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p.weixin.qq.com/s/CTByFMov6aZmBVWRt-y9xQ
今天带着一脑袋的糨糊,开始了我的第一篇写作。按照原计划,这篇开山之作本应诞生于两个星期之前。因为在20天前,我曾在简书上许下誓言,要在60天内修炼出一个新技能——写作。
计划的前30天,是每个星期会复盘一次极速阅读的收获,以及我的所思所想,然后进行汇总加工,发布到公号或简书。
计划的后30天,是每3天出一篇,以这样的方式,来倒逼自己输出。可是到了交公粮的时候,由于存量太少,功能也有些障碍,羞于各种自我安慰,选择逃避至今。
主要原因有三个:
1、知识储存量太少,组织不起有价值的内容。
2、自身能力估计过高,没有合理安排每天的计划,每天都倍感疲惫。
3、缺乏运动,身体免疫力偏弱,精力涣散,且贪图休息的时光。
的确,过去的20天里,我每天在焦虑中度过,各种焦躁不安,时常夜不能寐。
我会自责自己的知识匮乏,内心斗争之余又没能突破自身的局限。多半因为我是红色性格(性格色彩体系中一种性格的类型),变化无常,缺乏自控和自律,又会经常的自我原谅。让我始终一直呆在一个平行线上,无法增长。
你的效率那么低
感谢那些总会在看似不经意间给出善意提醒的人
上个星期二,在极速阅读60天的群里,我照例打卡。曾曦老师手动点了赞,跟着就说,期待我的文章分享。因为我许诺过会整理自己的学习内容,给大伙进行分享。我回复说:“这几天跟课,休息了就复盘。” 他又回:“你需要再快一点”。我当时就有意识到了这是对我的提醒。
曾曦(公众号:曾曦每一天)是帮我开辟阅读之路的领路人,好的学习资源从不吝啬的都介绍给了我。还一直都是乐此不疲的帮助很多人在主动学习,走在强势成长的路上。他也是一个野蛮成长的全才:摄影、视频、文案、PS、营销等都可以罗列出一打的学习方法,并且也是践行者。他也说要做一个“践人”,人至贱则无敌嘛。
还是上个星期五,跟小仙女(法名:宗指)外出办事,一路闲聊,有家常、有工作、有男女之情。她以学霸自居,可谓智库,各种知识学科无所不及,可由上自下,由浅入深,与你侃侃而谈。
当谈及最近我的工作和计划进展时,我说:“我要加把劲了,总感到有一种危机感,各种不安。” 她随即答复一句:“是的,你的这个效率是要....”
她的话虽不完整,但是我敏感的蓝色个性总能察觉到什么。我晚上回到房间,就一直在脑子里思索着他们这一言半语的提示,让我做了一次很好的洞见,原来在别人的眼里我是另一个样子。
虽然我是有些在意别人对我的评价,但是我还是坦然的接受了。看来我的确在效率上存在很大的问题,不仅自己感受到了,别人也是很直接了当的给出了善意的提醒。
是的,我焦虑的原因除了没有合理的安排之外,最根本的是来源于自己缺乏思考和执行的能力。做了计划却没有严格的执行,这种焦虑不仅是一种自责,也在内心的斗争中自我伤害。
这段时间我会控制自己的睡眠时间,看似很努力,却换不来结果。在这种自我否定的负面情绪中,我不想再继续这样被动的拖延,这会让我内心变得越加虚弱,进而我就四处寻找良方。就在前两天看了明月老师的一篇文章《写作一年,100篇,我的失败与蜕变》【点击链接,查看文章】,从她的文章中多少看到了一些自己的缩影,带给了我一些触动和启发,也让我想起了一段话:
不平等是大自然的常态;我们的时间精力也是一样,表面上看,好像睡一觉就能恢复,没有什么成本。其实你的时间过去不会再回来,一天的精力也是有限的。
想起这段话让我有些感触。我反思自己,大家的时间都是一样的,为什么别人都能把精力发挥到极致,总能在贡献峰值最高的时候用在最有效的地方,不断的上演着一个又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
当看了明月老师的文章,这一点不得不佩服她。而我的改变也是从今年7月中旬报名了她的《超级行动课》开始的。
找到同行者
时间,它谁的话都不会听,只能用最有价值的事填满它
《超级行动课》是明月老师开发的一门专注于行动力的线上课。7月22日课程开营的时候,我正在上海学习《跟乐嘉学演讲》的课程。那五天四夜的学习历程,让我难以忘怀,也是我人生前二十几年成长最快的几天。如果有人对我的那次经历好奇,我会在以后的分享中,对那次的课程去做一个回顾,并且附上最后一天我的汇报演讲视频(我到现在都还没有敢去回看那段视频)。
从上海回到深圳,行动课已经开了2次课。我紧赶慢赶,回听之前的课程内容,补齐了作业,总算在第3节课的时候跟课程同步了。行动课共6节,每节课都会有作业,课后作业的内容就是让大家去运用课程里提到的方法,在实践中去提升行动的效率。
这个课程组建有大群,有小组群,小组也有组长。大家相互鼓励、交流,一起解惑、前行。虽然没有人监督,都是靠主动分享来逐渐的形成一种习惯。知识也只有分享和教别人,留存率才是最高的。就如明月老师所说:别人没有去发现你的义务,知识只有在传播中才能更有价值。
对于我这种恋爱很被动,学习不主动的人来说,可谓是遇上了良师益友。刚开始,我并没有太多的动力去完成作业。每次总会有所拖延,可是一想,好歹也是交了好几百的学费的呀,不能白费了,所以就会逼迫自己去完成作业。虽然效率不高,完成的质量一般,可能我这个人就是格局太小,吃不了亏。
半个月的课程快结束时,该如何检验效果呢?明月老师布置了作业,就是制定一个60天的行动计划:60天里火力全开只为一个学习目标服务,提升一个最想要的技能。
我最后选择的这个技能就是之前提到的——写作。我选择的原因有两个:第一就是我认为工作中会有需要;第二就是我阅读能力很差,看的书也太少,经常为写不出内心想表达东西而感到自卑。
经常看别人在朋友圈里斐然成章,可是我这种发个朋友圈,半天憋不出几个字的粗人,可是扎心了老铁。可是我总不能粗制滥造、杂乱成章吧,再说我也没有那个能力呀。
那既然目标有了,该如何计划执行呢?当然是学以致用,把行动课上学到的技能拆分用上了:
写作=阅读+逻辑思考+敲键盘+分享
写作最基础的就是阅读。这需要有大量的输入,然后再进行输出。作为一个身患拖延症的小白,却希望自己能够在文字里寻找到世间的美好。当然,我并不是因为红色性格的不切实际,就随意选择了这个技能来应付完成作业,而是经过深思过才决定的。为表决心,我还找到了社团,加入了组织<极速阅读60天>。
此社群由曾曦组织带领,大家共同的目标是在60天内阅读50本书(用极速阅读法,有兴趣的可以与我联系,就不在此赘述)。制定的方向就是:主动学习,强势成长!
这个阅读的方法先不说缺陷,最起码在我看来,它有几点好处:
聚焦一个问题,可以快速找到想要的答案。
2.可在短期时间内,阅览更宽泛的书籍品类。
3.形成一个好习惯。
不仅参加了极速阅读,还购买了很多线上课:得到、喜马拉雅、樊登读书会等。每天还会写日记,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利用上一些碎片化的时间,让时间更丰满。
写作的真相
不会写作的人,阅读能力一定很差。
虽然极速阅读已经过去了20多天,不过我也只读了十几本:
《如何阅读一本书》
《移动互联网思维》
《微信力量》
《营销革命》
《引爆社群》
《重启》
《社群思维》
《卖什么都是卖体验》
《番茄工作法》
《摸着石头过河之品牌营销十大关键词》
《从0到1》
《正能量》
包括现在正在看的《必然》。有些书没有当天看完的原因,除了有几天执行不到位缺卡之外,就是有些书我没有办法一次就能快速看完,因为书中的内容我觉得不能跳过,所以会用2-3天来阅读。
我也不是每一本书的内容都能理解;有些浅显易懂,可刷新认知;有些拿走即用,可落地实操;有些百般思索,可还是不懂.....
这段时间多数为商业营销类的书籍,并非我现在要往这方面发展,只是让我压在箱底太久,怕再不看久过时了(在这上面花费了很多没必要的精力,所以选择很重要)。如果真要我推荐,我会推荐以下三本:
《社群思维》作者:付岩
这本书从人性化的角度去思考商业的本质;以人为本,以人性为本,以人格为本;人性虽复杂,但是作者却道出了当下这个时代,人们三个基本层面的需求。当你看完这本书,就能切身到,为什么现在的得到、混沌大学等社群企业做得如此红火。
《摸着石头过河之品牌营销十大关键词》作者:杨石头
杨石头,智立方创始人。他的这本书看的时候会让人感到轻松;有鸡汤、有案例、有方法,多维度的去讲述营销。书中的一段话我一直都有记住:主动即是自由;一定要保持主动性,清楚你还有哪些可以操作的,可以选择的;保持自己在进退取舍中的主动权。因为我觉得它适用于在很多情况下,而不仅仅只是做企业。
《从0到1》作者:彼得-蒂尔
这本书应该很多人都不陌生,虽然我也没能太深入理解,但名气摆在那。
这本书让我有所收获的是,如果我要做企业,我会先参考这本书提到的一些理念,去思考我该要做什么样的公司,才是有价值的。
还有《正能量》这本书,我觉得对心理学有兴趣的可以去看一看。这并非是一本什么讲励志、成功学的书,我个人认为就是一本简单的心理学基础读物,还介绍了一些心理学的发展历史,给了一些能够快速改变思想和行为的小技巧和方法,感兴趣的可以看看。
看似我这段时间,看了不少的书,写个总结总该可以吧,但我依然还是写不出东西。就像有一句话:懂得了很多道理,却任然过不好这一生。我在知乎上看到了一个对这句话最简单的解释——就是执行力差。
前几天听了一段李笑来老师的读书分享,他说了这么一句话:不会写作的人,阅读能力一定很差。
阅读的本质是什么?不就是为大脑提供思考运作的基础素材嘛。阅读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活,改变生活的方式就是通过阅读获得新的技能。学而不用,就是很多人失败的根源。
熟话说——学而不思则罔
我又开始反省自己,是什么原因让我变成了这样?每天看着很努力,却得不到想要的结果,还弄得自己劳心焦思,混沌不堪。最后我总结,就是我性格中局限形成了阻碍:一个是贪心,一个是逃避。
我想要快速的成长,却又想要雨露均沾。看书、喜马拉雅、线上课,希望抓住一切空余的时间,去为写作目标汲取更多的知识量,但是却把自己的精力完全的分散,没有在贡献峰值最高的时候聚焦在最有效的方面,所以当每天下班回去以后,就会感觉很疲惫,无法高质量的完成阅读。即使完成了也没有办法很好的去思考或总结,也就没有持续的坚持执行计划,进而选择逃避。面对这种非理想状态下,容易产生焦躁不安的情绪,内心争斗又无法内化,开始有些彷徨,也被小仙女洞察到我的不安全感。或许这就是一种知识焦虑吧。
看了李笑来老师的视频分享,对我有很多的触动,同时,我又看到了我笔记里的一句话:迁延蹉跎,来日无多——莎士比亚。
是呀,时间一天天的这样过去了,我总不能一直保持这样吧,总该做些什么呀。我开始问自己,我写作的最核心的动机是什么?为了成长肯定是不假,也是为了工作。问到最后,我的答案其实是:人生变幻无常,总该去要做些没有做过的事情,不想在短暂的人生中留下遗憾。
这个答案的背后也表明了我的一个人生态度;终有一天,我们都将会不复存在,我们总该要留下些什么,给子孙后代们一个交代;不期待自己能成为一名优秀作家(也没有那个野心),但可以希望留下一些有价值的的东西;能够至少让他们知道,自己的父辈中出过识书达理的人,也希望这样的文化能够根深蒂固的一代代的传下去;不至于像我这样,在一个文化知识公开的年代,还在对知识产生如此的焦虑。真实善哉。
你有多久没有迫不及待的起床了
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有一个标准
昨天晚上机缘巧合的跟《超级演说家》十四强选手许晋杭凑在一起共餐。当聊到他们前一天,搞了一个24小时的演讲培训,说到外面有人质疑他们这样的做法时,于是乎他就跟我们说了下面的一句话:人生苦短,不去做一些没做过的事情、有价值的事情,给你平庸的过200年又有什么意义呢?
其实,发起这个活动和质疑的人都没有真正意义上对与错,这只是价值观的取向不一样。但至少有一点可以确信的,就是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人,都不希望平庸的走完这一生。那应该如何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并且变得不一样呢?许晋杭老师又跟我们讲了一个词就是:标准。
是的,我之所以平庸,就是我每天都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没有挑战,没有难度,没有进步。而那些取得了一定成就的受人尊敬的大家,他们依旧能够保持新鲜活力的原因就是,他们无论任何时候,都依然秉持着自己的标准做自己。
就像职业运动员要保持着良好的竞技状态,他们的训练需要有一个比普通人要高很多的标准;晚上看了中国男子足球队的比赛,郑智以队长身份打满全场,现年已经37岁的老将,但是在场上依旧拼劲十足;《足球之夜》曾经就单独有过他的报道,他每天训练结束,都会自己进行加练,这就是里皮为什么那么重用他的原因。
昨天见到晋杭老师,完全没有不像一个刚做完通宵培训的人。他给人的感觉就是精力很充沛很旺盛,眼神里对一切未知的事物充满探索的欲望。当问及他,为何能保持如此状态时,他说:“我平时已经习惯了,我每天都是4点钟就醒 , 这个是我给自己定的标准”他接着又说:“不光是我,我身边的那些大哥们,都是每天只睡3-4个小时,而且每天都时迫不及待的起床,不然会觉得时间不够用”。
他还说,他们每天都是怀揣着使命、愿景、目标、梦想睡下,醒来的时候依旧会把这些同时托起。如果你不想起床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你骨子里认为睡觉比工作重要。
是的,我问自己,我有每天把这些东西注入我的身体吗?或许我有,但不一定是真的有。就算不跟那些大家比,就跟身边的小伙伴们站在一起也会感到自愧不如。很多人已经不需要靠坚持来每天过活,因为每天一点点的进步,都能使他们感到快乐。
但要相信一点,智商是可以学出来的,不是天生的。接受自己一个笨拙的开始,或许我的遣词造句没有那么恰当,起承转合没有那么的流畅,但相信一切的知识都是有价值的,任何兴趣的培养,都是刻意练习的结果。就像蓝色性格的人骨子里认为——这个世上,人只有不断的要求自己才能够进步。
是的,最可怕的并不是没有上进心,而是永远藕断丝连地同情自己,不怕这个世界对我们的残忍,怕的就是对自己的放纵。
有时上天会给你安排一些苦难,但同样也会给你消释苦难的能力,不要辜负了上天最好的安排;要相信,世上没有白走的路,每走一步都会算数。
就以此作为契机,把时间当作朋友,只要你不辜负时间,时间便会宽待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