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了,想起儿时的这个时候,父亲该计划准备年货了。
事实上,父母都开始忙起来。而我,则在心中升起了美美的憧憬和向往。最大的希望是两件事,一是下雪,看白茫茫的大地明亮寂静,就像进入童话世界;再就是要过春节了,我可以从头新到脚。还有什么比这更高兴的?
父母也许并不像我一样,这是我现在的体会。然而,他们还是竭尽所能,让全家尤其是我,过上开心而难忘的新年。
那个时代刚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物质还是贫乏的。但冬至及过年的隆重却是现在无法比拟的。
记得要么冬至过后,或者一过元旦,父亲会抽空回一趟绍兴老家,母亲说他是去采购年货。没几天功夫,他就带着大包小包回来了,嘴上“吭浪吭浪”的绍兴口音也似乎更加浓重起来。我却没那么兴奋,因为他并没给我带什么像样的礼物,有的只是餐桌上的食物和他最好的那一口绍兴老酒。
父亲说,绍兴人最爱喝绍兴老酒,以太雕为最好,然后是女儿红,再是花雕等等,都有严格的等级区分。还跟我讲这些酿酒的故事,尤其是女儿红的来历,说是女孩子出生后不久,家里就开始酿酒,完成后封瓮,并将之砌入墙中。十五、六年后待女儿将要出嫁之时,砸开墙砖取出酒瓮。那时开瓮的酒,香醇无比,并且稠厚万分,入口绵柔细滑,感觉暖心暖肺暖身,故此得名女儿红。父亲说着,仿佛如喝了一般陶醉。而我只是听故事。
记忆里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在桌子上喝酒,他经常会用筷子在酒杯里蘸一蘸,然后让我舔舔筷子上酒的滋味,而我并不喜欢酒的味道。母亲也不怎么爱喝酒,但作为庆祝新年的仪式,她也会喝上一点,却心仪高度的白酒,通常是有50多度的酒精度。每当这时,父亲总是啧啧一番,啊呀,这个,你妈那个太厉害了,怎么能喝这样的酒呢,伤肝啊!母亲就一笑而过,只是一点点。
印象最深的食物有醉鸡、醉鸭、醉鹅或是各种咸鱼,还有梅干菜和笋干是从来不落下的。当父亲兴奋而又如数家珍地从旅行袋里拿出这些东西时,我总感觉到他快要流口水了,母亲通常在一旁笑他。我却不以为然地撇撇嘴,这有啥好吃的。这时父母亲多半会异口同声地说,到吃的辰光,你就晓得有多好了。
那一大堆食物通常连半成品都算不上,父母免不了要忙上好一阵,几乎每晚都要洗洗弄弄。拿鸡来说,洗净的草鸡把内脏掏干净,留下鸡心、鸡胗肝和未长成的鸡蛋,把鸡从肚子当中切开,然后放入清水中煮熟。之后取出彻底冷却,然后把鸡切成白斩鸡那样的一块块,放入一个小口大肚的青花瓷瓮中,再向瓮中倒入新开封的一坛老酒,父亲倒酒没过鸡肉,就差不多满瓮了。他说这样酒里有鸡油香鸡肉里有酒香。最后将瓮的盖子盖上,怕香气挥发,父亲还在盖子边上用好几层细软的棉纸密封住。
如果是鸭子或者鹅,都是如出一辙地炮制。
三、四天后,也差不多快过年了。父亲打开盖子,他说先试试“火候”够了没有。他用一双干净的长长的木筷,在瓮中轻轻搅两下,酒香便阵阵飘溢出来。这时候是没我什么份的,因为父亲只夹出一个鸡爪一段鸡脖子或一只鸡头来,他说留着最好的部位给我吃。
从小时候到我工作,鸡爪是什么味道我没有尝过,父亲的理由是鸡爪会抓破书,吃了以后书就读不好了。长大我一直对此质疑,母亲戏谑地说父亲是自己嘴馋想吃,编个理由骗你,好全部他自己吃,你竟然信了。于是我有些不服地赌气,工作之后两年里逢吃必点鸡爪,各种口味都尝过,誓要把十多年的损失补回来!
酒醉鸡鸭鹅三样,我最爱的是鸡,母亲说鸡肉比较嫩。父亲做的醉鸡的确是好吃,肉质细腻鲜嫩,透过酒香感觉多汁。父亲总是留给我鸡腿肉,母亲说这是最好的部位。可吃多了,我感觉酒味太浓,有了一丝苦味,心说是喧宾夺主了。父亲不觉得,他通常还都要下酒。我说肉里已经有酒了,为什么还要喝呢?他说肉里面的酒只是提香,好酒配好肉,才是酒不醉人人自醉,才有尚好的意境。我明白父亲就好这一口。
乡下拿回的咸鱼他就不浸酒了,他先用力切下一大段,因为晒干了很硬,必须先在清水中浸泡一小时,然后切成较薄的一片片,再去蒸,但蒸的时候他还是不忘淋上些老酒。考究的时候他会在鱼片当中夹上香肠,或者放些肉末和鸡蛋,蒸上四十分钟。打开锅盖时,整屋都弥散着香味,叫人垂涎,我尝上一口,咸鱼的肉已经酥软,一点酒香也渗透进去,而且咸淡正好。
再好的东西,吃多了总觉不过尔尔。但父亲却百吃不厌,我想这是他对家乡的美味情有独钟吧。
我上中学以后,计划经济的各类票证都废除了,食品供应开始丰富起来,父亲也不用回绍兴老家购置年货了,上海啥都能买到。但父亲说,还是老家的好吃。
许是年龄大了,母亲劝说父亲少吃腌浸食品,父亲便少做了,偶尔为解馋他还会弄一下。但食物越来越丰富,选择太多,我和母亲便渐渐不怎么爱吃这种一层不变的味道了。
现在父亲已至耄耋之年,再无心力做什么醉糟之物,而且身体、牙口也都提示他不能享受几十年前的美味了,年味也因此淡了许多。想吃的东西随时都有,不必等到过年,过年便没有了期待。但我明白,父亲的心头好,其实就是总萦绕在他心头的,浓浓的旧时年味,浓浓的思乡情怀。无论时代如何变化,那种期待和兴奋以及新年的仪式感,依然记在心头,永远都不会忘怀。
往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