而广之,闻到的、品尝到的也都各有差异。但我们始终关注相同的部分,就会发现差异数量虽然多,但是占比很少,这些差异导致了合作跟战争。不过在科学世界里,因为统一的方法,所以讨论问题的时候就有很好的基础,这种方法虽然繁琐,但却非常有效。卓老板聊科技这个节目,虽然讲了很多科学知识细节,但我始终认为科学观念比那些细节更有用。在之后的节目中,您还会听到更多这方面的内容。
文章是由作者(灭世MasterWang)通过音频节目《卓老板聊科技第二季》人工转写而来,希望以文字的方式来进行科普知识的传播。在此,特别感谢节目《卓老板聊科技第二季》和它的作者:卓克,为科普工作做出的贡献。
《卓老板聊科技第二季》—— 卓老板带你用理工科思维观察世界,欣赏科学之美,感受人类在宇宙中的渺小。
本文版权归作者(灭世MasterWang)所有,欢迎转载,但未经作者同意必须保留此段声明,且在文章页面明显位置给出原文连接,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