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四章铨叙了个体间的现象,从第五章开始,进入人们能如何彼此影响的讨论。
再这里我思考了一个问题:读《社会心理学》于我有什么意义?人说:读书的“用”,不在眼前,不在当下,而是像甘霖雨露滋润万物之后,万物所呈现的那种清新、新鲜、水灵时的生机勃勃,是看不见和摸不着的。但是作为专业书籍的阅读,却不完全在此列。专业书籍需要运用才更能彰显其意义。
刚好看了李镇西老师的批判初高中抢夺优质生源的文章,似乎文面上每个人都在反对,实际中大家无论作为哪种角色都在做这件事情:招优质生、想教优质生或想尽办法把自己的孩子送名校不一而足。那么社会心理学的哪些理论能对此做出解释?社会影响的威力如此之大,以致每个人都觉得不受控制,有人成为了代言者,有人被绑架裹挟踉跄而行。
作为心理教师,我们能做什么?
首先应该是自己对现状的思考与对未来的展望。带病生存,病去如抽丝,这种现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想要改变需要时间。国人素质在不断提升,70.80后一代家长的现实焦虑到00.10后那代会有变化,满足了生存,物质需求之后,精神层面的东西会有更大的需求与突破。随着下几代人的思考深入,一代代人思考方式的变化,会导致社会思维变化。
其次是思考当下我们能做点什么?家长教育、亲子教育、班主任思维的提升、学生心智化水平的提升,在我们这个层面上可做的事情很多。可利用的资源很多,领导的重视、团队的平台与资源、发达的自媒体等等。而我还做得太少,读书还需运用,去做,做到,做好。
阅读《社会心理学》的意义在实践中呈现。我们浸泡在各自的文化中,只有跳出来才能理解其影响。这本书于我可能就像一双四面可跳的弹簧鞋,为我提供更宽一点更高一点的视角,提供更多可行的科学方法与依据以此发展我的批判性思维,对事件更加透彻的看到更深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