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师范学校上学时,学校门口立着一座雕像——就是陶行知老先生,底座上刻着着他的一句话: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如今,我毕业已二十年了,不知雕像是否还在,我却一直记着这句话,但真正踏踏实实地去了解他的教育思想还得感谢“勇气读书会”提供的《陶行知教育名篇》。
昨天终于读完了全部内容,回看自己的笔记,思想产生了很大的震动:
陶行知说世界上的先生可分为三种: 第一种先生只会教书,只会那一本书要儿童来读它、记它,把小孩子作为书架子。 第二种先生不是教书,乃是教学生。不是引导学生自己主动去学,学生仍然是在“被动的地位”,接受教师传授现成的知识。 第三种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
第三种先生才是最好的。而我一直在课堂上做什么呢?满堂灌!照本宣科!那都不是教学啊,而是教书,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对不起了,我以前的学生们。于漪老师说:“我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我上了一辈子深感遗憾的课。”可我才明白自己遗憾的方向。“教学生学”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在教学活动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程实施要求从以教师为主的教学向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转变,教学时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即“授之以渔;重视学习过程。
总之:一,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二,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三,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这是教学合一的三种理由。 第一种和第二种理由是说先生的教应该和学生的学联络;第三种理由是说先生的教应该和先生的学联络。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向书本学习,向生活学习,向周边的人学习,包括我们的学生。只有不断学习,不断为自己“充电”,教师才能修炼成为有文化底蕴的智者,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最好能有“长流水”。
他在育才学校三周年纪念的演讲时提出“每日四问”:第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第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第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 第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
简简单单的四问,老先生的远见卓知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依然具有正确的指导作用。“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健康的体魄如何应对各方面的工作?没有广博的学识如何教导学生?没有好的职业道德如何以德服人?每天四问,争取身体健康、学问增长、工作见效、道德提高。
篇中的好观点还有很多:学校管理、家庭教育、平民教育……深夜捧书细读,也许会有一句话触动你我的内心,改变彼此的生活轨迹。
让我们一起读书,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