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将那些“说出逆于耳却利于行之忠言的人”定义为“讲真话的人”,而他们所说的话自然为“真话”。虽然人们大多不爱“真话”,但他们需要“真话”。其中的道理不言而喻:“真话”让人提前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在错误还没造成最严重的后果前避免风险和不必要的麻烦。
之前听过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在音乐方面颇有建树的先生和他的父亲。在这位先生小的时候,曾从他父亲老板的仓库里偷糖果吃,后来,这件事被他的父亲发现了。男孩便辩解说他本打算一会儿就把糖果放回去,他的父亲严肃地说到:“儿子,你还不如想要什么就拿什么,然后在每次这么做的时候,都把自己称为小偷。”
在读到“他的父亲严肃地说到”这儿时,我们会猜想他的父亲会说些什么?按照通常的逻辑,他无非会说一些诸如“这样是不对的”之类说教的话。但当我们读完他说的内容,真是恍然大悟,并连连称赞其父的智慧。他只是让男孩对自己说真话:不要编织出高尚的理由骗过自己,让自己相信所做之不正当行为是合理的。这位父亲的做法不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提醒”,对于这一点,我们想想那些失足成年人在他们铸成无法挽回的错误前给自己找了多少冠冕堂皇的理由就知道了。而故事中的男孩在时隔五十年后,依然对这样的教诲念念不忘。
然而,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在开篇所提到的:我们主观意愿上想成为讲“真话”的人,也想做一个能听“真话”的人。但当别人由衷地说出他们的“真话”时,我们就变成了一个“难以接受真话的人”,还会觉得其言辞犀利,其中不乏恶意的成分。
查理·芒格在《穷查理宝典》中也曾形容过人们多大程度上愿意成为那个传递坏消息的人,他是这样说的:“唯有在童话中,皇帝才会被告知自己没穿衣服”。将这句话稍加改动,变成“唯有在童话中,被告知没穿衣服的皇帝才会相信自己真的没穿衣服”,这样以来,就从一方面解释了为什么在生活中很多人都不愿意扮演传达“坏消息”的角色了。不过,并不只有愚蠢的皇帝或部分人群不愿意接受、甚至是倾听别人的的意见和建议,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我们称之为避免痛苦的心理倾向。造成人们不愿指出他人缺点或处事不当的做法的另一个原因是,对方还会从行为和心理上与提出逆耳忠言的人疏远,仿佛提出说出他/她问题的人以及其所指出的问题就像一个能刺伤他/她的利器,让他/她恐惧且不想靠近。而这正是每个提出意见并希望对方能纠正错误的人最不想看到的结果。
既然“真话”对我们如此重要,当我们有机会听取“真话”的时候,就要努力克服由于避免痛苦的心理倾向导致的极力避免倾听“真话”的做法,并对存在的问题避而不及。这一点是我们必须靠自己的努力才能成就的(再次强调,“真话”的重要性在于可利于行,而至于非善意的逆耳之言,或善意的但非利于行的言辞则需要我们自己辨别并择其善者而从之),之后你会发现原来有愿意对自己讲“真话”的人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然而,如果我们的周围没有愿意扮演“讲真话的人”这一角色,而我们又想避免成为安徒生笔下那个自以为是、却最终成为笑柄的蠢蛋国王。那么,我们应该学会对自己说真话,或至少别撒谎。单从字面理解,“对自己讲真话”似乎是一则很好践行的原则——只要对自己讲真话就可以了。但现实是,很多人分不清“讲真话”和“将自己主观的想法视为真话”。要分清这两者的差别,需要学习和思考,还要在训练这项技能的过程中不断反省并作出适当的调整。这可能是一个长久的过程,但很幸运的是我们现在知道了问题的所在,当我们有这个认知的时候,实际上就解决了大半的问题。而要训练“讲真话”的技能,我们可以通过列清单实现。以下我总结了三点人们通常会对自己不说真话的情况。当然,这份清单并不完善,对于那些想要学会“说真话”的人来说,也可以列举一份属于自己的清单。
1. 蚂蚁花呗并不能让你自由地而毫无负担地买买买
对于支付宝推出的蚂蚁花呗这款信贷产品,很多人并不陌生,而且大部分人都是它的忠实客户。小A就是这样一个喜欢美好事物、对未来充满期待的人,她相信蚂蚁花呗可以帮她实现美好的愿望,她有什么理由不这么认为呢?听听蚂蚁花呗所推出的响亮广告语:花呗变现,安全无忧,从此花钱不用愁;或,花呗变现,让花钱更自由……
但小A可并不是一个轻易听信广告的糊涂人,她有自己的逻辑推理。之所以即使在超支到必须使用花呗的情况下,她还是会买买买,因为她有太多说服自己这么做的理由了。
首先,她只是花未来自己的钱来满足现在的需要,既然银行账户的现时记录并没有变化,就说明自己不是一个经营不善的人。况且,她在没有任何损失的情况下让自己的生活更优渥,这难道不是改善财务状况的表现么?至于那些已经花出去的未来的钱,她可以有计划地用更未来的钱来有计划地进行偿还。
其次,自己所买之物都是必要品,而且难得遇到这样促销幅度很大的活动;况且,这些东西又不会变质,但是钱却是在不断地贬值,以后要买同一个物品可能会花费更多的钱。所以,现在多囤积一点,就是为将来省钱,这简直是再划算不过的交易。
最后,生活最重要的真谛就是获得快乐,既然购买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能够负担得起的东西能让自己何乐而不为呢?现在生活压力这么大,如果一直处于工作的压力而不让心情愉快起来,就会生病,那岂不是更糟?
我们对小A这个人并不陌生,她(他)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亲人,或我们自己。然而,买买买的结果并没有让人获得幸福感或很大程度地提高了生活质量,即使勉强说有,也瞬间即逝。剩下的只有对未买到手的东西的患得患失、堆积了满房间用不到或不想用的杂物,和似乎没有尽头的需要偿还的账单。面对这一问题,要对自己说实话:“蚂蚁花呗并不能让你自由地而毫无负担地买买买。”
2. 实现某个目标并不代表你可以从此高枕无忧
在长大的历程中,我们都听过别人用类似于“如果…就”这样的话语结构构建的逻辑,而这一逻辑往往指向如果我们做了某件被广泛认为是“好”的事,就会收获一个一劳永逸的结果。例如,几乎每个孩子都听到过长辈跟自己说“如果你多吃饭,将来就会长成高个子”。这类话,通常很像童话故事所告诉读者的那样:公主和王子在冲破重重困难后,最终会永远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这个逻辑就在大多数人的脑海里生根发芽,并生长出属于他们自己版本。例如:有的人会认为“如果我能考上最好的大学,那就无须为以后的生活而苦恼”、“如果我有一个漂亮的脸蛋和健美的身材,就会更受欢迎”、“长大后就再也不会有人约束我,我便自由了”…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正在或曾经有过这样的憧憬,认为在实现某个目标后就可以从此高枕无忧了。这样的逻辑似乎听起来颇为有理。然而,它真的符合现实情况么?下面就让我们看两则违背这一逻辑的例子。
1)通常说来,我们认为生活在幸福指数高的国家的人一定是非常快乐的。那么,你认为什么样的国家自杀率高,是那些居民宣称自己过得很幸福的国家?如瑞士、丹麦、冰岛、加拿大等。还是那些居民宣称自己过得一点都不幸福的国家?如希腊、西班牙等。答案是那些居民宣称很幸福的国家。原因是在一个大部分都不开心的国家里感到绝望,你只要拿自己和周围的人比,就会发现原来情况并没有那么糟糕。但如果你在一个人人都很幸福的国家感到绝望,那又是怎样一番境况呢?
2)出租车司机和银行职员,如果人们有自主从这两份工作中选择一个从事的话,相信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成为银行职员。理由是这是一份体面、舒适的工作,且待遇不错,收入较为稳定。相比之下,出租车司机的工作就显得逊色很多。这是我们对这两种工作根深蒂固的认知。然而,在《反脆弱》一书中,作者讲了一个颠倒了这个逻辑的故事。
乔治和约翰是双胞胎兄弟,约翰在世界500强银行工作,而乔治是一名出租车司机。约翰享有稳定的收入、带薪年假以及其他各项福利,他和热爱他的工作。而乔治的收入极为不稳定。运气好的时候,他能赚很多钱,运气不好的时候,他甚至在赔钱。但一年平均下来,他的实际收入与约翰相差无几。1998年爆发了经济危机,约翰失业了,50多岁的他四处找工作却四处碰壁,他认识到问题的关键在于他在银行工作那么多年,只掌握了该领域的工作能力,而这样的能力在除银行外的工作环境,很难派上用场。不过经济危机对乔治来说几乎没有任何影响。
我们已经太习惯于以这样的逻辑思考,以至于从未对其产生质疑。毕竟,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可以毫不费力接触到这个逻辑——电视广告告诉我们,只要使用某款洗发水,就能拥有乌黑柔顺的的头发;在电影中,女主角穿了某个时尚品牌的服装大放异彩;而在我们小的时候,父母也会指着某个似乎卓有成就的人物偷偷告诉我们:“如果你能获得那样的学历,你也能拥有完美和优渥的生活……而至于回到日常生活中的电影女主角普通的模样,或卓有成就人物光鲜亮丽的背后又是怎么什么的,又怎么会有人在意呢?即使这些才是他们作为他们的本来面目。
如果你是那种笃定如果自己实现了某一目标后,就可以潇潇洒洒地生活的人,那么请小心这是一个陷阱。对于那些发现了这一逻辑所存在的问题并着手于解决问题的人,有两个方法可以避免生活在谎言中:1)保持怀疑精神。当我们有越来越多的证据可以支持当我们实现了某一目标,就可以高枕无忧地生活时,将想法逆转过来:挖掘更多的理由来支持为什么这么想是错误的。2)关注长期收益而非短期收益,我们可以问问自己:“做到了,然后呢?”
3. 误入“ 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歧途就等于相信天上会掉馅饼
如果有什么词可以形容现在我们所生活的时代,“快捷”和“便利”再适合不过。现代生活之便捷,可能让大多数人已经忘却这是科技经过百年的发展后才形成的一个局面。人们只是自然而然地习惯这样的日常,并将其视为一种理所当然的状态。没有谁会奇怪或感恩外卖食物可以在半个小时内送到自己手中,相反,如果配送配送时间超过预定的时间,那他们可要生气了。
我们可以直接想得到的“快捷”和“便利”包括外卖、快递、5G、高铁、汽车导航…还有一些事物的存在也为人们提供了“快捷”和“便利”,但它们不像高铁或5G等那样显而易见。事实上,我们正在享用的一切被定义为“好”的事物,从本质上说它们都在提供“快捷”和“便利”。
化妆品就是其中一个很好的例子:人们(女性为主要消费群体)真正想要的是一种天然的、由内而外的健康和美丽,但要做到这一点可不容易——费时、费力可能最后也实现不了理想的效果。于是化妆就成为快速变得美丽或具有吸引力提供了捷径。化妆出来的效果并没有理想中天然之美那样纯净,但它能让人看起来是美的,又能快速让人变美,而且除此之外,再很难有比化妆还有效的变美方式。因此,在不美、快速美和未来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获得的美中,人们对于化妆品的选择还有什么可质疑的?
我们需要感谢那些为所有人创造如此便利的生活条件的人们所做出的辛苦努力。不过,从另一方面思考,这其中会不会有什么隐藏的危机——就像人们之前一直认为天鹅是白色的,直到黑天鹅的出现才打破了人们的固有认知?
即使从上文列举的关于外卖食品和化妆品这两个例子,逻辑上,我们也很容易推理出有哪些可疑的问题。
首先是外卖食物。如果人们太依赖于外卖食物,而失去自己烹饪食物的能力,那么他们在“吃饭”这件事上就变得很被动。具体表现有:商家可以更随意地决定食物的质量和价格;在遇到无法订餐的状况时,就没有办法好好吃饭(也许有的人会认为我所说的“碰到无法定外卖的情况”是一个笑话,那么他们显然在用谎言欺骗自己)。还有一点十分重要,那就是人们正在享受的快捷服务正让他们变得失去等待的能力。
再来,我们要谈谈化妆品。在此之前,大家应该对自己一些被忽视的先天心理倾向有一个基本了解,包括害怕损失,尤其是担心损失已经获得的东西,和容易关注那些显而易见却非主导型的因素,而忽视不明显却对事实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这两个心理倾向在与能通过化妆品快速得到美丽在一起时,能产生怎样的具体反映呢?关键在于,当人们已经尝到了由化妆带来的美丽的甜头,便不仅不愿意放弃这种美丽,而且会原来越渴望变得更美,于是会投放大量的精力和资金在打造一个更加美丽的自己上。又由于她们全身心地致力于变美这件事上,就会忽视财务状况。甚至都忘记了美丽实际上是一种健康体魄的外在表现,如果没有健康的生活习惯,只靠化妆品维护的表面美丽终究是南辕北辙。
以上只是根据两个具体的事例讨论其中可能存在的潜在危机而得出的结论,如果从具体案例上升到一个更加宏观的角度去思考,“便利”和“快捷”还能带来哪些危害极大的影响?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应该暂时放下那些触手可得的、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捷的工具,仔细思考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