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很难吗?无非是一些生活记录和情绪表达,只要文笔好,不怕写不出好文章。现在看来,以前我对写作的认知是多么粗暴狭隘。但也因为这份无畏浅薄,也曾不自量力写出了一些字句。或者说是胡言乱语。
幸好,这是互联网时代,人人乐于分享,各自寻找圈子。我也在不断寻找,靠着心中萌动着的一点对写作的喜欢,慢慢的寻找到了一些圈子。参加了不少线上课程,各有特色。但很幸运的是能够参加叨叨姐写作训练营。相比较来说,其他同类型的写作班所教授的课程几乎全是止于“术”的层面,而叨叨姐的写作训练营涉及到了写作中的“道”,比如为什么写作?比如写作是对人生观的梳理和确认,放下包袱,真诚表达等理念,让我从如同打结线团般的思绪中想通了一些问题,并且逐渐对写作有了相对系统的认识。
结合叨叨姐的课程,渐渐我发现,写出一篇逻辑完整,语义清晰的好文章,其实有一些套路可循。这次的大作业是分析十篇文章逻辑然后写出感悟,刚好借此机会将最近对写作的思考做一个统一的梳理。逻辑也许还是不清晰,谋篇布局不算严谨,但我想写下来。
此次用作解剖分析的十篇文章,在类型上可分为情感类、影评类、时评类、干货类、人物类,占比分别是4篇,2篇,1篇,2篇,1篇。
情感类:《聪明的人,不纠缠》、《有人爱得很操蛋,有人却把爱情过成诗》、《一味坚强,是种残忍的教养》、《那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影评类:《认识你,我赚到了》、《终于有一部大片的反派让我哭》
十篇文章由于类型不同,其写作手法也各有不同。这里只分析他们的共性,也是带给我最大感触的几个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好文章,通常都有好故事
打开许多优秀公号的文章,尤其是情感文,你会发现,大多数文章都是以一个短小精悍、直击主题的故事做开头。以故事开头的好处显而易见,充分引起读者阅读兴趣。通过故事讲出来的道理,跟读者有着天生的亲近感,相比较通篇干瘪乏力的说教,故事带给读者的情感共鸣和启发也更有力量。
那么,如何才能写出一个好故事呢?
首先,好故事一定是为文章主题服务的,态度明确的。不管文章主题,四散飘飞式的讲故事都是耍流氓。例如,在《有人爱得很操蛋,有人却把爱情过成诗》这篇文章中,通篇用8个完全不同的故事呈现,有身边的例子,有名人故事,有电视剧桥段,每个故事的主角、描绘视角都不尽相同,但他们最后的落脚点都是紧扣文章主题“爱情的A、B面,也就是标题中的两面爱情”,并且态度明确,没有出现所谓语意不明的中庸爱情。正如叨叨姐说的,好的文章一定是观点唯一的,好的故事亦是如此,一定是态度明确的。这在影评类文章中表现的尤为明显,一部电影就是一个故事,观感只需要提炼出一点进行论证即可。
其次,故事精彩还不够,一定还要有直中要害的“总结陈词”。读者爱看故事,读者却不爱思考。因此,我们在写故事的时候,通常在结尾处,还要加上一些总结性的句子,直接表达这个故事所要传达的道理或观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最后,说好故事,不要拖泥带水。作为一个写作五渣来说,写故事时总会陷入臃长的赘述,描写细节不知轻重。通过分析一些优秀文章写故事的方式,我发现成熟作者一般会在故事细节描写以及情节推进上有个明显的取舍,只写与主题相关,并且会影响结论的细节,且都是一句或两句话带过。没有多余的细枝末节,每段话,每个字都是为了结论做准备。不仅缩短了篇幅,且从阅读节奏上也优化不少。
故事女王胡玮玮说,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强调整体和集体价值观,所以在以往的教育中,我们讲故事的能力相对锻炼非常少。
其实,锻炼讲故事的能力不仅仅对写作大有裨益,在日常生活中也多有用处。比如,去面试、交友、社交等等。新一季的奇葩说,在挑选新奇葩时,相比较中规中矩陈述式自我介绍,总是那些眉飞色舞讲故事的人,最终留了下来。
二、写文章之前,不妨多问几次十万个为什么
叨叨姐在课中提过,写作逻辑要做符合读者心理预期。我的理解是首先要学会问问题,问“真问题”。什么是真问题?也就是读者关心,读者心坎里的疑问,让读者产生“对啊对啊,我也想知道为什么”的共鸣的问题。并且每个问题都是递进的关系,一环扣一环引导读者按照写作者的思维理解文章,以问题引导行文逻辑。
写作新手们经常遇到的问题是,不知道问些什么?或者问的问题问不到核心,提出的问题触及层面太浅,无价值,缺乏深度思考的能力。
在这次选的十篇文章中,其中这篇《3平米的小店年赚3亿,只因做对一件事》,是我读过印象较深的文章之一。身为一个读者,整篇文章篇幅不短,但读完后,十分顺畅,愉悦。仔细分析这篇文章背后的逻辑,我想这顺畅、愉悦的感觉,应该是来自整篇文章谋篇布局都是按照读者想法去设问,并且每个问题都能给读者一个满意答复的满足感。
我们简单看一下这篇文章的行文逻辑:
文章讲的是日本一家叫小笹的三平米的小店,只生产一种叫做羊羹的点心,由于他家的羊羹不仅美味还非常精致美丽,销量非常好,经营者十分用心,从而引出极致匠心的核心论点。
第一步,开头提出一连串具有冲突性的问题,充分提起读者兴趣。
这时候读者不禁要问,什么样的点心,有那么好吃吗?于是文章紧接着立马问出和读者一样的疑惑。
接下来,读者会想,这么厉害的羊羹又是怎么做出来?文章立马抛出经营者稻垣笃子的经历以及她在制作羊羹时的手法。
再从手法过渡到稻垣笃子“一辈子做好一件事,什么事都可以”的认真笃定的态度,从而引出极致匠心的文章主题,最后完美点题,前后呼应,形成完美的逻辑闭环。
后来我用这篇文章的逻辑,套用了部分人物采访/干货分享类文章都是可以行得通的。比如这篇《公众号如何一本正经赚粉丝的钱》,典型的干货文。
文章逻辑很简单,作者开门见山,直接抛出三个问题,而没有罗列公号生存现状、有多少公号赚了多少钱等等很虚的内容。提出的三个问题,也非常切合题意,且问出了读者们(粉丝微信公号运营人员)真正的关心的问题,问到了核心。
1、你的公号凭什么赚粉丝的钱?
2、你的公众号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赚粉丝的钱?
3、你的公号该赚粉丝多少钱?
接下来的整篇文章都是对以上三个问题的解答。
这篇文章是将问题先罗列出来后,统一回答,而三平米小店那篇文章是将问题分开后,一一回答,但在逻辑层面,本质上都是一样。
那么,重点是如何锻炼提问问题的能力和技巧呢?
这个方面,本人也仍在摸索/(ㄒoㄒ)/~~。期待能在叨叨姐的后续课程中找到点思绪。
三、围绕唯一主题,尽可能多的寻找子论点
提出问题,给出答案(观点总结),然后下一步论证答案。这个逻辑看上去是写议论文的,但其实在任何类型的文章中都是通用的。
但如何论证观点呢?过去的方式是,赶紧度娘找名人名言,名人故事,历史经典等等强硬加塞。最后生产出来一篇勉强合格的八股文式的议论文。虽然这样的文章有理有据,但缺少温度,打动不了读者。也不是我们写作的目的。
以《聪明的人,不纠缠》这篇文章为例,虽然是一篇普通的情感文,但它论证观点的方式带给了我不少启发。
1)提炼核心观点,然后围绕核心观点发散思维,找出子观点。
以前总有个误区,认为提炼出核心观点即可,但现实是一个观点总结成一句话,顶多两个论据就可以说的很清楚了。于是下笔写文时总是遇到一个问题,就是无话可说。
从例文来看,核心观点是“聪明的人,不纠缠”,但作者围绕这个观点,依次提出“不计较,才是最好的蔑视”、“沉默才是最好的武器,它比爆发更有力量”、“人生需要向前看,要把精力和时间放在提升自己这些事上”,最后点题“聪明的人,不纠缠”,这些分散的子观点都是围绕核心观点提炼出的子论点,且所传递出的情感是层层递进的。作者用了小故事,自身经历、名人烈传等多种方式论证子观点。所以,你看,只要提炼出足够多的子观点,文章自然而然有话可说了。
用这种方式写出的文章不仅有理有据,而且还有感情,有温度。能够带给读者哪怕一丝触动或者思考,才是每个写作者写作的初衷。
2)形成积累素材的习惯。
很多时候的无话可说,只是因为我们积累的素材实在太少了。积累素材没有捷径,只有下苦功夫。同时训练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个人的经历,电影情节,身边故事,阅读图书,甚至日常谈话等都是我们积累素材的方式。在此不一一赘述了,因为很重要,所以将它单列了出来。
比如这篇《一味坚强,是种残忍的教养》,通篇不到5000字的文章,就用了14个素材,且不重样。《社会太浮躁,太多女孩一副娼妓面孔》中的素材全部是过去发生的热点社会新闻,作者将他们整合后提炼出“当代女孩要过自己坚信的正确的人生”的观点,并在文中加入了自己的思考。其实,这些素材,我们每天都在接触,但却没有做一个“有心人”,去记录,去整合,去思考。
四、用最简单的话说通最深刻的道理
很多时候,我们的文章漏洞百出,逻辑不通顺,很可能就是写文章的时候没有做到“词能达意”,直抒胸臆。学生时代,写一篇应试作文,老师总是要求我们多用美词美句,套用名言,硬搬古诗词,以增加文章的华丽度。通常写完一篇800字的作文,已经用了洪荒之力,可笑的是,作为“作者”本人,我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写了什么,这样的文章,只是没有灵魂的空壳,为赋新词强说愁,经不起推敲,一吹即散。而我们也丢了一项很重要的能力——说人话,即用最简单的语言、词语说通世界上最深刻的道理。
如果尚不能写出脍炙人口的金句,倒不如老老实实做个忠诚的倾诉者,无关于辞藻是否华丽,能够让倾听者看的明白,就算是迈出了成功的一步。
综上所述,以上挑选的文章,只是代表个人的喜好和观点,虽然部分文章并没有被举例证明,但是基本的逻辑以及给我的感悟大致就是以上四点。同时,这种对文章逻辑进行拆解分析的方法,真的对我本人有非常大的启发,通过分析别人的文章,从中也学到了之前没有想过的点。
如今,大批的自媒体大咖们,依靠写作输出价值和影响力,并最终成长为一股可以改变潮水方向的力量。做喜欢的事吸引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这大概就是写作的魅力。希望我们都能忠于自我,坦诚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