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打开的第四本书是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到一半时,却被随手翻出的这本《30岁后去留学》——忘记什么时候买回来的书,打开就一下子吸引进去,一口气读完,有许多共鸣,受到许多鼓励,也许因为我也在面临一次人生道路的选择…
吸引我的原因也许有这么几个:
一是作者范海涛有10年的财经记者从业经历。我自己也曾经从事宣传和新闻写作工作,对记者的视角很熟悉和了解,几年前读到柴静的《看见》,也有很多感触。范海涛比柴静年轻,文字也更轻盈起伏,有许多感性的认识,增加了文字的可读性。
二是对跨文化对比和社会人文问题的关注,也许是记者的职业习惯,她在哥伦比大学学习期间除了专业进修,对美国人文和社会问题也有许多观察和思考,得以一窥美国多元文化和留学生活的多彩。
三是作为年过30的中国女性,是继续在熟悉的领域和圈子稳步前进,还是放弃眼前的舒适区出国学习,她选择了后者。彼时,她刚刚从财经记者成功转型为传记作者,出版的第一部李开复自传《世界因你而不同》大获成功,给她引来了许多合作的橄榄枝,但是她在经历了艰难的一年闭关学习后,考入了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专业。
正文前面的序有李开复和新东方的创始人徐小平的文章,徐小平对范海涛的出国是这么说的:
在事业一触即发之际突然选择去哥大读书并且在毕业之后迟迟不回来,真的让我挺失望的……
海涛的人生之路是一个矛盾体。它蕴含着当代青年许多人生的自觉和无意识。自觉,是一种有价值的主动追求;而无意识,则是一种追求没有价值甚至有反作用之后,毅然在惯性思维的轨道上奋力坚持的做法。
海涛人生的“自觉”,是学习英语的自觉、留学深造的自觉、游历世界的自觉以及获取全球竞争力的自觉。……海涛人生的“无意识”,则来自于她从小形成的人生追求与时代变迁之间的一点时间差。“出国”,是20世纪8、90年代青年人的核心追求。而到了21世纪第2个10年,“回国”、“来中国”,已经成了最酷的时代潮流……“”“留学无意识”远离了属于她的历史性机会……这个机会叫:中国机会。
……出国留学对于范海涛他们,其实已经不再是一个稍纵即逝的机会,而是一个随时可得的储备。留学,还是事业?答案是事业!因为,留学的大门,对今日中国青年甚至中年壮年n年,可以说永远在那里敞开,你看看刘强东、王石他们的留学日程就知道我的意思;而事业窗口,对任何个人来说,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一道错过就永远难以逾越的金线,一个醒来就在难成真的美梦。五年前,范同学如果留在国内做她的写作工作室,她应该已经成为……(此处少摘录500字)但是,人各有志,海涛选择了出国。
似乎满腹对海涛的抱怨和遗憾,似乎她错过了一个亿。也许徐小平作为师长和过来人,说的是对的,但我却更认同范海涛的选择。人生在世,匆匆数十年,抛却不自知的数年,真正活自己的并没有多少时日,究竟怎么样才算不辜负这一生,这个问题应该没有标准答案。
这本书看完后的一周,我都舍不得放下,似乎带在身上,随手翻看,都会被某种精神鼓舞。我向身边的女朋友介绍她,希望他们看到也会同我一样长出力量。
除了对美国生活的一线描写让我开眼界,对中西文化对比的描写让我也开拓了思路,同时我好像也和作者一起经历了跳出圈子,抛弃固有思维,学做世界公民,涅槃重生的过程。
“在美国留学的每一天,似乎都是从对自己感觉不好开始的。然后每一天,从早到晚,心理暗自对自己鼓着劲,把自己不知道的只是慢慢补齐,把低沉幽暗的情绪强压下去,然后苟延残喘地完成了每一天的旅程。”
人生最大的乐趣,无非就是勇于尝试,勇于突围,勇于主动选择不过一种食之无味的生活。
我相信,人生在世,不要被信条所惑,不要让别人的意见淹没了自己的声音,你的直觉多少已经知道你真正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人的幸福有时完全和你拥有的光环无关,它和我们正在拥抱的所热爱的事有关。
我微笑着,想起了朱天心的话。她说,在她眼中,衰老就是放弃所有的努力。人过中年,她看到国王的好朋友很多放弃了前半辈子坚持的价值,变成了普通人。该买房就买房,该换车就换车,每次她都会感到,啊,他是老了。在她心中,放弃努力,就是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