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兴趣的由来,一个是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一个是从人生经验中产生的趣味与偏好。
再一个是提升自我的渴望。
2.如何培养读书习惯
利用好碎片时间,固定读书时间(晨读,睡前)
书房设在孩子卧室
黄庭坚曾说:“三日不读书,但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
3.知识要积累,思维要发展,道德感要践行
《论民主》罗伯特,达尔
《嵇康集校注》《民主新论》
民主的本质是大众的参与,政党的竞争
民主核心:参与,竞争,多数决
民主的意义:任何个人或团体都有权利通过和平竞争方式获得自身的政治权力。
4.专题就是问题
专题阅读就是围绕问题的专门的阅读。(不仅读书,读新闻,杂志,网络信息)
5.从书中读到什么?学到什么?
神仙打屁——不同凡响
不鼓励去看穿越玄幻小说(没有多少营养,鉴别书的水准)
读书不影响学业,把书读出门道。
如果确实是感兴趣而且在水准线以上的书籍,自己挤时间去读。
(如果应试教育不重要,不做作业,老师那关怎么过?)
6.对不可说的东西,应该保持沉默。——维特根斯坦
教师讲话要求逻辑自洽和智力诚实
保持最低限度自我审查(回避事实,可以理解,不可辩解)保持痛感与耻感。
7.观千剑而识器,操千曲而晓声——刘勰
判断力建立在经验之上,个人经验需要提炼,内化。
如何快速判断书的好坏,:个人经验培养起来的判断力,学术共同体,豆瓣等网络媒体,云分布的民间智慧。
8.读书,写书,教书。(三书人士)
为不公平而呐喊,对不正义而愤怒
诗经,唐诗宋词(审美,情感)
9.明清小品文,论语,散文,小说
对读经班嗤之以鼻
弟子规中的有些价值观是反人类,反人性的
6.7岁的儿童玩为主
10.论语,杨伯峻
庄子,
《对话录》《理想国》
《希腊史》
王大华
西塞罗
《哲学的慰藉》
第一推动力丛书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文理并重)
11.人的一生开放的,是会演变的,并不由某一阶段决定。它会随时进步,也会随时堕落。
主讲者很厌恶余秋雨,认为他人格低下。
自由主义者认为每个人都会是自身利益的最佳判断者
10——18岁是读书奠基时刻
12.《史记》《世说新语》《名哲言行录》《理想国》
沈从文,废名,冯至,查良铮,王国维,陈寅恪,鲁迅(深刻,犀利,国民性的批判不能局限在宿命论),胡适(喜欢说人话)(鲁迅提出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并不适合作学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