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卉心翼
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将来有一个成功与幸福的人生。这些期许都需要一个强大的生命内核来支撑,否则孩子的天赋还未绽放就会因各种意想不到的事件而陨落。这个内核就是当仁不让,坚定不移的做自己。
可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却往往事与愿违,被功利裹胁。我们做的更多的是灌输给孩子头脑更多的重复性的知识,而忘记了如何培养孩子成为他自己,给孩子一个强大的精神内核,在孩子遭遇挫败或否定的时候能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坚定的三观,不被他人所影响或伤害。
前几天一小学11岁的缪可馨同学因为作文一事,在两节语文课后决绝的选择了跳楼自杀,让人唏嘘不已,感概万千,伤心欲绝……我们对当事人不做什么评判。
我觉得比评判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件悲催的事,能唤醒更多的家长们让孩子当仁不让做自己,激发生命的热情与活力,让孩子能拥有绽放天赋与享受生命的基石,把成为自己和生命强大放在家庭教育的首位。这就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
01 认识了解自己比灌输知识更重要
我的一个学生在韩国,他的孩子今年五岁,上幼儿园中班了,古灵精怪。幼儿园老师为小朋友们设计的活动课是自画像——观看东西方画家们绘制的“自画像”,给小朋友讲解了什么是“自画像”,让小朋友饶有兴致地欣赏了各种画家,并强调各自的个性。
然后让孩子们对着镜子观察自己的脸,画一幅“自画像”。老师事先给出了孩子自己的半张脸,让孩子们自己完成其余的部分。
孩子们仔细观察自己的脸,孩子们说:“我的头发又薄又多”,“我人中长”,“我眼睛小”……还给孩子每人发一本画画作业本,让孩子在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画出不同状态的自己,同时给不同状态的自己分别起个外号。
韩国的小学只上半天课,没有作业也没有考试。这种教育方式也是在最近十来年才逐渐改变的。
在幼儿园和小学期间,主要任务不是灌输知识,注重大脑的训练,而是引导孩子们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养成观察自己的习惯,不断扩大对自己的认知,学会接纳自己,活出自己的个性。
韩国的这种人文教育的次序是符合孩子的心理发展,强调个体意识,淡化死记硬背的知识性灌输,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孩子这个完整的人放在首位,学会接纳自己,让孩子成为一个健康完整的自己,以强大生命之根,从而形成一个强劲的生命内核,为今后的人生做好生命能量的储备。
这些教育理念都值得我们学习。强大生命之根就是让孩子成为自己,活出自己。有了生命的热情与活力,无论是目前的学习考试还是将来的工作生活等,孩子都会主动融入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获得进步与成功。
02 让孩子成为一个健全健康的他自己
打开百度,我国中国青少年儿童自杀率居世界首位,据北医儿童发展中心的数据显示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平均每分钟就有2个人死于自杀,还有8个自杀未遂。而自杀原因学习压力占第一位。
学生自杀的原因并不是学习本身,而是因学习而引发的“环境母亲”(详见于后)对孩子的态度,以及孩子对“环境母亲”的压力所产生的应对方式。在外在压力下,孩子对内在的不良情绪不能承受。长期累积下的压力,心理防线会因某件事或某种责备而崩塌,孩子就会做出激端的方式结束痛苦。
孩子的自杀是长期累积的负面情绪使内在的压力山大,所以压死骆驼的从来都不是那最后一根稻草。
家长朋友要时刻觉察到自己的价值排序,应该把学习放在孩子这个生命个体的后面,孩子生命力的旺盛与内在自我思想的形成,还有孩子应对环境挫败的承受力与调节能力应该放在首位。
还原本末的正常秩序,让孩子成为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坚持自我意志的充实而丰富的人,同时也能允许他人评判自己,这就是一个健康健全的人。我们每个人都要成为自己,也只能成为自己。不要试图去改变或控制他人,这是徒劳的。我们要改变自己的认知模式来适应这个环境,懂得在困境中如何求助他人,帮助我们一起解决面对生活与学习的难题。
请记得办法总比问题多,生命的智慧就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只要你放下头脑的控制与驱使,与自己的心连接,所有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03 教会孩子当仁不让的做自己
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曾说过,情绪的产生并不是由我们所遇到的人和事所引发,而是我们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这些主观的认知产生了不同的情绪反应。
而这些对外界的主观认知都源于我们对自己的认知。一个对自己有着完整认知的人,他就能悦纳自己的全部,当仁不让的做自己,拥有强大的生命内核,那这个人的情绪就不会轻易受到他人评价的影响。
其实当一个人有了自我的主体意识,不再因他人的评价而起情绪波澜时,别人对我们的认知也会发生改变。
所以让孩子能成为自己,坚定自己的意志,察看自己的认知评价模式,并不断拓展认知范围,才能经得起狂风暴雨的洗礼。
在这里要强调的是,家长在家庭生活中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家长要成为孩子的人生导师,而不是文化课辅导老师;家长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而不是学习的管理者;家长是孩子心灵的陪伴者,而不是人生的决定者。
首先家长要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知道“我”和别人不一样。“我”的感觉和想法,我的阅读背景与家庭教育,让“我”拥有的观点与价值观等很多地方都和别人不一样。每个生命都是世界的唯一,没有谁能够替代,我们要倍加珍惜。
让每个人都能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拥有自己的想法与信念,这就是我们给世界最好的祝福。
其次家长要教会孩子接纳自己
只要是真实存在的都是合理的,无所谓对与错。引导孩子自己先要学会接纳承认,允许想法与念头的存在,接纳内在情绪的起伏变化,承认自己有很强的攻击性,还有对异性的喜爱,对性的好奇……至于别人认可还是否定,那是别人的事,我们不能改变也无需改变。
当孩子学会了允许、接纳与承认自己人性的全部时,孩子就有了自我的完整认知,从自己身上体验到人性原来有很多个面向,这些都是与生俱来的,无所谓对与错。
进而了解到宇宙与自然的奥秘,万事万物都有多面性。就像玫瑰花一样,她芬芳扑鼻,美丽动人,但它有刺又会扎到我们。我们离不开雨水的滋润,但它也会给我们带来洪涝的灾害等等。我们要做的是允许接纳自己与万物生灵的本性,在接受吸收它们养分的同时,也要学会了解它们的习性,如何防止伤害。
比如当遇到老师的否定或强权管理时,孩子也会想到像允许自己与万物生灵一样,不是对抗排斥而是允许接纳。允许老师有自己的想法与观点,遵守学校的规则与纪律,适应竞争的环境。引导孩子只管从学校的资源中,去获取自己想要的知识与智慧,升级自己的装备,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再者要教会孩子守住自己的心理边界
我国心理学大咖武志红的“心理边界”,给了很多委屈求全的人们强大的心理支持与指引。英国精神分析学家温尼克特在他的客体关系理论中,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环境母亲”,说明外界环境对一个人成长的影响非常大。
当“环境母亲”过度入侵孩子的心理边界时,对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来说真的很难阻挡,毕竟还没有形成强大的自我阻挡力,所以很容易被伤害。
家长平时在家一定要守住孩子的心理边界,让孩子能对自我边界意识有高度的敏感性与自主性。知道哪些是自己的事,哪些是自我的感觉与想法,家长不要过度侵入,包办代替。
家庭中的边界意识会让孩子习惯性的应用到学校与社会,这也是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以此来应对不同的环境,学会与这个世界碰撞。
孩子的精神独立是孩子形成自我生命内核的关键,让孩子捍卫自己的权利,守住自己的边界,坚定自己的梦想,支配自己的行动,为自己的学习与人生负责。
这样即使孩子遇到不可理喻的老师,他也会在心里对自己说:你已经入侵了我的边界,我心里不接受,你的这些言行与我无关。但我允许你继续活你自己,自说自话。
最后把这段经典电影台词送给我们的孩子们,祝愿每一个孩子能当仁不让的做自己,珍爱自己的生命。
愿你在被打击时,
记住你的珍贵,抵抗恶意。
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
爱你所爱,行你所行,
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无问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