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你是否曾经有过这种类似的感觉:
此时此刻,如果这件事情不马上动手开始做,将来一定会后悔!
我现在正在做的,就是一件不做就后悔的事情。
我读计林战友本周的文章--《以终为始-黄金思维圈教会我的》时候,刚刚粗略读完一遍,脑子里马上冒出这样一个想法:我必须要用评论的方式来阅读这篇文章,才能表达我对知识的敬畏和对作者的敬意,同时才能让自己拿到最大的收获!!!
有三个让我无法拒绝的理由:
(一)她正在向我输出一项“临界知识”(经过深入思考之后发现具备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律)
(二)她的文章就是对这项“临界知识”的践行(你仿佛看到她正在为你做现场的演示)
(三)这项“临界知识”我马上就要运用(正好解答了我最近正在思考的问题)
我就像走在沙漠里的一个旅人,期盼眼前出现一汪清泉的时候,她却带给我一整片水草丰美的绿洲!
所以,我产生了一种冲动,必须要以评论的方式来消融(消化吸收融会贯通)这个“临界知识”,而且也尝试来为战友们解构这篇文章。当然,更强烈推荐给所有007战友一字不差地阅读!原文链接如下:
二、评论
为了方便大家阅读,以下内容中,计林战友的原文全部用黑色字体,我的感悟和评论全部使用带背景的文字穿插在正文当中。
【导读】: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用黄金思维圈法则帮助自己从起点向终点画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圆。
我看到导读,马上兴趣盎然:我读过黄金思维圈的内容,在我的认知当中,黄金思维圈本身已经是“临界知识”了,但是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有人能够把“临界知识”提炼得更加“临界”:黄金思维圈本质上是从动机到成果的方法论。从心念一动到落地生根再到枝繁叶茂再到瓜熟蒂落,背后的规律竟然是黄金思维圈!这几乎可以称得上是“让梦想照进现实”的“第一性原理”了。最有价值的知识是“知识的知识”,最有效的学习是“学习的学习”,最深入的科学是“科学的科学”,我要学习的不就是知识的源头,规律的规律吗?忍不住马上往下看!
01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句话不止一次地听过,大概意思就是:始终知道自己要去哪里,才能走到想去的地方。作者把这句话放在这里,和黄金思维圈有什么关联?暂时揣摩不透,往下看。
02
2005年,乔布斯应邀在斯坦福大学演讲,他这样回忆自己过去的生活:“我总是把一切弄得一团糟,甚至想过逃离硅谷。但是,渐渐地,我开始有了一个想法,我仍然热爱我过去做的一切,于是,我决定从头开始。”他所说的从头开始指 “初学者的心态”,出自《华严经》“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初学者的心态”?作者把初心解释为初学者的心态,这个解释和我原有的理解有所不同,初学者和老手之间心态上有什么不同?初学者刚启程的时候,目标更清楚,出发点更明确?作者这里谈的意思是不是指,走了一段路,反而忘了自己为什么出发,迷失在旅途中了?暂时不好判断,往下看。
乔布斯在这句话里看到了自己的“初心”,我们的初心在哪里?
初为初始,心为何物?我将它理解为“对未来的期望或愿景”,更直观一点可以表达为“目标”。加入007,我们约定持续写作7年,然后一起去南极。这是007的初心,是每一个007持续向前的目标。
作者解释初心:最原始的动机,具体化就是目标,自己要去向哪里。其实我对南极不是太感兴趣,但是我加入007的确有目标,就是在物理上无限接近一群牛人,自己也能变牛!这就是我的初心,但是相比作者讲的初心就是一个具体目标的话(去南极),我的确还没有把这个变牛的想法具体化:具体的话是什么?应该是自己可以一直写七年,为别人提供有价值的认知!有了这个初心,然后呢?往下看。
始为起点,终为结果。始终之间是完整体验和得到应得结果的过程。一行7年,如果从未忘记出发时的愿景,并持续向前,7年之后,才可能站在南极,微笑面对自己。如果中途方向改变,另择道路,那便也到不了南极,得不到那个应得的结果了。南极是脚步的终点,也是心的起点。始为点,终为圆,有始有终方为完整。
所以,以终为始,出发。
核心观点:什么是始终?终是脚步的终点,也是心的起点!对啊,这竟然是我一直忽视的,脚步的终点竟然是走到心的起点,划了一个圈:开始行动是因为心念一动,最终实现就是脚步到达!成功就是追求结果和动机的统一,所有的成功最后竟然是一个圆,难怪我们讲圆满圆满!难怪我们讲一个人永远到不了心中没有的地方,难怪我们讲一个人的学识永远大不过这个人的见识!“心”没有动,怎么可能“行”动?哇,有种被震撼的感受,最根本的认知被颠覆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03
怎样做到以始为终?我为大家推荐“黄金思维圈”法则。通过黄金思维圈的三个思考步骤,提高对事情的认知能力,找到行动内在目标和可执行方法,最终实现目的。
对啊,如何实现,如何让脚步跟得上灵魂?而不是脚步跑的太快,灵魂跟不上了?作者提出,通过黄金思维圈的三个步骤实现,先找到目标,再找到方法,最终让脚步和心走到一起。有点行知合一的感觉对吧?我之前也读过黄金思维圈,也运用过,但是从没上升到这个高度来理解。看来自己欠缺对思考的思考,有差距,继续看作者的。
黄金思维圈是一种思考工具,他的发明者是西蒙塞涅克。他把思考和认识问题画成三个圈:最外面的圈层是 What 层,也就是做什么,指的是事情的表象;中间的圈层是 How 层面,也就是怎么做,是实现目标的途径;最里边的圈层是 Why 层面,就是为什么做一件事。如图:
作者对黄金思维圈做了简单介绍,让读者有一个基本的概念。我也复习一下。接下来看作者怎么解读。
黄金思维圈法则
普通人思考问题的方式是从外到内的,大多数人只停留在是什么的层面。而黄金圈法则的思考顺序是“从内向外”,也就是按 Why—How—What 的顺序思考。
黄金思维圈的应用非常简单,是一个人人都可以快速入门的思考工具,但它的效果确比“黄金”。我用自己对写作的思考过程做对比来展示它的效用。
依然是“前戏”,对黄金圈的简单解读。黄金圈最大的价值是由内而外,大部分人的认知是由表及里,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人懂得了很多道理,但是过不好这一生的原因吧?我们讲“深度思考”也好,讲“清晰必要准确的概念”也好,讲学习“临界知识”也好,其实都是看见what这个现象,思考why这个规律,尝试找到how的过程!经过作者这么一说,why就是心动的那个起点,心念一动,瞬行千里,马上就让自己活在未来了,描述了自己想去到的未来是什么样?what其实是脚步的终点,走到终点,看到的风景就是what。但是重要的是-实现的路径!怎么走到呢?要划一个很大的圆啊,这个圆就是how啊!这就是从内到外的思考顺序。
why:圆的起点 how:画圆的过程 what:圆的终点 忍不住画个图如下
(上图是我忍不住画的,不知道是否贴切)让我先冷静一下,我们继续读原文:
之前的写作思考:
1.我要写什么主题和内容?(根据近期的学习和感悟确定)
2.该怎么写,准备哪些素材?(理清写作脉络,开始写作)
3.简单排版。(大标题、小标题、加粗加黑)
4.文章推送、群内互评。
作者开始用写作举例来描述用黄金思维圈来思考,有什么不同啦!这是作者原来常规的想法。这也是我的想法,为了每周不为找主题纠结,我还选择写读书笔记。那用黄金圈思考是什么样的?继续看。
黄金思维圈思考:
1.Why——写作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寻找内在驱动力)
01.完成7天一篇的007写作任务;
02.将自己的思考整理记录;
03.训练自己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04.通过写作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让自己和他人产生更多有效连接。
从01-03都是促使自己写作的直接原因,而在这些表象之下,更深层的写作驱动力是“连接和影响力”。
哇哇哇!终于被炸弹炸到了!首先是why,写作的目的和动机是什么?绝大部分时间,这个问题被我自动过滤了,每次动笔之前不思考why了!作者这么一思考,我才发现我早就忘记了,不,不是忘记,是根本没有思考到这种程度!写作更深层次的why是--连接和影响力!有点被折服了!此处猛拍大腿300次!
我之前的写作满足了01-03,但是如果我每次都按照04的动机来写,应该会有更多的产出,更高质量的文章吧?而且评论一直是自己感觉做的不好的地方,原来是自己没有给评论赋予一个足够重大的意义,是为了连接和影响力的话,那必须要更多评论,更多为战友贡献啊!
这就是作者前面说的初学者心态和老手心态的对比吧?初学者动机明确,时刻记得我为啥要做,驱动力强。老手熟练了,反而落入程式化:为了完成007作业而写,或者为了锻炼写作而写!这都是浅层次的,真正的驱动力是为了连接和影响力而写!文初的疑惑接触了,难怪作者说乔布斯讲的初心,是初学者的心态,有道理!接着往下看。
2.How——怎样通过写作现实(是不是作者笔误了?应该是实现吧?)和他人的连接以及对他人产生影响?(构建目的和行为之间的相关性)
how就是如何实现why,如何通过写作更多与人连接,并且影响别人?作者总结非常精准:构建目的和行为之间的相关性。用我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要实现这个目的,要采取哪些行动?
在《从为什么开始》这本书里讲了一个案例,对比了苹果公司和戴尔公司在产品营销上的不同策略,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为了突破和创新,我们坚持应该以不同的方式去思考问题,我们挑战现状的方式就是把我们的产品设计的十分精美,使用简单和界面友好,而这个过程中我们恰巧生产了一台最棒的电脑,你要吗?
经典案例,乔布斯的金句!!!我们的理想是保持突破和创新、保持人类最宝贵的特性--think different(why),所以我们用挑战现状、不断设计更精美更友好的产品来践行我们的理想(how),最后承载我们理想的具体东西就是这台电脑(what)!!!天呐,原来是这样的,这些语句汇集成强大的力量是来自于乔布斯内心里的那个圆:我为了内心的伟大理想踏上起点,我费尽毕生精力划了好大一个圆(寻找实现的路径),最后终于走到实现的终点。当你看到这部电脑的时候,我赋予自己的使命终于完成了,而这不是我自己的使命,更是全人类的使命,我们一直在为保持人类最宝贵的天性--突破和创新在努力,在践行!妈呀,我真的又被震撼了!这哪里是销售,这简直是宗教,这根本不是说服,这完完全全是一种感召啊!!!这根本就是让人热血沸腾,拿枪上战场的动员令!!!
苹果公司通过传递自己的信念找到了和自己价值观相同的客户,他们对客户的影响力不是一台电脑,一部手机,而是一种价值。
我们看到苹果公司生产的产品是what,是一部电脑,是一个产品,但是乔布斯心动的why是这种挑战人类创新极限的使命感,我们直接被why征服了!如果我们看到听到乔布斯践行使命,挑战极限的过程(how)呢?乔布斯近乎偏执地要求iphone必须只能有一个按键,乔布斯近乎疯狂地要求苹果电脑的尺寸,当我们听到或者看到这个实现的过程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完完全全成为乔布斯的信徒???因为我们内心里也拥有和乔布斯一样的渴望,乔布斯的why一下子命中了我们的内心,而他死磕的过程how更加打动我们,他的产品what更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所以,我认为建立影响力最好的方法是吸引!吸引和你有相同价值观、相同理念的人构建一个共同的圈子,一起来搞事情。比如007。
作者的结论,非常精准,就是吸引,用我们的why来吸引更多的有相同价值观的战友!
如果把一篇文章比作是自己这家公司设计的一件产品,那么它也应该如苹果公司所做的一般,是坚守信念带来的必然产物。所以,如何构建自身核心价值,并且不断打磨精进,让价值本身更具吸引力才是写作的出发点。
作者的金句,也是本文的“第一性”中心句:构建自身的核心价值,并且不断打磨精进,让价值本身更具吸引力,才是写作的出发点!关键是找到那个why,并且践行,践行的过程就是言行一致,最后吸引更多人!这也是覃杰老大的践行!这种力量太强大,竟然能产生1000多人的社群!哇,真的是不可思议!
3.What——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审视结果和目的之间的相关性)
how是寻找目的和行为的相关性,what是审视结果和目的的相关性。就是看脚步走到心的起点了么?我的结果和我的初心重合了么?这个圆闭合了么?
01.引发自己的对写作核心的价值观的思考。
我写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为了帮助成长,传递真、善、美的价值观。
计林的内心独白,点个赞先!第一是初心很棒,第二是清晰找到了初心,更棒!!!
02.从产品设计角度重新定位写作过程。
文章设计流程
这个部分计林没有展开。我说自己的观点:上图是一个完整运用黄金思维圈三步(why.how.what)的过程。最左边核心价值定位是why,右边的两列都是how,就是如何设计我的文章,如何画一个圆,让读者的体验能落在我想提供的价值上。最后呈现的文章,那些文字的集合,就是那个承载我的价值的产品啦,就是what!我尝试描述计林的黄金三圈。
计林的黄金三圈:计林一直致力于通过自己的写作寻找到志同道合的终身学习者,和战友产生更多的链接,大家相互之间共同鼓励,相互影响,携手前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她一直不停地寻找写作的方法论,包括学习总结如何一字不差地阅读,如何用黄金思维圈法则指导写作,她花费大量的精力设计自己的文章,让文章对读者有用,她写作地每一篇文章都带给我很多思考,今天大家看到的这篇就是她践行自己理想的一篇杰作!向计林致敬,我必须用这种评论的方式来表达我对战友的感谢,对知识的敬畏,计林加油!!!
04
我们理想中的圆也许是这样的:平滑完整,完美无缺;但现实中的圆往往是这样的:蜿蜒曲折还有各种坑。
理想和现实的差距
然而,无论如何,只有从心中的那个点出发,并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持续行进,最终才能画出属于自己的那个圆。
读完这篇文章,看到计林对理想和现实的总结,感受到计林战友内心的希望之火,还有那种温暖身边人的温度!很庆幸,有这样的战友,更庆幸,有 007这个组织,共同呵护我们的梦想!007,一起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