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可是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哪怕你的酒再香,也要需要好的宣传才会有人知道,因为我们的选择实在是太多了。
每次写完文章给文章起名字就要纠结好久,既要体现文章的特点又要起个好的名字,确实不容易。
每个人每天要接触那么多的信息,那么多的知识, 决定卖一个产品,看一篇文章往往只需要1~2秒,没有一个好的文案,哪怕你的文章写的再好,别人根本不点进来又有什么用。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前几天看到的一篇文章,是李叫兽写的。文章中介绍了三个步骤,分别是唤起痛点,解决痛点,进入用户的大脑,看李叫兽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1.唤起痛点
当你想卖一瓶200元的洗发水,产品文案第一句你先怎么写?
是介绍洗发水产品好还是介绍产品有什么新奇的功能?
当然我们可能会说“极致体验,8大功效,去屑去无踪……”
这听上去很对,既然要卖一件产品,当然要介绍产品,介绍功能。但在事实上,这根本没有任何效果。为什么这么说呢?
在我们推广文章或则产品的时候,要想清楚一个问题,“用户凭什么要看/用你的东西?我看/用其他东西用的好好的为什么要换?”
在这里我们要引入一个需求的概念,人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需求呢?这其实跟有钱没钱没有关系,而是看一个人的理想状态和现实状态是否有落差。
比如一个人想要在期末考试中考90分,但现实是他只能考60分,这个时候当他的理想状态90分和现实状态60有落差的时候,他就会产生需求,比如要参加补习班,买辅导资料……。
而如果这个人的理想状态变为考60分,那么他的理想状态和现实状态就是重合的,没有需求,这个时候,你跟他推荐补习班,教材不会有任何作用,即便你的补习班很厉害,效果很好。
所以,想要让用户买单,那就得找到这种需求。必要的时候,我们甚至可以创造这种需求。
那么如何创造这种需求呢?
我们回到需求的定义上来,需求是理想状态跟现实状态的落差。所以,我们的办法也有两个,一个是提高理想状态, 另一个是降低理想状态。
比如还是刚才那个人,他的理想状态是60分,那我们可以激励他,以前那些伟人成绩也不好,虽然你现在只能考60分,但并不是你不聪明,而是你没有好好学。
同样的,我们也可以降低他的现实状态,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你不努力,下次有可能就不及格了。
通过拉高理想状态,或者降低现实状态都可以人为的创建需求。
我们再回来看最初的那个例子,你怎么卖200块钱的洗发水呢?同样的,也是让用户先关注自己,然后再创造需求。
比如:“你用着上千块的香水,但是却用39元超市洗发水。”这就造成现实与理想的落差,自然就产生了需求。
2.解决痛点
唤醒了用户的痛点之后,这时候就像是我们给用户挖了一个坑,告诉他你这样是不行的,然后我有解决的办法。
所以解决痛点其实就是填坑的过程,但是一不小心也容易犯错,比如坑填错了,坑太小,坑太大,或者干错就没有石头。
1.坑填错了
就像很多女生说的,我明明想要一个苹果,可是你却给了我一车梨,这不是我想要的。
你唤起了用户怎样的痛点,那么你的产品就是解决这个痛点的。
比如一个买房的文案:“如果青春,不曾放肆,老来何以,话说当年”。文案写的很好,青春就该放肆,去闯,去闹,所以我决定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就先不买房了。
你看,文案成功的唤起了痛点,但却没有解决痛点,反而起到了反作用。这样的文案如果是旅游,挑战自己的活动,反而更合适。
2.坑太大
有时候我们往往挖坑太大,在成功唤起了用户的痛点之后,发现我们的产品解决不了他的问题。
比如,360防丢失手表的文案,展示儿童走丢的场景来唤醒人们心中的痛点。在唤醒这个痛点之后,家长们的反应是什么呢?“外面不安全,还是别出去好了”,用户最直观的反应是呆家里,而且相对于孩子出危险这个痛点,手表是解决不了的,万一手表丢了,被摘了怎么办?
这个文案也成功的唤起了痛点,但却不能解决痛点。这样的文案如果是孩子淘气跟父母捉迷藏,赌气不想吃饭,用360手表定位,就没有问题了。
3.坑太小
坑小了怎么办呢?比如一个PPT培训的机构,写的文案是更好的完成领导的任务。那么,大家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呢?有任务的时候去找个模板,或者找人做一下就好啦,花好几千块钱去上培训,何必呢?
但是如果,把文案变成增加自己的职场竞争力,会PPT的人更容易升职加薪。那么,唤起的痛点就是投资自己,增加自己的竞争力。为了未来,可能很多人一咬牙就去了。
3重新进入大脑
在用户没有决定关注你之前,他们是不会在乎你写什么的。他们更关心今天吃什么,明天去哪里玩……。
在王维刚老师的《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中,说到一个有趣的现象,人们往往会主动吸收我们想知道的信息,忽略那些我们不关心的信息。
所以,你得给他们一个不得不关注你的理由,那么如何才能给出这个理由呢?
我们这个理由必然是要与用户相关的,而且是要有反差的信息,才能让他在成千上万的信息中一眼就把你找出来,让他关注你。
1.与用户相关
怎么找到与用户有关的信息呢?
(1)人都有一些固定的长期兴趣,孩子、美食、性、熟悉的品牌、成功的捷径等。这些长期兴趣相关的信息,很容易进入大脑。
(2)每个人都关心自己的切身利益,比如之前支付宝收费事件,天气预警等
(3)每个人都需要一点谈资,都需要知道别人在关注什么。比如洪荒之力。
(4)人们关心和正在做的事情有关的,比如大四的人关注就业情况,入学的学生关注军训情况。
(5)和人们普遍存在的情感有关的。(比如孤独,伤心,支持,反对,努力)
举个栗子:一个南孚电池,离我们很遥远,我们平时根本不会关注,那么,电池可以怎么关联呢?我们可以把电池跟遥控,电视进行关联。那如何体现电池持久呢?我们把它跟我们的行为绑定,最后李叫兽里的文案是这样写的。
2.反差信息
我们除了要让信息绑定用户关注的内容之外,还要让信息有反差对比,才能让用户更容易注意到你。人们往往很容易忽略固定不变的东西,而喜欢关注变化的东西,比如一闪一灭的路灯。
也就是说,你的文案要很明显让人感觉到,你在跟什么对比——时间对比?大小对比?其他对手对比?
我们经常说的一句:“爱笑的女孩运气都不会太差”这就是跟不爱笑的女孩对比。
比如之前神舟专车的文案广告我就很喜欢,他的文案是这样的
结合了当时优步发生的一件意外事件,并且与优步有了明显的对比,突出了自己的安全性,形成了反差。
总结一下:
推广一篇文章或者一个产品的时候先想想,别人为什么要看/买,从用户的自身出发,发掘,并建立用户身上的需求,然后正确的解决它,让产品重新进入用户的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