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了,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嗐,哪能啊,这不刚刚巡河回来。”夏季是溺水事故的高发季节。为了保护暑假离校学生的生命安全,防止溺水事故发生,老师们被安排了各种各样的的“新奇”任务。如巡河,每日到指定河段、湖泊等地巡查,劝离河边、湖边人员。成立防溺水小组并划定重点关注学生,每日阅注意事项并打卡回复保证做到。在家长群里转发孩子溺亡,家长呼天抢地的视频等等。
且不说这样的做法是否违反了劳动法、是否伤害了相关学生(划定重点关注学生有何依据)的自尊心,只从预防溺水事故,保证生命安全的角度,个人认为这些做法治标不治本,徒增学生烦恼、教师负担。
首先看教师巡河。都说学生听老师的话。首先这应该是前些年的事。现在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听老师的话,即使听,也往往局限于自己学校的学生。所以具体操作起来往往会出现三类情况,一是“听劝”,离开危险水域;二是厌恶,认为是吃饱了撑的,多管闲事,甚至当面恶语相向;三是介于二者之间,当面答应,换个地方继续。因此,让教师巡河,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与初衷相差甚远。
再说让学生天天打卡保证。学生要打卡,老师要收集,做为一项任务除了增加老师和学生的负担外,真正的意义又有多大。网络打卡,互不见人,即使在水里玩着,照样可以打卡保证,这样的打卡作用在哪里?
转发溺亡视频,确实可以给家长以视觉冲击,感叹、惋惜之余,给孩子几多叮嘱,或严格管教。但是仍不断有孩子背着家长玩水溺亡。
综观以上做法,我们会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堵”,是压制。古语有:“堵则溢,疏则顺;堵而抑之,不如疏而导之。”
面对这问题,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呢?
针对问题主体,疏而导之。
暑期溺水者多为中小学生。为什么?
一不谙水性,缺乏实战经验。
原来我们村被水环绕,村前村后有大大小小几条河,一到雨季,水甚至会漫过小桥。一到夏天,村里的男孩、女孩常在水边嬉戏。没有人专门教游泳,但玩着玩着,便都自学成才,狗刨、仰泳,二三十米的河道,也能轻松游到对岸。游泳回来也经常有孩子挨揍,不是因为家长担心安全,而是光顾玩忘记了家里的活计。
所以减少暑期学生溺亡,首先不是杜绝学生玩水,而是给他们与水亲近的机会,让他们“了解”水,“懂”水,学会游泳,学会应对危险的技巧。
二假期无聊、无去处
经历了一个学期按部就班的学校生活,暑假期间除了作业、辅导班外,学生没有太多的娱乐,空余时间就尤其感到无聊。炎炎夏日,没有什么比水更能吸引学生。没有时间限制,不受钱财影响的“野水”便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因此,要预防学生溺亡,还要丰富学的暑期生活,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场所,开展一些拓展视野、培养兴趣爱好类的活动,既可以让学生的剩余精力有处可使,又可以让他们能够多方面发展,一举两得。
当然,要想做到这些,除了要明确家长的主体责任外,还需社区和学校多方支持,家校社协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