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交往小组近期举办的专题讨论会上,八位学者就打破数据垄断、加快知识开放问题,达成共识如下:
在今年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知乎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周源提交了《关于加快知识开放推动全民共享“数据红利”的提案》。我们认为,其主旨切中现实关切。
今天,知识开放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国际上早就兴起了开放获取运动——其核心原则是,通过互联网等新传播技术,推动学术信息的开放,使科研成果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分享。
这一运动发展迅速。2013年,德国颁布的《著作权法》修改议案明确支持作者的二次发表权,学术期刊作者在首次发表论文的12个月之后,有权第二次向公众免费开放。2018年,欧洲11个国家的科研资助机构联合宣布,受到公共资金资助的科研项目研究成果从2020年1月1日起必须进行开放出版,即“S计划”。英国研究与创新署(UKRI)自2022年4月起,其资助的所有研究成果在发表后必须第一时间向公众免费开放。
我们认为,中国也应该及早加入这一序列中,参与建设知识开放的全球体系。
当前,在中国的数据库市场上,充满了“作者下载自己的论文需要付费”这类荒诞现象,这些问题曝光后,至今得不到解决。很难想像,一个创造者处于弱势地位、权益得不到基本保障的数据生态环境,如何发展数字经济?如何激发创造力?如何实现高水平科技的自立自强?
数据库市场的垄断,不仅影响市场创新发展和学术交流传播,还会形成“数据孤岛”,加深数字鸿沟。二十大报告要求“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据二十条”提出建设数字中国,“优化数字化发展环境”,“建设公平规范的数字治理生态”,本届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据此,我们认为,数据垄断的乱象,和国家大战略是背道而驰的。
周源提到,知识资源也是一种公共资源,应拆除“知识围栏”,打破“流动壁垒”。他的主张既关切当前发展数字经济的现实需要,也事关未来数字中国战略的发展前景。
我们希望,周源委员提出的公共数据免费开放的建议能得到广泛的支持,尤其是知识界。我们认为,加快知识开放,推动数据公平,改变知识资源过度商业化和垄断化的现状,已迫在眉睫。我们建议,还应该鼓励更多的市场主体参与数据库市场的开发,以充分的市场竞争来破除数据市场垄断。
数字时代告诉我们,当发展、保存和交流知识的媒介发生改变时,知识本身也会随之发生改变。我们绝不能把知识库存到图书馆里,集中到科学期刊上,甚至简化到像知网这样的平台上,还让人们去付费获取它。
我们希望,一个积极进取的数字中国,应将所有能够获得的知识、需要掌握的知识、具备价值的知识,放入广延的、分布的、互相连接的知识网络中,并通过这一战略部署造就知识的极大繁荣。
“数字交往小组”与会学者:
***(……教授)
***(……教授)
……
胡泳(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执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