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读一本书,名字叫《高术通神》,说主人公初入江湖,与人比武打架数次之后,便习得一种“直觉”:眼前这个人和我的水平相差几何,到底能不能打?
用书里的话来说:“装得下”。
你感受一下对方的“气”,心里装得下这个人,他尚在你的认知范围内,那你就可以放胆拼上一把,结果往往不会太离谱。反之,你看不透别人,“合不上他的气”,那你就得三思而后行,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这也是个意外收获了!因为《高术通神》本来乃是闲书,我也没指望从书里学成什么厉害武功,但是这种玄而又玄的感受却刻在了心里,让我也常常试着用心去“装一下”接触到的人和事,看看能否“装得下”。
有些时候,我很轻松就装下了。
我曾经是一个周期性迷茫患者,就像每天推着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一样,周而复始,永无止境。所以当我看到一个人陷入迷茫,大抵就可以“装下”他,因为自己经验丰富嘛。
曾国藩家书里边说,“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这是我吃了很多苦头才深刻体会到的事情。因此对那些既不靠谱、还特别暴脾气的人,我也是一眼就“装下”了。
但有些人和事,我却始终装不下。
李笑来的文章,妙。稀松平常的东西,他能给你往深处说,给你闻所未闻的新观念,看完真感觉自己之前“白活了半辈子”;对那些冥思苦想不得其解的难题,他又能深入浅出,直达本质,让你直呼“原来如此!竟这么简单!”每个字都是那个普通的字,但是在李笑来手上就被赋予了智慧,回味无穷。所以,对李笑来我只能苦学追赶,短时间内就不要想“装下”他了。
马伯庸,朱炫,雕爷…等等,常有惊人之想象,亦特别妙。这些人妙到什么地步?坐个地铁都要说,这地铁乃是太古巨龙被降服所化,每天在这地洞中穿行劳碌,不得自由,唯有深夜寂寥时,方能抬头望一眼天空。吃个板栗都要说,有那么一座血汗工厂,拘禁了成千上万精壮的男人吞吃带壳带刺的大板栗球,经过肠胃的腐蚀,又经过菊花的挤压,嘣哒一下倒刺全部脱落,圆溜溜的板栗落到传送带上,然后经过清洗包装进入了各大市场。如此强悍的思感,我实在是望尘莫及,也许今生都不一定有机会“装下”他们了吧。
那有什么方法,可以让自己的眼界更宽,能够装下更多东西呢?
我首先想到《鬼谷子》极力推崇的“捭阖之术”。听说有一个行为非常怪异的大企业家,对前来拜访的人总是尽刻薄讽刺之能事,你若怯了,便让你滚蛋;但你若分毫不让,据理力争,他便大乐,把你奉为上宾。他这就是典型的“捭阖之术”了吧。但我觉得这种方式未免太过机巧诡诈,非君子所为。
其次,我想到一位主持人分享的道理。他说,如何练就好口才?你得多行动,去承担,让自己拥有丰富的人生阅历,这样你就会成为一个“有故事的人”——有故事都有了,还担心不会说吗?同样的道理,若要“装的下”更厉害的人,更有难度的事,你必定也要多走出去经历风雨,磨砺心智,不拒小流,海纳百川。
最后,《高难度谈话》里面也有一个很好的建议。作者让我们尝试去扩充自己的认知,不断增加其复杂度、丰富性,在面对与自己相冲突的价值观时心灵就更容易获得平衡,而不至于在沟通中“受内伤”。说这么多,其实中国有句古话完全是一样的意思:“君子和而不同”。在欲望纷繁的人世间和光同尘而又不迷失,允许多种不同价值观的存在、而且能让它们在自己的思想体系中并行不悖,“虚怀若谷,胸怀天下”——这恐怕是圣人的境界了。
王阳明说:圣人可学而至。那么,就让我们朝圣人靠近,试着去“装”下一切事物,慢慢做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