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简书的渊源,开始于2015年下半年,那时我刚上大一。不觉间已经快两年了。
最喜欢简书的红学专题,那时简书是把红学专题单独放在一个板块,和电影专题一道,开阔了我的视野。
刚从高中过来嘛,看到了随意自然的文字,看到了那么多红学评论,难免大开眼界,那时候,我常常刷起红学文章来就是一上午,红楼里的每个人物都很有特色很有故事,值的仔细推敲。也很喜欢随便了解一些历史人物或者PPT技术什么的,或者看一看温暖的漫画。
那时候是小心翼翼,不敢轻易写文章的,发布文章对我来说一直是很神圣的事,从不敢潦草随意。
后来,我关注的作者一个一个离开了简书,简书也没有逃脱知乎的命运,大众化、流量增大、韵味却减少、层次却降低。
我开始退出心理杂志,因为自己学了心理学后发现那些很不专业很表面;
我开始退出高三时每天陪伴我的《一个》,因为改版后越来越庞杂质量越来越差,,
以及,退出网络文学与热门IP,当初看过的《花千骨》《欢乐颂》《盗墓笔记》《人民的名义》等书,早已成为黑历史,网络文学、通俗文学固然给文坛带来了新鲜空气,但其自身的弊病也很明显。
后来,逐渐退出微博,退出知乎,退出空间,,,也早已,不怎么玩简书。
简书当时的低门槛与管理松散,是有利于它的普及和大众化,,但是,现在,早已成为它的瓶颈。
我关注的作者早已一个一个离开简书,我也注定离去,简书本来就是一堆90后文艺青年的阵地,并非真文学的舞台。
之后,我又辅修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对文学有了系统化理论化的学习,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通俗文学与传统文学本来就有着云泥之别,虽说各有利弊,然而,社会文化就像金字塔,注定最简单最直白的最容易被大家接受,而突破了自身局限性、没有功利性、达到至美境界的文学,注定是极少数。土豪与精英相差甚远,不一定读者多知名度高层次就高。
而如今的简书,充斥了标题党、鸡汤文与文艺文,认真深刻的文章,往往被埋没,难以立足。
“文学是显现在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文学概论》中的文学定义,我一直牢记于心,相信文学一定要做到真、善、美。
简书不是一个成就作家的平台,我只敢在此发布一些无关紧要、通俗易懂的文章,至于我的长篇小说,我的呕心沥血之作,则准备投稿到相关杂志。因为版权原因,我从不敢自毁身价。
所以,如果你某天发现我已经很久没有动态了,很可能我也悄然退出了简书。这注定只是一个初级摇篮,想要追求真文学,想要找到真正的大师,目前还是要靠纸媒。至少文学期刊上的文章相对认真,基本不会有大的bug。
而目前,我写这篇文章的原因,除了怕对不住我为数不多的读者之外,还有就是,劝大家,
认真对待文学!
文学不是文字,一定要反复推敲,尽善尽美,不可以潦草懈怠
以及
寻找一个可以升华自我的平台
简书只是一个起步平台,连启蒙都算不上,真正的大师在这里很容易被埋没
还有,
如果喜欢文学,那就多看文学著作,也要学习一些文学理论
文艺青年们,还是多看经典著作,少看畅销书和青春文学为好。大浪淘沙,时间早已看透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