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这本书同学们一定都知道,它是西汉时期司马迁著作的,而我能够有幸读上一读,也算是我的荣幸,下面我就讲一讲读完史记之后的感悟吧!
《史记》是中国古代到现在最伟大的史学著作之一,它记载了从传说中的皇帝开始一直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三千多年的历史,同时也是中国古代一部文学经典,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接下来再说一说作者吧!司马迁字子长,西汉中期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生于公元前145年,卒于公元前90年。司马迁出生在一个世代官吏家庭,自幼受父亲司马谈的学术熏陶。司马谈为汉武帝时太时令,他深感于国家一统,国力强盛,百废俱兴的时代,却未能写出一部像孔子《春秋》那样的传世之作而愧恨,于是临终前交代司马迁“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三年后,司马迁继父职担任太史令,为了撰写史书,司马迁可谓是耗尽了毕生精力。他大量搜集文献材料,二十岁就开始四处游历,足迹几乎遍布西汉王朝的全境,考察过很多古代遗迹,搜集了诸多古代逸闻,从而掌握了相当丰富的历史文学知识和文学素材。
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当司马迁四十七岁的时候,因李陵事件而招致宫刑,受宫刑一事给司马迁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耻辱,但也使他的思想获得了净化和生华。以此,司马迁的眼光更敏锐,更有洞察力,也更专注于完成这部卷帙浩繁的史学著作。正如他在《报任安书》中所说,“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矢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正是因为有如此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才支撑着他艰苦卓绝的编写创作,由此也给中国历史留下了一部光辉不朽的著作。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位列“二十四”之首。全书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一百三十篇,共计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文学,美学,天文,地理甚至医学占卜等方面,几乎囊括了当时人类思想活动的全部内容,是一部百科式的鸿篇巨制,司马迁以酣畅淋漓的笔触,浓墨重彩地展现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用一系列故事塑造了无数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他将历史,人物和主题统一起来,以“不虚美,不隐恶”的客观态度记述历史,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一股浩荡于天地之间的凛然正气!
这就是我读完《史记》之后的想法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