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whales
本文为心象PSY原创
编辑| lan
双方无意识地签下一份消失合约,开始例行公事地当对方的小透明。
From 心小象
每个人都渴望一段真正亲密的关系,甚至对于有些人来说,一段真正亲密的关系意味着生和死,乃至于一切。
更多的人明白,现实生活并不单纯依靠“亲密关系”而延续,它还要求物质上的满足,要求责任心和包容性来维持平衡而稳定的生活环境。
何况在人机互动如此发达的时代,“她”已满足了你对于亲密关系的需求。
于是人跟人之间就会产生一种“假性亲密关系”:
恋人关系,却每两月见一次面,像是处在“待机”状态,每次约会都是例行公事;
结婚多年,平静或意外抹平了所有的激情,家庭维系的理由都是“孩子”和“责任”;
从小认识,算是朋友但许多掏心窝的话,却往往不愿、不敢直言,只能“都在酒里”;
家庭血亲,本来应该血浓于水,可是每每在你渴望家庭的理解和依靠时,却常常欲言又止。
在每段无法切除的关系中,你完美演绎着貌合神离。
1
消失的爱人
假性亲密关系(Irrelationship),这个词出现在公众视野大火,还是因为一部爱情惊悚电影《消失的爱人》(《Gone Gone》)。
电影里的故事是耸人听闻,又令人绝望的:
生活在公共视野的人物,在各种残忍陷害,血腥谋杀之后,已经对彼此失去了最初相遇的期待。但仍不得不作为“共谋者”,生活成为公众眼中的婚姻样板。
爱人回到生活当中,却已经从心里消失了。
虽然普通人没有电影里这样的“关系危机”(期待这种惊险刺激的腹黑小姐姐不算)。但一段假性亲密关系中,却绝对少不了那种同盟者的共谋:双方无意识地签下一份消失合约,开始例行公事地当对方的小透明。
同时,要将假性亲密关系与“保持舒适距离”的开放式关系区分开来。
想象一下塑料花与真花的区别。假性亲密就是一朵鲜艳塑料花,没有枯萎,对它也没什么期望;而开放式的关系如同真花,既应该有丰盛的开放状态,凋零时也有独特的美。
因为,It’s real。
2
你一定要骗我
一段亲密关系往往可遇不可求,运气好就胡一天李大仁,运气不好就得注孤生。同时,亲密也是一种能力,随着时间、感情、理解的投入,有些关系是可以逐渐转化为亲密关系的。
可是,不是每一段关系都让人觉得“值得”,有些人甚至刚开始就害怕自己情感、关怀的投入会被拒绝,不想面临“太过关心一个人”而带来的被动、危险的处境。
这时,假性亲密关系的流程化、样板化就形成一种防御机制,能够提供安全、稳定的环境和预期,让我们避免这种被动甚至被拒绝的恐惧和焦虑。
就像《东邪西毒》里,独孤求败(林青霞 饰)对欧阳锋(张国荣 饰)约定的:
我曾经问过自己,你最喜欢的女人是不是我,现在我已经不想再知道啦。如果有一天我忍不住问起,你一定要骗我,就算你心理有多么不愿意,也不要告诉我你最喜欢的人不是我。
同时,它又是”想不被人拒绝就先拒绝别人“的社交悖论,身处在自我封闭默契迎合的关系中,却并不会因为这种防御机制就真的不再焦虑了。
最终,在慢慢消磨的长痛中,迟早会有一个临界点让两人就算拥抱仍旧感觉孤立无援。
3
如何避免假性亲密
在《关系之舞:既亲密又独立的相处艺术》中,Harriet Lerner博士是这样定义一段“健康、亲密”的关系:
“亲近”要求我们开诚布公地谈重要的事情;对重要的情感问题持有清晰的立场;明确我们在关系中可以接受和承受的底线。
“独立”意味着我们从心底接受差异,接纳对方的思想、情感以及信仰,而没有必要去改变、劝说或者限制对方。
心小象觉得面对无法切断的关系,首先应该做到的就是像Harriet Lerner博士所提出的,用“亲近”和“独立”两种方式来形塑一段亲密健康的关系。
同时,反思是否在每段关系中总是用固定的套路和角色来索取、伪装、逃避。
当然,在最后心小象也有必要提醒下,在某些关系中不要过分地执着于真假,否则会对关系的亲密度产生了更大的损害。
不要太多疑,要相信你足够敏锐,爱的时候非常清楚,不爱的时候也足够明了。
如果在关系中感到焦虑,欢迎留言告诉心小象~
图片来源:电影《消失的爱人》《德州巴黎》《东邪西毒》
心象,泛心理阅读新方式。我们旨在这物欲横流的纷乱社会,陪你看清你自己,找到与这个世界和平相处的方式。
这里不仅为你提供专业的心理学知识,解析这个世界的内在规律,也是为你排忧解难的“解忧杂货店”,倾听你内心声音的亲密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