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篇爆文《凌晨3点不回家:成年人的世界是你想不到的心酸》刷遍了朋友圈,很多人奋斗在北上广深,加班到深夜,确实有很多不为人知的酸楚,特别是刚毕业那几年,有能力的咬牙撑一撑也就挺过来了。有些人拼命活着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根本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停下来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这么做。
有人说这么做还不是为了养家糊口,还能怎么着,拼着命活着呗。穷人家的孩子没有父母兜底,承担不起失业的风险,一开始为了生活而工作,后来变成了为了工作而失去生活。微博评论有人大骂特骂这种要钱不要命的价值观,说一群傻帽,熬夜加班,得癌几率大增,你老板到时候连束花都不会送你!有人坐标成都,他说每次在地铁上看到的人大多数都是面无表情,一脸疲惫。
这种加班制度不值得大肆宣扬。熬夜加班工作效率会很低,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也不好,幸福感也会降低,会削弱我们的意志力和执行力,长期高强度的加班会危及自己健康,作为家中顶梁柱的你,一旦倒下,家里的天就塌了。很多双职工家庭,一旦夫妻一方生病或者待业在家,如果另一方的收入不够覆盖整个家庭的开支,家庭就会陷入财政危机。
另外一种情况是,你熬了夜,加了班,老板说给你升职加薪,你为自己能赚20-30万而优越感十足,可是你有没有想过这些钱都是你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换来的,而在付出这些时间的同时,你却没有更多的时间拿来提升自我,用于备考各种证书、考研、考博或者考公,或者提升自己,为转行做准备。
人生其实没有那么苦逼。你可以爱一切可爱东西的诱惑,不过,假如你想靠近并得到它,只能通过正当的投资理财手段。人类不会因为风险的存在而放弃对繁荣的追求,为最坏的结果预先作准备,才能实现财务自由的未来。聪明的投资者懂得如何支配自己的资产,向机遇投资,花最少的钱,过最好的生活。
《肖申克的救赎》里有一段话,如果你遇到人生的重大抉择,不妨来看看这段话。
“陷入困境时,人的反应其实只有两种,”安迪说,他圈起手来,划了一根火柴,点燃香烟。“假设有间屋子里满是稀有的名画古董,雷德?再假设屋主听说有飓风要来?他可能会有两种反应:第一种人总是怀抱着最乐观的期望,认为飓风或许会转向,老天爷不会让该死的飓风摧毁了勃朗特、德加的名画;万一飓风真的来了,反正这些东西也保过险了。另一种人认为飓风一定会来,他的屋子绝对会遭殃。如果气象局说飓风转向了,这个家伙仍然假定飓风会回过头来摧毁他的房子。因此他做了最坏的打算,因为他知道只要为最坏的结果预先作准备,那么抱着乐观的期望就没关系。”
作家格拉威尔在《异类》一书中说:“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也就是说,种种先天条件,后天干扰都被忽略不计,任何一个人,只要愿意在一项技艺上精心磨练五年,他就能够在众人中脱颖而出。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都市人的生活时间通常是很零碎的。《绝望主妇》中的Bree,每周一清扫房子,每周二用来支付她的账单,每周四送洗衣物,每周五参加戒酒互助会,每周六和朋友们打扑克,每个周末晚上都喝一口红酒用来解乏,然后迎来新的一周。
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我们可以每天预留2个小时,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愿意付出时间,付出精力的事情,而不是一股脑扎进工作里,24小时连轴转,那样的生活根本撑不了几年,身体早晚会垮掉,身体垮掉了,拿多少钱都换不回来。
最关键的是,认清自己想要什么,然后朝着那个方向努力。在保证自己精力充沛的情况下,来实现快速成长。
喜欢的话,就互相点个关注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