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的语文课有点艰难。
在《我多想去看看》一文中,抓住文中两个孩子的“心愿”:在哪里?想去哪里?为什么?从儿童的角度直接抒发着自己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语言浅显,节奏明快。结合寒假出游的体验,在我预计中,应该是很容易就可以达成教学的目标。读文、识字上基于之前的训练和培养问题都不大。但是在学习策略上,发现了问题。
课堂上提出的活动任务是:为什么想去北京?请用——画出来。
自主学习环节中,发现部分孩子有些茫然,无从下笔,还有部分孩子提取数据不完整。这其实是这个学习策略的第二次学习。课堂上进行展示共学后,课后我将所有孩子的语文书收了上来,还是发现有近10个孩子不能准确完成。
在内心泄气之余,开始反思为什么这么简单的一个学习策略会如此艰难。
提取信息,首先要建立在学生能理解信息的基础上。所有的学习都是在之前都是有迹可循。经过反思,觉得原因可能如下:
1.我之前建立的训练方式以“听—寻”为主。大部分学生是建立在听的基础上进行信息的提取。无论是之前夜读课程的复述故事,还是课堂训练朗读。在孩子听到的时候,重要的信息已经自然而然被无意识强化了,所以孩子可以很容易获取。回到文字中,没有语气语调变化的提醒,需要孩子自己去寻找关键,这里就存在一个转换的困难。
2.学习的缺失。语文学习有其内在的逻辑。每个单元的教学都是在之前学习的基础上螺旋上升的。一上第七单元“通过圈画词语,找出课文中明显信息”这是初步尝试。接下来递进到一上第八单元运用“找出课文中明显信息”,先学习方法,在使用方法。本单元作为一下第一个课文单元,承接以上两个单元,旨在巩固的基础上提出新要求,圈画词语和句子“找出课文中明显信息”+简单运用这些信息和他人交流,读懂课文内容。最后在一下第七单元提升为“根据信息做简单推断”,这是一个螺旋上升,层层递进的学习过程。但是一下的第七第八单元则是疫情时期,我们极为仓促完成课堂教学,当时的教学目标并没有落实完成。对于阅读能力比较强的孩子而言,一点就通。而自身阅读能力较弱的孩子则需要再重新补上这个策略的学习。
在下周的教学中,教材还有两篇。在课堂上,需要减少教师的读题和分析。更多将课堂时间让位给学生和文本之间,设计出合适的任务,落实提取信息这个策略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