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周末,写点轻松的。
12月22日,冬至,家家户户都包饺子吃饺子。老妈家里包饺子,婆婆家里包饺子,连孩子幼儿园老师都要召集孩子们包饺子,家长们准备好面团、肉素馅、擀面杖,我妈调的猪肉槐花馅深受幼儿园孩子们好评,连老师们都交口称赞。把姥姥夸得心花怒放。而我,吸取以往每天都在外面跑的不见人,让老妈总是抱怨的经验,今天老老实实在家里和老妈包饺子,享受阖家欢乐。
说起冬至为什么家家吃饺子,有些好奇,问了度娘,发现原来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他著写的《伤寒杂病论》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
东汉时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后来告老还乡,正值腊月,回途的时候发现沿路乡亲面黄肌瘦,不少人耳朵都冻烂了,张仲景非常难过,令弟子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为百姓冻疮。他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看了这个故事,有三点有意思的发现:
1、人类的智慧传承除了师傅告诉我们的家族、师门两大主线外,其实这种传统的习俗也是非常好的传承方式,像冬至吃饺子、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过年放鞭炮,这种方式让人们在延续前辈传承下来的习惯行为的同时(行为脑),让人们念起过往的故事和传说(认知脑),感受到这些传承故事的爱心和愉悦(情绪脑)。也是一种正向的三脑循环。
2、古来大慈悲者一直有之,在各行各业,每个慈悲者,都会找到最适合发挥自己能量的方式普度众生。只要有这样的发心,也许你是教师,也许你是医生,也许你是政府官员,也许你什么都不是,社会角色没有那么重要,而在你在人生的每一条做了些什么慈悲的事更重要。
3、最后,你会发现古来思想有成者,总会招募一批弟子,或继承自己的理念,或和自己一起救世济民。总而言之,师徒的这种联结是比较紧密的,也是更有延展性和传播力的。对师傅一直说的新师徒制有越来越多的体会和感悟。这班车走得很快很扎实很牢靠,要抓紧扶手了哟。
【百天写作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