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今早买菜,菜心7元一斤,绿色小南瓜8元一个(半斤左右),莴笋近6元一条,一斤排骨42元,农家鸡蛋16元。
菜真是越来越贵了。不说肉类,就说蔬菜,其实挺不明白,在网上经常看到农产品滞销,烂在地里的消息,但我们买到的菜却并不便宜。
但我知道,农民其实并没赚到钱。如果不是在一线城市,你很难听说哪个农民靠种菜赚钱发家的消息。
我妈就是,她曾做过十来年的菜农,每天起早摸黑,锄地,个、种菜、打理、摘菜、分拣、再送到商贩(或客户)手上,辛苦自不必说,但赚的少得可怜,勉强只够维持日常过日子的必需。
我妈卖菜,一般自己分拣好,拿去菜市场卖,因为这样比卖给批发商挣的多,具体来说,会多三倍不止。
那是批发商和菜市场(或商场超市)把钱给挣去了吗?
肯定是有赚的,但没有我们想象的多,也远远没有那么简单。
在非一线城市,菜市场中的一个摊位一年的收入大概在10万到20万左右,你可能需要2个人,再减去租金、成本,每人年收入在2万到7万左右。
实在算不上高。
而且,这还得长年无休的情况下才有,像我妈这种,经常因为这样那样的事,一个月就半个月的时间有菜卖,那收入肯定减半不止。
可能会有人问,那批发多一点来卖不就行了?不是这样算的,除了要考虑市场需求之外,还要考虑蔬菜的质量和尾货。
蔬菜是需要分拣的。如果是精拣,价格可能会贵一块左右,但得丢掉一半左右的尾货或次货。
如果是简单分拣,你就得卖便宜,可能还经常卖不出,而不得不降价卖。
所以,这样看来,我们日常见到的菜价,应该是这样算的:蔬菜成本(分拣后的)+尾次货+铺租+水电+人工工资,最后得出的结果,再加上市场波动影响,就是我们的菜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