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心理学经研究表明:“一件事经过21天以上的坚持会形成习惯;经过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习惯”。我们今天的话题就是:习惯。
有句老话叫万事开头难,我想可能说的就是看在开头的坚持。核桃原来是个典型的三天热乎劲儿的人,典型的双子,喜欢一个东西、一个事物,之研究表面,不讲究精髓。说到我的三分钟热度,我想很多人应该也有同感,尤其是很多家长,因为孩子也经常这样。那么我们就是来探究一下为什么会有三分钟热度这回事?
由于工作的原因认识了一个姐姐,姐姐有个6岁的儿子小胜,由于男孩子本来就活泼好动,加之家人认为男孩子就应该果敢一点、不拘小节,没什么不好,所以直到小胜上小学的以后,家人才发现他凡事三分钟热度,比如上课精神集中时间很少、写作业经常写五分钟玩儿十分钟等等。这个时候家里人想尽办法干预小胜的这个“习惯”,似乎都不怎么奏效......
很多人会发问说6岁孩子的“习惯”按说不应该那么难改啊?这个得看情况,我们从小胜的情况分析:首先小胜家人从小给他灌输的思维模式里没有毅力二字。换言之,父母平时教育的观点,不论孩子是否接受,都会潜移默化的在他们的思维中产生一种不可小视的“习惯”。这种习惯伴随孩子的成长会越来越明显。
我表姐在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一点对她家孩子就做的特别好。她会从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来教孩子习惯成自然,比如我们周末在长辈家聚会,小朵(表姐家闺女,2岁)擦完嘴的纸随手就扔地下了,表姐看见以后先告诉孩子这样是不对的,然后手把手的教她如何把废物扔进垃圾桶,起初孩子是不接受的,毕竟孩子的天性就是玩儿,但是家长的态度强硬,孩子也就知道这件事的重要性了。经过这次“事件”以后,每次有个手纸、果皮什么的都让孩子去扔,不出一个月,孩子的“习惯”就这样呗培养出来了。
家庭的教育理念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家庭的氛围,换言之就是家长做事的态度。孩子最先学会的就是模仿,她们会模仿身边最亲近的人的习惯、说话方式、处理事情的态度等等,所以我们最先要做的就是以身作则,为孩子做个表率作用。
如果前期家里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使孩子已经有了三分热度的做事态度的话,我们就要从行为和心理两方面对孩子进行暗示。在行为上,家长需要严厉的督促孩子做事有始有终,在心理上,我们就需要多下功夫,小到坚持日常做家务,大到讲述伟人成功事迹的案例。
核桃简单的列举了一些可以参考的方法:
1、对于有爱心的小朋友,我们可以给孩子买一只小动物或者是一盆盆栽,让孩子负责每日喂食散步/浇水翻土。这样既可以培养孩子有毅力,也可以让孩子更加有爱心,更加亲近大自然。
2、和孩子一起坚持读名著。每天一章,这样既可以由兴趣引发出的坚持,也可以增加孩子的知识广度和看事情的视角。
3、让孩子参加他感兴趣项目的比赛,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在竞争体会到自己的不足,还需要更佳努力。长此以往孩子会主动的、自发的去学习去钻研,时间久了就培养出坚持的习惯了。
4、对于不能自己坚持完成一件事的孩子,我们家长就要教孩子如何将目标切割,分段完成小目标,累及完成一件事。让孩子从体会成就感中愿意坚持,喜欢坚持,养成习惯。
金瓜银瓜,只要长出来就是好瓜。方法可能千千万万,核桃简单列举的可能并不适合每个家庭,但重要的是培养孩子一个良好的习惯。经常听家长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的理解并不是给孩子报多少个补习班,而是让孩子拥有更多的“思维”智慧-好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