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陇锋将于16日下午赴西北民族大学作2023年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前沿系列学术报告
西北民族大学2023年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前沿系列学术报告之
巴陇锋《历史是如何进入小说的?》
地点:西北民族大学榆中校区致真楼206室
时间:2023年11月16日14点半
主讲:巴陇锋
主持:陈一军教授
讲题:《历史是如何进入小说的?》
专家简介:
巴陇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编剧、长征电影研究学者,系陕西省电影行业协会剧作专业委员会主任、陕师大广播电视专业硕士生导师、陕西省编剧协会理事,陕西省文学院签约作家、陕西“百人计划”作家、西安市“百青人才”作家。出版和发表《云横秦岭》《永失我爱》《丝路情缘》《奔向延安》《五月黎明》《丝路寻祖》《秦岭人家》《我的河南奶奶》等文学作品约300万文字,作品先后几百次进入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的中考高考试卷,曾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4次。巴陇锋还参与策划、编剧、制片、审片《密查》《白鹿原》《那年花开月正圆》等影视剧400余部(集)。
《历史是如何进入小说的?》
该论题是巴陇锋十年来小说剧本创作的回顾总结,是其从事主旋律、红色革命创作、审稿及研究的独到心得,也是其在陕师大带研究生的讲义浓缩。该讲座即将登陆甘肃卫视“丝路大讲堂”。其理论成果已经被巴陇锋成功实践,化为两本沉甸甸的长篇小说《云横秦岭》和《五月黎明》,凡94.2万字。两本小说都荣获“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工程”称号。
讲题认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实践、光辉的革命历程、光耀千古的党史军史,党领导人民所进行的民族复兴,是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的不竭源头,是红色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富矿”。然而,党史军史,对于创作者而言,首先是“眼中之竹”。如何将“眼中之竹”变为“胸中之竹”,需要创作者是个三观正、爱党爱国的博学之人,对历史进行思考、建构和艺术构思,进行审美的历史的人性的关照。而如何将“胸中之竹”落为“手中之竹”“纸上之竹”,需要创作者进行文字、形象、主题、情节的外化,进行艰苦创造、艰难创新,将其落在纸上,变为文本。这是“一个人的战斗”,需要不断与自己战斗,突破自我,实现“小我”的“大我”化,公众化。以便用优质上等的“红色叙事”,赓续红色血脉,影响读者,给其精神补钙。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学部、西北民族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中心
西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学部介绍
西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部成立于2020年1月,下设5个科研平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西北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中心、多语种翻译研究基地、中国少数民族“三大史诗”研究中心)和中国语言文学博士点、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科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43人,其中专任教师114人,辅导员16人,其他党政管理人员12人。专任教师中,教授38人,副教授40人,博士生导师44人,硕士生导师83人。师资队伍中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民委领军人才、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专家、霍英东奖获得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国家信息化标准委员会成员、国家出版基金评审专家、文化部非遗项目评审专家、国家民委翻译系列评审委员会评委、全国大中专院校教材审定专家、甘肃省高校教学名师等。多位教师兼任国家一级学会副会长、常务理事等职务,为相关学会与学科领域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一些专家受聘为其他高校的“天山学者”、“绿洲学者”或地方政府顾问,为校际学术文化交流、地方文化旅游开发、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学部现有学生3033人,其中本科生2620人,硕士研究生238人,博士研究生175人。在校学生涵盖3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2393人,占学生总数的78.9%。建校70余年来,已培养本、硕、博不同层次的既懂民族语言又擅长使用国家通用语言的优秀人才分布于全国各地,从事教学、科研、行政事业、文学创作、语言翻译、新闻出版等多领域、多行业工作,以扎实的专业功底、朴实的工作作风和勤奋的工作态度赢得社会各界好评,为我国经济事业发展、文化繁荣发展和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是西北民族大学创办最早的传统特色学科,本学科已形成了本科、硕士到博士的完整培养体系。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有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多语种文学与文化传承等5个博士研究生招生培养方向;有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多语种文学与文化传承、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等7个硕士研究生招生培养方向。有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汉语言、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等4个本科专业,其中汉语言文学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招收第二学士学位。西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部是目前国内规模较大、语言文学类学科相对齐全的中国语言文学教学科研单位,具有良好的教学传统优势和综合比较研究优势。
近年来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聚焦“共同性”,持续学科调整优化,服务于国家中心工作和重大战略需求,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服务于国家坚定文化自信与文化传承的战略任务,确保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弘扬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取得成绩和亮点。2020-2022年,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在年度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连续三年入围前20%。
学部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个(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个(汉语言),国家级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1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省级精品课程14门,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部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校级田野调研基地3个,教学实践基地45个,2022年,在新疆昭苏县挂牌成立中国“三大史诗”保护传承与创新研究基地。
学部具有雄厚的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基础,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综合研究、藏语计算语言学、自然语言处理、多语种翻译研究、多语种民族文献综合研究、多民族民间故事与民歌研究、“三大史诗”与口头传统研究、古代民族文学与地方文献研究、元明清少数民族文学家族研究等领域均有一定的知名度和较大的影响力,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这些自设的特色研究方向和相应的研究机构,使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呈现出分枝繁荣、阵容强大、课题丰富、气氛活跃的总体面貌,对促进各民族师生深刻认识中华文化,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目前,学部承担各类科研项目百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8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6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招标项目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和国别史等研究专项项目3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72项,省部级项目以及横向课题56项。十年来,中国语言文学学部教师出版学术著作140余部,出版教材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近千篇,其中CSSCI和核心期刊论文140余篇。
学部积极承办“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语言、文学与翻译国家学术研讨会,“三大史诗”与口头传统国际学术研讨会等高规格会议,世界各国专家学者参会并给予高度评价,在学术研讨和科学研究领域实现了世界范围内各民族师生的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学部始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建工作、学生管理工作及各项工作开展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牢牢把握党的民族工作主线,自觉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深刻把握“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增进各民族师生“四个意识”“五个认同”。学部党委下属13个党支部,其中2个教工党支部、8个本科生党支部、2个硕士研究生党支部、1个博士研究生党支部。各党支部将落实“三会一课”基本制度作为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突出抓好责任落实、内容丰富、载体创新和程序规范,推动“三会一课”提质增效。
精细化开展学生管理各项服务工作,通过专兼职辅导员队伍建设、多民族嵌入式混合住宿制度、“一人一策”关心关爱及就业帮扶制度、多措并举开展“第二课堂”等,将“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内化于心,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近三年来,学部荣获甘肃省“好伙伴共成长”大学生结对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赴西藏类乌齐县“同心桥”志愿服务实践团荣获共青团中央“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学部师生荣获多项教育部、国家民委及省教育厅各级各类比赛个人奖项及优秀指导教师。
学部国家级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占地1300平方米,设有国家普通话测试站及省内唯一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考试(MHK)考点,全面开设《普通话语音与测试实训》、《汉语阅读》等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类课程及普通话考前培训、MHK考试培训以及汉字书法、篆刻、国画艺术在内的多种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艺术的培训,全面促进学生坚定文化自信。
中国语言文学学部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不断将学部建设成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模范单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