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无疑是孩子写作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渠道。
女儿读的书,无论我以前读没读过,我都喜欢在她阅读的间隙翻一翻,就是想跟她有个沟通和探讨。
书中的主人公就是孩子学习的榜样,书中的思想就是孩子航海途中指路的灯塔。那些读书多的孩子,情商也高,因为他们可以从书中学到各种解决问题的办法。
她很深感悟就是小时候读书多的孩子,后劲也足,而且越到了社会上越显示出读书多的好处。
阅读对一个人来说不是可有可无的时期,而应该是一门功课,这门功课可以无关考试,却能够滋养生命且贯穿一生。在孩童或年轻的时候,不仅要养成阅读的习惯,而且要养成读好书的习惯。如果学校没有条件给孩子上好这门课,家长则要想办法补上,我们没有理由不引导孩子多读书,读好书。
学习的目的只是考试,那些成绩好的孩子还能找点乐趣和成就感。
孩子上了中学,读什么样的书,多半时候同伴比老师和家长的影响要大。而且,这个时候孩子的自我意识觉醒,家长强行地指导或者不停地唠叨孩子多半会有逆反心理。在读书这件事上,大人不妨先允许孩子读他们喜欢的书,毕竟开卷有益,读总比不读好。
家长要在孩子学习之余,引导孩子多从事积极而有意义的活动,让孩子亲身感受现实生活原本的样子。比如让孩子去运动,让孩子帮助家长做家务,甚至可以帮助家长料理生意,当孩子活得真实的时候,他就不需要到那些虚幻的小说里去寻找精神上的刺激和寄托,而会渴望用真正的精神粮食来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回家问问自己的孩子,他们感觉父母做什么才是对他们最好的爱。
爱孩子,这几乎是所有父母都在做的事情,然而怎么爱孩子才能感受到,怎么做孩子才肯接受,则是我们家长需要思考的问题。当我们所想和所做正好是孩子需要的,那么,孩子的生命能够得到滋养,亲子关系会良性发展,家长再实施的教育孩子才会听从;如果我们所作所为就是孩子不需要的,带来的也许就是亲子关系的冲突,如果亲子关系糟糕的话,便谈不上教育了。
孩子遇到问题,家长的支持很重要。认同孩子的感受,给孩子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孩子往往就会顺利渡过难关。切忌动不动指责孩子,去挑孩子的刺。每个孩子都愿意把事情做好,正向的鼓励才有利于他的进步。
女儿小时候,我家曾建立家庭邮箱,通过写信的方式与女儿沟通。买了一个有三个口袋的布艺挂件,每个口袋的外面别分写上三人的名字,作为各自的信箱。有话想对某人讲,就写信投递到他的邮箱里。我们还创建过一个三个人的BBS,一个精美的笔记本。对某件事情有看法,就写一段话。如论坛一样,后面可以建楼和回复来评论,沟通亲子之间甚至夫妻间的问题。很多时候,尖锐的矛盾通过这种理智的文字表达或幽默的倾诉方式就可以很轻松地化解。
上了初中的孩子,表面看已经长大,需要自己独立的空间,但从情感上他们还是特别渴望和父母的联结。家长时常和孩子一起,设计一些亲子共同参与的小活动,或者来一点小小的变通,就会给孩子带来惊喜。虽然需要大人付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却能够让亲子关系更融洽。
在孩子遇到困扰的时候,父母和孩子一起参与的活动也可以帮助孩子调节情绪。
爱的城堡是由时间构筑的。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给孩子,也就谈不上陪伴和教育了。
初中三年其实是一个孩子内心最动荡的几年。
对于家长来说,学习便是一剂良药,通过学习,很多困惑变得豁然开朗,面对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也没有那么迷茫,而是越来越理智了。
规矩+关系=响应。规矩-关系=抵触。
孩子遇到困扰的时候,情绪激动时是听不进道理的,但孩子需要心理上的支持,给一个肩膀给孩子靠靠,给一双耳朵让孩子说说,问题就解决了一半,最起码孩子的情绪会先平复下来。如果我们还能跟孩子一起想出一个好办法的话,那就是对孩子最大的帮助了。
先调整情绪,再解决问题。十几岁的孩子常会情绪激动,动不动就发脾气。
男性的思维模式和做事方式跟女性不太一样,孩子可以从爸爸这个榜样身上学习到很多妈妈身上没有的品质。不是爸爸带不了孩子,更多的时候是他们没有带孩子的机会。关键是妈妈需要放手,爸爸需要参与。
你忙着做事、赚钱的时候,孩子也在忙着长大。而且孩子愿意跟我们一起的时间并不长,没准哪一天,当你有时间了,孩子却已经不愿意要你陪了。
一家人坐一起吃早餐,说说笑笑中美好的一天就开始了,这跟在饭店吵嚷的环境里吃早餐或者在外面的早餐店随便买点东西吃,感觉截然不同。
进入青春期的一大特点,便是喜欢独立行动,一方面是要满足自由的需要,另外也需要独立的空间进行思考和活动。这个时期的孩子又特别喜欢同伴的认同,对同伴的依恋远远超过了父母。
初中时期的孩子虽然特别希望独立自主,但同时又很依赖父母。毕竟初中阶段的孩子自我意识才刚刚觉醒,内心还有很多的冲突。一方面他们认为自己已经长大,可以为自己做主了,所以,很多时候不愿再听家长的,更愿意独自面对问题和困难;另一方面,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们又很迷惑不知道如何解决,这个时候,处世尚浅的他们又特别需要家长的指导、支持和帮助。
追求独立自主正是初中阶段孩子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要尊重孩子的这一特质,家长在放手的同时,还要做好他们随时会回来求助的准备。
当意见不同的时候,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我会顺着孩子一点,也会提供多一点选择的余地,让他自己为自己负责。
孩子们多么留恋过去的时光,多么怀念过去的集体。
对一个人来说,归属感是非常重要的内心渴望。孩子们从一个环境到了另一个环境,也在寻求归属感,需要重新融入新的环境,结交新的朋友,但总要有一个过程。允许孩子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一个孩子如果对老师有成见了,尤其是班主任,那她的归属感一定会受到影响。在学校归属感不好的孩子,学习自然是会受到影响的。想办法让孩子跟老师搞好关系非常重要。
孩子成长过程中,会有一个阶段对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比较疑惑,这一阶段大约就是青春期。而寻找一个人作为榜样去追随,是一种不错的方式。于是,青春期的孩子多半会崇拜偶像,就是把某一个公众人物当作自己的榜样,学习甚至模仿这个人的一切。
偶像崇拜大概也是孩子成长要经历的一个过程,会自然而然地来,也会自然而然地走,只要不是偏离正常的轨道,家长就没有必要紧张。可以引导孩子学习偶像身上的闪光点。
青春期的孩子非常在意同伴的评价,有时候他们做的是在我们大人看来好像是怪怪的,那也许就是为了维持在同伴中的美好形象。
看似是在找恋爱对象,其实是找父母的关爱。然而同龄人是不可能给爸妈那样无条件包容和接纳。这些孩子因为特别渴望从对方身上找到依恋,所以很快就非常亲密,甚至发生性行为,结果发现对方不是自己要的那种人,就又很快地分开。这种情况,孩子很容易受到伤害。
孩子能够从家长那里获得关爱和理解,他也许就会推迟谈恋爱的时间。
初中生的恋爱不可怕,如何恋爱才是问题的关键。
进入青春期,孩子会特别在意自己的外表,时常和同龄人比较,会表现出对自己的不满意。
这个时期的孩子本质上是很恐慌的,他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好不好,所以才不断地以不同的方式去努力,目的就是想证明自己的与众不同并想获得别人的认可。家长应该把欣赏和肯定送给孩子。
对于过分在意自己外表,甚至因此影响到自信的孩子,家长更要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包括外表长相,大家只是不同,并没有好坏之分。
哪些孩子容易沉迷网络游戏?1缺少关爱的孩子。2有些父母把孩子管得太死,或者经常指责孩子,打骂孩子,这样的孩子在生活里没有自主权。3住校的孩子。4成绩差的孩子。在那个虚拟的世界里,可以不管学习,只要你能做好某一件事,就可以有所成就。他便会跑到网路里去寻找学校里找不到的那种成就感。
孩子们之所以沉迷网络游戏,是因为他在其中可以得到肯定,可以满足自我价值。说白了,是因为游戏世界里,可以满足孩子内心的渴望,可以补偿生活中缺失的部分。要想把孩子从游戏里拉出来,家长恐怕要想办法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游戏里的那种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