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天,一霎微雨洒庭轩。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凄然,望江关,飞云黯淡夕阳闲。当时宋玉悲感,向此临水与登山。远道迢递,行人凄楚,倦听陇水潺湲。正蝉吟败叶,蛩响衰草,相应喧喧。 孤馆度日如年,风露渐变,悄悄至更阑。长天净,绛河清浅,皓月婵娟。思绵绵,夜永对景,那堪屈指暗想从前。未名未禄,绮陌红楼,往往经岁迁延。 帝里风光好,当年少日,暮宴朝欢。况有狂朋怪侣,遇当歌对酒竞留连。别有迅景如梭,旧游似梦,烟水程何限?念利名、憔悴长萦绊,追往事、空惨愁颜。漏箭移,稍觉轻寒,渐呜咽、画角数声残。对闲窗畔,停灯向晓,抱影无眠。
柳永,是北宋最著名的词人之一,大名鼎鼎的婉约词派创始人。现在福建武夷山人,原名柳三变,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人又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有属于自己的孤傲和坚持,在词史上属于极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经常自创词牌,不拘一格,待万物随心恣性,视世俗礼教如无物,敢为人所不敢为,能言人所不能言,千载之下于我而言,真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戚氏》,是柳永创制的长调慢词的词牌名,始见《乐章集》。柳永之后,苏轼、丘处机都曾填制过,但我更偏爱柳词。宋人对这首词也是推崇备至,以至于当时就有“《离骚》寂寞千年后,《戚氏》凄凉一曲终”这样的评价,这首词在慢词史上的地位也就可想而知了。
这首词是柳词之中我最偏爱的一首词,二十年前,每每读及,感慨良多。据推测,这首词应当是柳三变在外放县令的时候写的,当时他年近五十,路过湖北江陵的时候,在驿馆内抒发自己半生的苦闷而创制这一曲牌,一挥而就的。当然,是不是一挥而就,这仅是我个人的猜测。三变填词,绝不会寻章摘句,皓首穷经,学那酸儒,而有失自己“白衣卿相”的倜傥潇洒,即便是半世潦倒不得志,也依旧苦在心里,却依旧挥洒自如!
这首词就很好的诠释了他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柳永早年离家赴京去应试,因为他精通音律,善于填词,就和汴京的歌姬舞女交往比较密切,叶梦得在《避暑录话》中就说:“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词,始行于世,于是盛传一时。”
可以想见,他整日和歌女舞姬交往,与才子佳人酬唱,又受他人推崇,本身也极富才气,长相英俊潇洒,举止风流豪爽,岂不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么?可正是这种生活,给他的仕途带来了巨大的挫折。他在《鹤冲天
黄金榜上》写道:“忍把浮名,换了低斟浅唱。”他的名气又大,所填制的词曲传唱又广泛,于是,很不幸这首词让仁宗皇帝看到了,读到最后一句,不符合他“留意儒雅,务向本道”的心思,很不高兴。进士放榜的时候,看到柳三变的名字,毫不犹豫的一笔勾掉,说:“且去‘低斟浅唱’,何要‘浮名’?”,从此,柳永便半生不第,直至年近花甲,才进士及第。
因此,柳永半生都是四处漂泊,浪迹江湖,几乎踏遍了当时的大半个中国。他也因此而成为北宋词坛的巨笔圣手,也造就了他在填词方面,尤其擅长于“羁旅行役”。他笔下的祖国山河,写的是真切优美,离愁别恨表现的特别生动而且感人,很多词篇都成了流传千年而不衰的传世佳作,《戚氏》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这首词共三片。第一片写景,第二片写情,第三片写曾经。写景,从眼前所听所见开始,并没有特别出彩的句子。这也是柳词的一大特色,用很普通的语句,撰写出深入人心的曲子词牌,反而能得到最广大读者的认可。宋时西夏回京的官员就说:“凡有井水处,既能歌柳词。”这个评价,是对一个诗人最高的评价了。
就这首词而言,秋天的傍晚,天下着稀稀疏疏的小雨,眼前菊花残乱,梧桐叶落,一片萧瑟秋景。远处炊烟飘散,安居乐业似乎与诗人离的格外远,更加显出一个人的凄凉。那就到高出舒展一下胸怀吧,学那宋玉,也登高感慨一下。可登高之后,才发现连天空飘荡的白云,颜色都显得那么的黯淡,夕阳也懒洋洋的,远处官道上的行人,远路风尘,显得格外疲倦,反而让诗人更加悲伤哀怨。连耳边的溪水潺湲和蝉吟蛩响都让人心烦意乱。
不如归去,回驿馆吧,喝点酒也许好点。谁料到一人独守空屋更是让人度日如年,不免要想到现在过去未来,年近五十依旧漂泊人间,愧吗?悔吗?可也不全是。如此想着,不知觉间就已三更,抬头看看夜空,长空如洗,银河见底,月色皎洁,更是引人思绪绵绵。以前的日子整天价和歌女舞姬丝缠,一年又一年,虚度了时光,空废了功名,如今年已老大,却依旧漂泊江湖,居无定所,宁无悔乎?
可是,过去的日子是真的快乐。当时年少轻狂,豪言慨而慷,整日里“暮宴朝欢”,呼朋唤友,吟诗作曲,豪饮不醉,彻夜不眠,那才是真的少年时光,为什么要后悔呢?可是这样的日子终究得有尽头,转眼就几十年过去了,像梦一样。看现在,既无功名,又无定所,生活的逼迫让人不得不日渐憔悴。越想往事越觉得悲惨愁闷。一生就如今夜,不知觉间时光已逝,才感觉到人世的凄冷,真是欲哭无泪,欲喊无声呐!天亮了,又是一夜无眠,可今后何去何从,却依旧没有定论。
整首词总结了诗人的前半生,交代了目前的处境和对未来的彷徨,点染结合,具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加上诗人的切身体会和所见所闻,写出来景真情真意真,尽管是长铺直叙,却也显得无拘无束,舒展自如,读来朗朗上口,娓娓动人。
附一首我在十几年前学填的一首戚氏,借此向耆卿致敬!
《戚氏》
余年少,得三变《戚氏》,喜其苍凉,欲学,终不能得。十数年后,始得一篇,方知此词不可轻得。 仲夏天,竟日烟雨笼青山。阴云漠漠,行人断魂,惹愁颜,阑珊。杨柳无情自怡然。当时圣人临川,长叹一去不复还。三十一年,光阴虚掷,博得心事难喧。况凤尾蒙尘,流水无声,能与谁言? 梦里岁月荏苒。风露渐变,人事非当年。且只去,邀风唤月,极目天边。空闲处,昼永夜长那堪?往昔逐一流连,豪情姿肆,意气鹰扬,长歌自比幼安。 雨后斜阳红,斗转星移,皓月婵娟。暗想此后踪迹,徒老大,年华竟迁延。纵笑展悬河口,语惊四座,奈何胆已寒。问世情,何事常挂牵?多少恨,百转成烟。去层楼,万种千般,都化作、羌笛绕无眠。繁星渐退,曙光乍迸,满腹茫然。
我是o十一二o,每天和您一起领略不一样的精彩,关注我,我们一起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