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花费大量时间读书,自以为阅读量可观,但却好像没什么变化,知识、思想、收入……甚至,昨天刚读过的内容,现在都有点想不起来了。
我花了那么多钱,用了那么多时间,要知道我本可以拿这些和同学同事一起出去玩,可以睡觉,可以追剧。但结果,我却让自己很不舒服。我好像一个傻B啊……
嗯,如果你还这样读书的话,你真的会越来越傻哦,甚至……还会越来越穷。
以下讨论不适用于消遣派人士。
如果你读书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一点(如果你是又穷又忙一族),那你会想知道一些让读书变得有用的方法,而不是读后即忘,一无所获。
首先你得明白,这种读书不会像看剧一样轻松。因为,凡“重要的事情,都是难的”。也因此,你不能用看剧一样的姿态来看书,否则……你还是好好看剧吧,你开心就好咯。
读书要获得成长,最终一定有行为的改变,因为成长是改变的结果。
但如何让行为改变呢?
就是去用。把你从书中学到的知识、经验、感悟反映在实际生活中。
怎么去用呢?最起码你得有这些“知识”、“经验”、“感悟”。而要有这些,你读书就不能读后即忘。而留下这些东西的最好方式就是读书笔记。
你真的懂读书笔记吗?
在正式学习读书之前,我也写过一些自以为的读书笔记,但后来才发现这些笔记和我的读书一样低效,简单地说,就是没什么卵用。
读书笔记应该怎么记?
“三次输入法”打造高效读书笔记,过目不忘一本书的精华,为后续实践成长做资源储备。
因为现在电子化阅读很普遍,而这也是未来的一个趋势。所以,不同的阅读载体,记读书笔记的方式也略微不同。
(一)纸书
书读三遍,即三次输入法。
第一遍:在重要的内容,自己觉得有启发的内容下划线。(很多人都有这个习惯吧)
第二遍:看完书后,(提问:什么叫把书看完?)翻看划线部分,这次你会觉得有些内容没那么重要了。把你觉得依然重要的那些部分所在的页,折起一角。
第三遍:再次看你已经折过的部分,再删掉一些内容。这次剩下的就是对你非常有用的东西了。这时,折起另一个角。
一本书的精华,就这样被你选出来了。注意,一本书的精华,是由你自己确定的。你是读书的主体,你的问题是什么,你才会看什么,才会关注什么。你关注的,才是重点。
虽然是三遍,但由于每次看的内容越来越少,越来越重要,因此很容易操作,并不会让人感到困难。
完成这三遍阅读之后,就可以写读书笔记了。
是的,读书笔记在读完书之后才记。
这是因为人的专注性,一个时间段,干一件事会比较容易和有效。
如何记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不是一个单一的行为,而是一系列消化书中精华的过程。
01整理书中折起两个角的内容
一般来说,是将这些内容摘抄在笔记本上。
02整理你的想法
也许读书的过程中,你并没有什么想法。因为那个时候,你的重点在于把书读完。但这个时候,面对你记录的书中精华,你也许就会有很多想法了。
这些想法就是你成长的基石,是你在这本书中的收获。一定要进行整理。这个整理一般可以在读完书后一到两天左右进行,留出一段完整时间,也许是几句话,也许是一篇文章。这就看那本书有多少好内容,以及你的理解程度了。
不需要强求,有的书多点,有的书少点,只要认真思考过即可。
(二)电子书
记读书笔记的过程和纸书几乎完全一样。只是由于电子书不能折页,因此某些操作步骤略微不同。
以下是个人实践经验,谨供参考。
电子书“三次输入法”
第一遍:划线+书签
遇到觉得重要的部分,依然划线。几乎每个阅读器都支持划线功能。同时添加该页书签。
第二遍:重读标记部分。
由于添加过书签,所以很好找。这时觉得不太重要的部分,可以删除书签。
第三遍:读剩下的书签部分。
觉得不太重要的,删除书签。最后删除所有无书签页的划线。
以上过程(读书笔记)所做的,只是让我们更好地去记住和理解一本书的重要内容。但最终为了成长的读书都是希望生活有所改变。
有时候一本书的内容,可以马上投入实践,比如时间管理。但大多数时候,我们看的书,不会马上在生活中找到应用场合,这需要你自己用心发掘,反思生活,回顾书中内容。
这就是为什么前面要记读书笔记。
有的东西,我们也许不会在目前就找到应用的场合,也许要过几个月,几年,甚至许多年。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我们遇到的问题越多,也许某个时候,我们的问题就在曾经读过的某一本书里找到了答案。曾经认真读过,留下了东西在本子上,在脑子里,时候到了,就自然而然地用上了。
这也许是读书最美好的一个回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