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过四十以后感觉时间过得飞快,怎么会这样呢?有位老师说,人到中年,接受的新事物越来越少,大脑缺乏新的刺激就产生这种感觉。这个解释新颖,我觉得有点道理。人到中年容易固步自封,很难像孔子那样,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一年来,我们学校的部分老师又捧起了书本,或读《论语》,或读心理学书籍,心灵又开始新的旅行,精神面貌为之焕然一新。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发奋努力,乐以忘忧,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学习的作用可真大,说得多么形象!
与其它行业的同学交流,我发现自己所知甚少,日复一日地重复三点一线的生活,
接受的新事物匮乏,探求新知的欲望渐渐消失,要中止这个过程,就要为自己的思想注入活力。读书或远行,至少一个在路上。
移动互联网时代,读书很容易,在微信上很容易寻到自己想读的文章或书籍,网上买书也非常便捷。这一年跟随着叙事者,读读写写,除了完成每月的阅读任务,还读了一些国学方面的书,并且又燃起买书的热情,半年来买了近三十本书。有书可读的日子,时间过得飞快。在写作上没有多大进展,这与我的惰性有关,惟有一个月坚持得非常好,每天上千字,可惜没有把这个挑战进行下去。人还是要逼自己一把,我缺的是“坚持”二字。昨天在微信上看到张文质老师在《教师的微革命》中建议:“坚持每天阅读并与亲友分享阅读心得”(第六条)“坚持每天至少写两百字”(第十二条)。200字,这个要求不高,问题是能不能坚持下来,是不是有写的意识?我想拿起笔重新寻找写的意识,谢云老师说过,“写下就是影响和改变。”一点一点的改变,水滴石穿。
“行走拓展世界,读写重建心灵”,为什么“行走”放在“读写”的前面?一定是行走的重要性不次于读写。近几年游学兴起,暑期是游学的最佳时机,曾想出去走走,终因家事或顾虑而未成行,今年,我不想再错过这个学习的大好时机,要改变自己,就要迎接挑战。远方的世界是未知的,又充满挑战,有那么多的教育美仁,我即充满期待,又有所担忧,期待教育盛会的早日到来,忧的是我这笨嘴笨舍不善写作之人,怎么面对诸多教育大家和写作高手,有无共同语言可叙?当行走群里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出现时,我倍感惊喜,却又有点失落。我忽然想起自己小时候,一心年扑在学习上,很少与人交往,结交的知心朋友很少。二十年后,老同学相聚,总感觉没有多少话可说,其实 就因为当初缺少思想的交流。交流才会产生思维的碰撞,没有交流,永远是陌生的。今年我想挑战一下自己,无论成功与否都会拥有一个值得回忆的暑假。在应试教育体制下久了,人也变得麻木了,教育心灵日益粗糙。落后的教育观念迫切需要更新,我想打开一扇窗户,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外面的教育世界到底有多么精彩,期待这场教育远行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