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朱梅馥在1954-1966年间写给儿子傅聪、傅敏的家信以及傅雷写给父母的回信的编纂。
在平实无华的语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傅雷夫妇对儿子傅聪殷切的希望,对长子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谆谆教诲。
傅雷年轻的时候教子极严,有时候甚至有些不近人情,傅雷夫人朱梅馥、傅雷长子傅聪往往在精神上深受折磨,又因傅聪的性格倔强,这导致长子傅聪会与他发生一些冲突,在一九五三年,父子二人“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哪一首最重要的问题”双方发生严重冲突,傅聪离家出走一月有余。
这件事情让傅雷对傅聪深感愧疚,同时对自己过于严厉的教育方法而埋下的日后的隐患而感到后悔。傅雷多次在家信中,一遍又一遍地想向傅聪道歉,一遍又一遍地重审自己的错误,懊悔自己的严厉对傅聪、对妻子造成的影响。
在这些毫无修饰的语句中,我们可以清晰而又容易地看到傅雷对自己的“错误”是多么懊悔,他是多想得到傅聪的原谅,让自己释怀,也是让傅聪释怀。
傅雷即其夫人朱梅馥在家信中一次又一次地提醒远在异国的傅聪保重身体,为傅聪在学习、工作、修养上的问题提供帮助,理性地帮他分析问题。如果傅聪的信没有按照他们的预期到来,他们就会非常担心,整宿整宿地睡不着觉,倘若傅聪寄回了一封信,他们会兴奋地一而再,再而三地去看那封信,食不知味。傅雷在信中(尤其是傅聪初到波兰的时候)通过傅聪的来信知道他的练习情况,为傅聪一点一点地送上自己的建议,充满了对傅聪的希冀,当傅聪获得“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第三名和"玛祖卡"最优奖时,他着实地为傅聪感到骄傲,感到自豪,甚至还会提醒他不要骄傲,不要自大。
傅雷年轻时的严厉,对行为举止一丝不苟地纠正傅聪,是希望傅聪能够成为一个有规矩的人,尽管这似乎让他人有些怨言。小时候的我被父亲的管教程度与傅雷的严格颇为相似。父亲会纠正我的坐姿、站姿、行为举止,我的言谈举止每一个细节似乎都逃不过他的眼睛,每次外出归来的路上,我都是在安安静静地听着父亲的训话,想着自己做错的或是不合时宜的地方,下次应如何注意,久而久之,我在外面很少说话,只是偶尔会笑笑或是一个“嗯”字来回复长辈的问话,在座位上安安静静地坐着,双腿并拢,双手放在膝盖上,即使时间长了,腿会不舒服,我也不敢松懈。时间长了,我对其他同龄人往往是抱以羡慕的目光,羡慕他们的自由,羡慕他们没有那么多的束缚,再久了,我甚至有些“反动”了。但是,现在我好像明白了父母的良苦用心,他们给我们立下了如此多的规矩,只有一个目的,一个简单而又纯粹的目的——希望我好,这样一个简单的目的,实施起来确是有难度的,他们需要无时无刻地关注我,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时间纠正我的错误。
而我误解了他们很久,对于他们的纠正,甚至偏激地看作为一种“鸡蛋里找骨头”的行为。
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他们为孩子呕心沥血地付出了很多,却换来的是一场误解。
我,长大了;
我,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