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溥光
《师说观人术》
我写字画画几乎有六十多年的揣摩,但我从不去傻傻描红临摹。
因为,我的导师房间拥有国库般的碑林贴样和皇册范本。他只让我去写,用心去写,脱离贴的写,背着贴去写,如小孩子学走是先学会站立的过程。
于是,我很快在一大帮孩子中脱颖而出。
导师幽默和死板对孩子成长有密切的关系,例如,我用左手写,他只是瞟我一眼,不去纠正,我妈没理那一套,侉,给我左手套个袜子,导师急了,马上给我松绑,同着我的面说:小鸟飞得多高,不再姿势多美!
言外之意,我能理解,就是孩子用哪只手写字、吃饭用哪只手使用筷子,那是天性。别管!
后来,我左右手都能写、画。我的蘭花就是左手画侧叶的,而右手的人估计琢磨不出其中的道理,虽然,画梅花有《左去为易,右去为难》的名言问题是谁可以驾驭手中的那支笔。这句话的出处在《芥子园画谱》梅谱一节里,会电脑的人可以查一下我说的延伸知识。我就不在这赘言了。
孩子学习书法,家长必须明确哪几个问题?
第一,是让孩子学习规范字还是书法艺术?
规范字以便于识读为首要目的,要求整齐划一、统一规范,这样阅读起来方便快捷,比如印刷体、美术字,一目十行就能明白其义,偏重的是汉字书写的实用功能。
而书法则不一样,它并不以便于识读为目的,比如草书,识读起来很困难,但并不妨碍几千年来中国人对它的痴迷。
书法表现的是在书写过程中毛笔的丰富变化,以及汉字在不同书写状态下的造型之美,偏重的是汉字书写的艺术功能。
是要求孩子写规范字,在考试中不要因为字迹潦草不忍卒读而扣分就行了,还是希望孩子能接受书法美的教育?
第二,是让孩子描字还是写字?
描字不需要笔法,写字需要笔法。
所谓的笔法,是中国书法所特有的,就是合理运用毛笔,不违背笔性去写字,一次性书写,不能描摹修改。
我的导师就告诉我——写字不能描,拉屎不用瞧,我就在课堂捣就乱问,怎么不用瞧呢?导师并没有生气而是说:拉屎,你拉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了,你能让他缩进去,再重来吗?
哈哈,课堂上顿时欢声一片。
因为笔法,中国书画形成了“笔墨”的概念,构成了中国书法和绘画的核心与灵魂。
西方绘画,还有除毛笔之外的书写与绘画,都没有“笔墨”这个概念。
关于这一点更深入的探讨,很多家长只有结构概念,而进入“笔墨”比较困难。
对一件书法作品好坏的评判,普通人与专业人士的分歧也就在“笔墨”,这就需要家长不断学习。
中国书法和绘画特别强调书写性,所以在中国画里,人们更愿意说“写竹”、“写兰”、“写梅”,而不愿意说“画竹”、“画兰”、“画梅”。
所以,我的游学里就有走进大自然去画竹的课程。
如果没有笔法,老师就不用说“来来来,今天我们写颜真卿、欧阳询”,而是说“来来来,我们今天描颜真卿、欧阳询”得了!
有一次我拿着柳公权的字帖来课堂,那本书的后面有笔法,导师说,我教你的是皇墨,不是一般的书法,皇墨必须具备中国汉字中所有的写法中最吃功夫的笔法。
笔法到位,结构准确,那当然最好,问题是,孩子正处于生理发育期,加上学习书法的时间比较短,
二者无法兼得的时候,家长如何选择?
是认可有笔法、有书写性的准确,还是要描摹性的准确?!
第三,是让孩子接受均匀对称单一的结构美还是多样的结构美?
均匀对称是书法中的一种美,书法中还有更多的美!
第四,是让孩子学一种“法”还是学一种“理”?
告诉孩子怎么写,是“法”,
是“知其然”;
告诉孩子为什么这样写,
是“理”,是“知其所以然”。
“理法理法”,先有“理”后有“法”,“法”建立在“理”的基础之上,如果只记住这个“法”,而不明背后的“理”,“法”就是死的、僵化的,会成为束缚大家学习书法的教条。
好的老师,既教“法”,更教背后的“理”,只有明了“法”背后的“理”,孩子才能活学活用,一通百通。
所以,我教的学几乎都是我这种不拘一格的写作风格了。我看女性写出男孩子的字就喜欢得不得了。因为,性别不能成为约束你笔下功夫的定位。
我的同桌写字就是架着一把尺写的,几十年过去了 没有尺,她写不出字来。
她长得挺漂亮的,我就说,你的字太难看,若写着扔了那把尺可能会更漂亮,如你这个人。她说是吗?我使劲地点头!
结果,她的字很有长劲。一天,我恶作剧给老师看,我是拿她写的很好的一幅字写上我的名字,我写的字写上她的名字交上去了,转天老师发下了那个卷子,哇,我的名字的她写的那幅竟给了九个圈圈。而我写的那幅签上她名字的竟一个圈也没有。同桌笑了,扭了我一把说:老师偏心。
打那以后,她的字有了飞跃。后来就因为字写得好,当兵去了。
文革时能当兵,躲避了上山下乡,那是多么幸运的事。
后来,我在大学里教书法,班上有个女孩子写的字极好,我就问你的老师说谁,她说出她母亲的名字,您说这师生缘都可以写成一部小说了。
有人说,一个女的脚,就是她另外的一张脸;
我想说,一个人字就是他另外的一张脸。
不是吗?
爱新觉罗溥光
《师说观人术》
我写字画画几乎有六十多年的揣摩,但我从不去傻傻描红临摹。
因为,我的导师房间拥有国库般的碑林贴样和皇册范本。他只让我去写,用心去写,脱离贴的写,背着贴去写,如小孩子学走是先学会站立的过程。
于是,我很快在一大帮孩子中脱颖而出。
导师幽默和死板对孩子成长有密切的关系,例如,我用左手写,他只是瞟我一眼,不去纠正,我妈没理那一套,侉,给我左手套个袜子,导师急了,马上给我松绑,同着我的面说:小鸟飞得多高,不再姿势多美!
言外之意,我能理解,就是孩子用哪只手写字、吃饭用哪只手使用筷子,那是天性。别管!
后来,我左右手都能写、画。我的蘭花就是左手画侧叶的,而右手的人估计琢磨不出其中的道理,虽然,画梅花有《左去为易,右去为难》的名言问题是谁可以驾驭手中的那支笔。这句话的出处在《芥子园画谱》梅谱一节里,会电脑的人可以查一下我说的延伸知识。我就不在这赘言了。
孩子学习书法,家长必须明确哪几个问题?
第一,是让孩子学习规范字还是书法艺术?
规范字以便于识读为首要目的,要求整齐划一、统一规范,这样阅读起来方便快捷,比如印刷体、美术字,一目十行就能明白其义,偏重的是汉字书写的实用功能。
而书法则不一样,它并不以便于识读为目的,比如草书,识读起来很困难,但并不妨碍几千年来中国人对它的痴迷。
书法表现的是在书写过程中毛笔的丰富变化,以及汉字在不同书写状态下的造型之美,偏重的是汉字书写的艺术功能。
是要求孩子写规范字,在考试中不要因为字迹潦草不忍卒读而扣分就行了,还是希望孩子能接受书法美的教育?
第二, 是让孩子描字还是写字?
描字不需要笔法,写字需要笔法。
所谓的笔法,是中国书法所特有的,就是合理运用毛笔,不违背笔性去写字,一次性书写,不能描摹修改。
我的导师就告诉我——写字不能描,拉屎不用瞧,我就在课堂捣就乱问,怎么不用瞧呢?导师并没有生气而是说:拉屎,你拉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了,你能让他缩进去,再重来吗?
哈哈,课堂上顿时欢声一片。
因为笔法,中国书画形成了“笔墨”的概念,构成了中国书法和绘画的核心与灵魂。
西方绘画,还有除毛笔之外的书写与绘画,都没有“笔墨”这个概念。
关于这一点更深入的探讨,很多家长只有结构概念,而进入“笔墨”比较困难。
对一件书法作品好坏的评判,普通人与专业人士的分歧也就在“笔墨”,这就需要家长不断学习。
中国书法和绘画特别强调书写性,所以在中国画里,人们更愿意说“写竹”、“写兰”、“写梅”,而不愿意说“画竹”、“画兰”、“画梅”。
所以,我的游学里就有走进大自然去画竹的课程。
如果没有笔法,老师就不用说“来来来,今天我们写颜真卿、欧阳询”,而是说“来来来,我们今天描颜真卿、欧阳询”得了!
有一次我拿着柳公权的字帖来课堂,那本书的后面有笔法,导师说,我教你的是皇墨,不是一般的书法,皇墨必须具备中国汉字中所有的写法中最吃功夫的笔法。
笔法到位,结构准确,那当然最好,问题是,孩子正处于生理发育期,加上学习书法的时间比较短,
二者无法兼得的时候,家长如何选择?
是认可有笔法、有书写性的准确,还是要描摹性的准确?!
第三, 是让孩子接受均匀对称单一的结构美还是多样的结构美?
均匀对称是书法中的一种美,书法中还有更多的美!
第四,是让孩子学一种“法”还是学一种“理”?
告诉孩子怎么写,是“法”,
是“知其然”;
告诉孩子为什么这样写,
是“理”,是“知其所以然”。
“理法理法”,先有“理”后有“法”,“法”建立在“理”的基础之上,如果只记住这个“法”,而不明背后的“理”,“法”就是死的、僵化的,会成为束缚大家学习书法的教条。
好的老师,既教“法”,更教背后的“理”,只有明了“法”背后的 “理”,孩子才能活学活用,一通百通。
所以,我教的学几乎都是我这种不拘一格的写作风格了。我看女性写出男孩子的字就喜欢得不得了。因为,性别不能成为约束你笔下功夫的定位。
我的同桌写字就是架着一把尺写的,几十年过去了 没有尺,她写不出字来。
她长得挺漂亮的,我就说,你的字太难看,若写着扔了那把尺可能会更漂亮,如你这个人。她说是吗?我使劲地点头!
结果,她的字很有长劲。一天,我恶作剧给老师看,我是拿她写的很好的一幅字写上我的名字,我写的字写上她的名字交上去了,转天老师发下了那个卷子,哇,我的名字的她写的那幅竟给了九个圈圈。而我写的那幅签上她名字的竟一个圈也没有。同桌笑了,扭了我一把说:老师偏心。
打那以后,她的字有了飞跃。后来就因为字写得好,当兵去了。
文革时能当兵,躲避了上山下乡,那是多么幸运的事。
后来,我在大学里教书法,班上有个女孩子写的字极好,我就问你的老师说谁,她说出她母亲的名字,您说这师生缘都可以写成一部小说了。
有人说,一个女的脚,就是她另外的一张脸;
我想说,一个人字就是他另外的一张脸。
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