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家,是爸爸和妈妈很相爱。最好的教育,是爸爸不缺席,妈妈不焦虑
前几天听胡慎之老师的心理课,里面分享了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中国式原生家庭特色,有一个缺席的爸爸加一个焦虑的妈妈”。
仔细一细想,的确如此。我发现在中国式的亲情里面,很多爸爸是处于缺席状态,与孩子的关系很远。要不然“丧偶式婚姻”的一词也不会如此深入人心。
上周天我们一家人爬镜台山。可能是一种职业敏感,一路上除了赶路,我也会留意带孩子的路人。
上山的时候我家有有姐和妹妹走的累了,停在路边拿出买的麻薯,俩姐妹吃得正香。有一个小女孩和她的家人刚好下山,经过我们身边。那个小女孩一直看着姐妹俩,还回头看了两次。然后他的爸爸一边走,一边指责她“你看你这么馋!看别人吃东西 ,想吃是吧…”
听到她爸爸这么说小女孩,我在想她肯定感到羞愧和自责。顿时有点鄙视这个男人,他是不是把贬损孩子当取乐呀?
下山的时候,我注意到一家三口。爸爸走在前面,妈妈牵着儿子在后面。爸爸不断的回头指责他儿子“你看你这么没用,现在就爬不动了…”
我看到那个小孩子的脸上一脸不高兴。然后妈妈一直努力拖着他往前走,脸憋得很红冒着汗。这个爸爸光说不练,没有看到自己妻子很累,还站着说话不腰疼地指责孩子。
看到这些爸爸的表现,只能感叹难怪那么多女人吐槽老公是“猪队友”。
面对的丧偶式婚姻,或者诈尸式育儿,妈妈们能不焦虑么?
感恩遇见。如果你对正面管教,亲子阅读感兴趣,欢迎加V信交流,一起做智慧父母。
小卷老师将免费提供海量电子版儿童绘本,PPT模板,等电子书
V信:lequqinz2016 暗号: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