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悠然
最近读了一篇简书作者的文章,题目叫《那中年的文艺的妇女的文艺腔》。作者在文章中批判中年妇女的文章"文字归于套路,陈词滥调,思想僵化,即便被各大杂志、报纸副刊发表,也还是透着一股恶俗的文艺腔。"
读了这篇文章,有一种人到中年满身都是罪的感觉。
百度了一下"写中年的诗""关于中年的名言""关于中年的句子",搜索答案跳出来只见两个红红的"中年",未见任何相关答案。
呆呆地看着手机屏幕,感觉中年像那满地的落叶,只能等待秋风送它到下一处归宿。
前些日子,女儿的老师向我咨询写作训练营的事。聊着聊着,她说出了想要进写作营的目的,"女儿长大了,不会再要我了,我得给自己找点事情做。"
我理解她的想法,也许是我们的孩子一样大,也许是我也人到中年,也许是满目的落叶送来了凄惶,总之,那一刻我竟有一抹淡淡的忧伤。
我不知道为什么中年妇女的写文爱好会被如此解读,也不知道为什么百度也没有任何关于中年的,带些正能量的搜索结果。
我无法得知人到中年后,从被需要体变成闲置体后,所谓的寄托是否真能赶走满心的寂寞。
这一刻我感觉到的中年,仿佛是一盆已经燃尽的火,仅剩的余温已经留不住想要取暖的人。
中年,这是怎么了?!
今天有朋友问我,认不认识50岁左右单身的男性,她想给一位离异多年的朋友做介绍。
朋友说,她要求不高,只是想找一个端茶倒水的伴。
我说,这事,没这么简单。且不说我认识这样的中男,就算认识,又能怎样?
朋友说,单纯的做个伴,生病的时候端个茶送个吃的呀。
在一起,真的能这么单纯吗?
人到中年,各自的生活习惯都已经定性,丰富的人生阅历已经把双方练就出火眼金睛。
单纯的聚在一起,有多少人最后都不单纯的分开了?
你的孩子我的孩子,你的财产我的财产,光这些,不需要多少时间就能冲去单纯的外衣,暴露出每个人真实的内心。
中年,仿佛有罪:知道太多,明白太多。
尽管想要得到的并不多,但一转身才发现,那些不多的要求也成了奢侈。
只是一个伴,一个单纯的伴,好难!很难!
中年,这是怎么了?
今天再一次读"人到中年万事休"这句话,竟读出阵阵寒意。
中年似乎只配被遗忘,浅笑也只能躲在角落里。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李宗盛的唱的《山丘》,"越过山丘,才发现无人等候。"
人到中年才发现,连等候都成了奢望!
中年,这是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