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段时间,我偶然看了一部纪录片。这部纪录片是找了14个孩子,从他们7岁时开始,用镜头记录他们56年的真实人生经历。从纪录片一开始,就能清晰的看到原生家庭对每一个孩子的影响。
出生在富裕家庭的孩子,从7岁起就有详细的人生规划:父母安排上最好的小学中学,升入名牌大学,然后成为大法官和律师,成为像父母一样的上层社会人物。
出生在普通家庭的孩子,在7岁时甚至还不知道什么叫做“大学”,唯一的愿望就是能吃饱睡好少罚站。
这意味着,有些家庭的孩子拼命跳起来才够得到的天花板,对别人来说只是起点。
02
我对一个名叫neck的孩子印象很深刻。他出生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家庭,我第一次看到他的时候,他性格害羞又内敛,面对镜头甚至不敢说话了。可后来发生的事情让所有人感到意外,21岁的他成了顶尖学府牛津大学的学生,简直可以说是他上演了一场寒门逆袭的奇迹。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既为neck感到开心,同时也深深地感受到:读书、受教育,真的是打破阶层固化的唯一捷径。原生家庭欠你的,你要自己找回来。
正如纪录片里所说的:“人无法确定能留给下一代什么财物,但至少可以确定,一旦给了他们好的教育,他们终生都可以受用。”如果说一个人的原生家庭无法改变,读书则是一把可以牢牢紧握的钥匙,决定了你接下来的人生将通往何处。
03
我的妈妈有一个不太幸福的童年。在她两岁的时候,外公和外婆就经常吵架甚至严重还会打起来。我妈跟我说,外公外婆是一些琐事意见不合都会吵起来,可我总觉得还有其他的什么原因。
有一次,外公外婆因为一些钱的事又吵了起来,脾气火爆的外公情绪很激动,将拳头挥向了外婆,外婆的脸顿时淤青了一块,外婆也不想示弱,一个巴掌向外公的脸挥去,外公反应很快,用手抓住外婆挥过去的手,两人扭打了起来。
这件事之后,外婆不得不带着我妈妈回去娘家住,妈妈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见过她爸爸。因为回娘家住的原因,我外婆没少被巷子里的老太太讲闲话,连带着我妈妈也不放过,一块说,说的话就像老太太自己的那块裹脚布又臭又长。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妈妈12岁,她和外婆回到了外公身边,因为我外婆弟弟的妻子不愿意再收留她们母女了。
即使是这样,妈妈也并没有得到快乐。伴随着她12岁到大学之前的是外公外婆无休止的断断续续的争吵。那段时间里妈妈冷静了下来,她意识到父母无休止的争吵是不对的,父母给予我的东西有些是错的,不想所有的事和决定都由父母来安排,她觉得必须依靠自己,学会独立生活。所以后来妈妈在每个寒暑假都会出去找一些兼职或暑期工做,甚至后来上大学的生活费都是她自己挣的,没要过家里一分钱。妈妈说很庆幸自己上了大学,如果没上大学,她永远不会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么精彩。
04
后来,妈妈就认识了爸爸。因为那时爸爸还很穷,所以外公外婆并不同意这桩婚事。但是妈妈还是很坚决的嫁给当时很穷的爸爸,并生下了我。爸爸后来努力拼搏,虽说不是变成什么富豪或成功人士,但也让我们过上不错的生活,让原本想看妈妈笑话的亲戚闭上了嘴,当时妈妈坚定的选择是对的。
也许是因为受外公外婆的影响,我爸妈很少吵架,即使有些事吵起来也会关上房门不让我听到,妈妈说不想让我像她以前那样生活在一个糟糕的环境里。
我觉得,减少原生家庭对自己影响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当你碰到问题的时候,尽可能不要向自己的父母求助。一方面要培养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你的问题可能恰恰是原生家庭的基因造成的,这个时候求助于父母,可能适得其反,不但不能有效解决问题,反而容易把问题弄得更糟。这种独立,不是跟父母断绝关系,甚至老死不相往来,而是说要在心理上学会独立。
我一直认为解决问题比追究责任更重要。只有无力和无心改变现状的人,才会把一切责任都推向过去。
原生家庭欠你的,你要学会自己找回来。这,才是对自己负责的最根本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