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而相比其他三项,金榜题名则更称得上是人生中的最大幸事。
据史料记载,在两百万名参加院试的读书人中,大约只有三万名(约1.5%)会成为生员;而那些高级功名则更是难上加难。尤以明朝1393年为例,进士只占到了总人口的0.000055%,清朝1844年,进士占比则只有0.000048%。综上所述,进士是佼佼者当中的佼佼者。
那么这样的人才总该有一次盛大的饭局来庆贺他们的功成名就了哇。在这儿,我们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宴席,恩荣宴。那么,它始于哪儿,流程又是什么呢,又流传着怎样的故事呢。
每次恩科之后,皇帝着礼部赐宴各考官及新科进士,谓之为恩荣宴。它始于唐之曲江会。宋则称,闻喜宴。而后又因宋代曾赐宴进士于琼林苑,故又称为琼林宴。辽曾设宴于内果园或礼部。元代改称恩荣宴,赐宴于翰林院。而到了明朝这块儿,设恩荣宴于礼部,始著为令。清朝沿袭明朝制。而民间则更习惯称为,琼林宴。
在宴会之前,进士们要拜见出席琼林宴的各级官员之后,方才能各自按照司官的提前安排入座,之后乐队便奏响“启天门”乐章。这样,宴会才算正式开始。不过,还有件趣事儿,“恩荣宴”结束后,尾声就是抢宴。目的也就是为了,大家能够沾沾新科进士的好运,以期来年自己或子孙能够得榜高中。而新科进士如若能够再活六十年,一甲子后便会被作为特邀嘉宾再赴恩荣宴,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据有史记载,在整个清朝近三百年当中,能够有机会重赴恩荣宴的总共才34人。所以,重赴恩荣宴便被认为是最荣光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