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1.7号开始写作训练,到现在已经整整过去了21天。听说在21天里连续做一件事情,就能养成一个可持续的习惯,那么在开始这个训练之前,我想养成一个怎样的习惯?持续写作吗?好像也不是,回想起来,自己入坑的因素可能有这么几个:
- 想让写作工坊有一个延续。正如大家所知,我们在11.4号举办了一个为期一天的写作工坊,在其中跟大家探讨了一些相关内容。在准备工坊的时候,我们意识到写作这种技能是无法靠听几场session来习得的。只有持续写、持续练才能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于是我们决定打造这样一个氛围,半强制的让大家开始写作。
- 作为参与者,我期望自己能从中收获些什么。作为组织者,我能够旁观大家的进步,这也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 好玩。我对没做过的事情都心存好奇,想要一试。
之于大家
基于以上几点,我后脚跟前脚的迈进了这个坑,并把大家一起“拉下了水”。在最开始的时候,大家都鸡血满满,第一天就全员在线,热热闹闹的开启了新篇章。而随着时间的推进,或早或晚的,大家开始遇到同一个瓶颈——好像没什么可写的。我也不禁扪心自问——《坚持的意义是什么?》以前都是基于强烈的创作欲望来写作的,如今写作变成了一种常规性的任务,每天高强度的输出在我看来有一种竭泽而渔的感觉。特别是在极度忙碌的十一月,几乎每天都在加班,剩下的一点时间只想藏起手机、关掉屏幕,一个人安安静静的看会儿书。
但是考虑到这个坑是我参与挖的,再怎么样也要和大家一起填起来,哪怕最后证实这是一个错误的尝试,那也是有所得,至少以后再受到这类的怂恿时,我会更加明智。当然了,尽管我总是做好准备迎接最坏的结果,但真实情况往往比我想象中明朗。
虽然都经历了阵痛,但是大家都在积极寻找自己的写作方向,有人一门心思专写狼人杀、有人聚焦于一个主题写出了一二三(至今未完待续,看来是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坑)、也有人开始尝试模仿名家的写作风格......可预见的是,很多人都在往长期写作的方向靠拢。
之于我
而对于我个人,变化主要体现在写作意识上。在写作工坊中分享session内容时,我提到了培养“写作思维”的重要性,当时大家都觉得这个词语很抽象。其实我想表达的很简单,这个思维就是指,“意识到你所经历的一切都可以成为写作素材”。
很多事情都是知难行易,“写作思维”之于我也是一样,我一直知道并且认可它的重要性,却从来没有刻意培养过。因此在这次写作训练中,我着重训练了自己在这方面的敏锐度和持续力。
在过去,写作是一个相对被动的事情。只有当出现在我面前的事物有足够鲜明的标签,能够触发我强烈的感受,我才会有“写点什么”的想法。而在这21天里,因为每天都有一个必须完成的指标悬在那里,我必须有意识的去抓取生活中、工作中的写作素材,在遇到一件事情时会敏锐的想到,能不能从这件事中抽出一个值得关注的点来写一写?进一步的,我会拷问自己对这件事是否了解的足够透彻。在这一系列问题之后,才能决定要不要写。无论是与否,我都在这个过程中对事物的本身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简单来说,在培养写作思维的过程中,我提升了自己观察事物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寻找写作话题,也变得不是那么难了。
但其实,写作技能的提升并不是最宝贵的。在我看来,最有意义的在于借由这个契机将这十几个对写作感兴趣的小伙伴聚集在了一起,大家平时都分散在各个项目上,不在同一个楼层、不在同一个大楼,甚至不在同一个Office,但是却以这样的方式聚在了一起。见证彼此在写作上的成长与困惑,每天还能闲谈交流几句,抢抢红包逗个乐,说的矫情一点,这都是缘分啊!正如之前跟若诗聊天时,她对我说的,“其实我们在工作中做了那么多的事情,这其中最珍贵的都是人与人的连接。”我知道,写作训练营会结束,写作会持续下去,这份连接也会一直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