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说明书中,我们往往会看到服用某些药物的建议之一就是第一次服药时,用药剂量要加倍,即首剂加倍。那么,不少患者就会有疑惑了,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这会不会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呢?
其实,任何药物都要在体内达到一定浓度才能发挥应有的效果。研究表明,口服药物一般在反复给药3~5次后,血药浓度才能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而采用“首剂加倍”可以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有效的治疗浓度,之后再用维持剂量来保持有效的治疗浓度。一般来说,需要“首剂加倍”的药物以抗生素类药物居多,但不是所有抗生素都需要首剂加倍。
需要指出的是,对大多数药物而言,采用正常的给药方式,就能获得满意的药物浓度与疗效,因而无需采用首剂加倍。特别是有些药物的有效剂量和中毒剂量比较接近(如地高辛、华法林等),首剂加倍可能会导致用药剂量过大,达到中毒剂量,这就非常危险了。还有,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适合首剂加倍,对于老人、幼儿、孕妇、肝肾功能不全者,盲目采取首剂加倍也会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
药物剂量增加,是否可以增加疗效?
很多人治病心切,看看药品说明书中规定每次只需要服用一粒药物,想想我多吃一粒,这不好的更快。这种想法是可以理解的,大家都希望病情能尽快好起来。
从药理学角度来说,用药剂量太小,起不到治疗作用。而随着剂量的增加,药效也会逐渐增大。我们在说明书中看到的剂量,就是对大多数人而言都能起到治疗作用的剂量。但是,如果我们在此基础上再增加药量的话,非但药效不能增加,还会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比如,我们常见的降血脂药如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不同种类与剂量的他汀在降低胆固醇幅度上有较大差别,但任何一种他汀剂量倍增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进一步降低幅度仅约6%,而与他汀类药物相关的肝脏、肌肉、肾脏及新发糖尿病等不良反应则会随用药剂量的增大而增加。因此,对他汀不耐受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不达标者应考虑与非他汀类降脂药物的联合应用,而不是一味地去增加药物的剂量。
还有,某些药物小剂量既能达到良好疗效,我们不需要再增加药物剂量。比如,《利尿剂治疗高血压的中国专家共识(第三稿)》中就指出低剂量的噻嗪类药物(如氢氯噻嗪)可提供接近全效的降压作用。而这类药物导致的低血钾、低血镁、低血钠、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不良反应则与大剂量使用有关。
此外,我们还需要关注的是,有些药物(如氨茶碱、地高辛、丙戊酸钠、卡马西平等)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非常接近,一旦药物剂量增加,会出现非常严重的不良反应。所以,对于药物的使用剂量,一定要遵医嘱行事,切不可擅自做主。
43、在说明中,我们看到的首剂加倍是什么意思?
在说明书中,我们往往会看到服用某些药物的建议之一就是第一次服药时,用药剂量要加倍,即首剂加倍。那么,不少患者就会有疑惑了,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这会不会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呢?
其实,任何药物都要在体内达到一定浓度才能发挥应有的效果。研究表明,口服药物一般在反复给药3~5次后,血药浓度才能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而采用“首剂加倍”可以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有效的治疗浓度,之后再用维持剂量来保持有效的治疗浓度。一般来说,需要“首剂加倍”的药物以抗生素类药物居多,但不是所有抗生素都需要首剂加倍。
需要指出的是,对大多数药物而言,采用正常的给药方式,就能获得满意的药物浓度与疗效,因而无需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