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部关于美食的电影看下来,都觉得热爱美食的情怀之上,是一种良好的生活态度。
NO.1 落魄大厨
类型:喜剧
国家:美国
上映年份: 2014
豆瓣评分:7.6
没有看之前,便被“治愈”这样的标签先入为主,以为又是一个仅仅打着用烂了的旗号,却无法真的把它虚无缥缈的感觉真切地带给观众的电影。却在看了之后意外地觉得这个词用来形容这部电影再合适不过。没有多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多错综复杂的关系。有的只是离婚了也相处融洽的夫妻,可爱的儿子与不干扰他生活的父母,还有即使从高档餐厅离开也依旧在美食这条路上大获成功的人生经历。
突然就觉得“治愈”不是需要给你讲多少人生大道理,不是非要展现给你处在低谷的同时又拥有着多少希望,这样简简单单的情节、美好到极致的生活最能带给人“治愈”的感觉。至于生活根本不可能这样顺理成章的真面目,留给以后无数个日子去慢慢体会好了,现在这一刻只想要看最简单平和的幸福故事。
对了,电影里提到的黄油芝士三明治,尝试着去做了,味道也是超级“治愈”!将面包片放在抹了黄油的煎锅里,中间加上芝士片,既有黄油带来的酥脆外皮的好口感,又有芝士带来的浓郁内核的好味道。还可以发挥想象地在中间加上火腿片等。
NO.2 小森林
类型:剧情
国家: 日本
上映年份: 2015
豆瓣评分:8.9
也许是并不太喜欢日本电影的叙述方式的原因,这部电影并没有像它的评分那样吸引我。介绍了许多食物的制作方式,展现了主人公与食物和农作密切相连的日常生活,平淡得像是在自言自语的片子,很难拎出一条框架鲜明的剧情来,我总觉得无法将它归为电影的范畴。
如果对食物的制作方式很感兴趣,大概也会很喜欢吧。
夏秋冬春篇依次看下来,虽然在一开始逃离了我对电影的印象,却仍旧在慢慢观赏中有许多地方不知不觉感动我。
体会最深的有两点:
一是关于故乡的情感。电影始终在围绕一座名为“小森”的村庄展开,比起把其中的任何一个人当作主角,我更认同将这座村庄视作这部电影的主角。一切都是围绕着这个村庄在进行,反复提及它的名字,我想既然这样安排,表达一些关于故乡的情感也一定是影片的初衷之一吧。“在小森和在那边说的话都不一样,我不是说方言之类的”剧中的人物这样解释回到小森的原因。离家上过大学,尤其能体会这种情绪。所谓家乡带来的归属感,任何文学和艺术都形容不出万分之一吧。
二是对时令的尊重。影片按季节分为春夏秋冬篇,在每一个对应的篇章中,都是跟着时间的发展在介绍着这一时间段成熟和需要播种的作物,以及利用这些作物可以作出怎样的美食来。“在小森,每年播种红豆的事件是固定的。这个时间前后播种都种不出好豆子,也得配合当季山上的花和鸟的习性,其他的作物也有各自的播种时期。”“是啊,所有事情都得看好时间呀。”
NO.3 米其林情缘
类型:剧情
国家: 美国
上映年份: 2014
豆瓣评分:7.0
又是一部美国好莱坞式圆满结局的电影。剧情感觉比《落魄大厨》略微丰富一些,但是少了它的一些“治愈”。如果说《小森林》是讲述平常人家与美食密切相关的日常生活,那么这部电影就是大厨对离平常人家有些遥远的米其林星级的追求。也涉及到了家庭,另外从中也可以了解到一些风土人情。还有看那位米其林星级餐厅的老板娘就会觉得,每一个表面苛刻的人内心都有一个柔软的自己啊。她和开在自己家餐厅对面的餐厅老板之间的互动,由敌视转为握手言和再到两情相悦,也是让人看着觉得可爱的不得了。
NO.4 美食、祈祷和恋爱
类型:剧情/爱情
国家: 美国
上映年份: 2010
豆瓣评分:7.3
就像影片的名字一样,美食在这部电影中也只是占一部分的位置,并不是像前面提到的电影一样,几乎在完全围绕美食讲述。
还有,和前面讲到的两部展现个人追求与生活态度的美国电影不同的是,这部主要强调的是女主人公心路历程,是一个探寻自我的过程。大概是我缺乏耐心的原因,两个多小时的电影稍微觉得有些冗长。前半段感觉一般,后面被深深吸引。也许这和影片“前面在讲述探寻的过程,后面豁然开朗了”的节奏也是密切相关的吧。
影片在展现一种对平衡生活的追求,但是它同样说道,“有时,为爱失去平衡,是平衡生活的一部分。”
”我开始笃信一些,我称之为‘追求物理学’的规则,这是自然力的定律,如同引力定律。‘追求物理学’的规则是这样的,如果你足够勇敢离开所有熟悉和令人欣慰的事物,这些事物可以是任何事情,可以使房子或是久远的痛苦的怨恨,并准备开始一段,内外兼修的求真之旅。如果你真的相信,途中发生的一切是揭开真相的线索,如果你接受途中所见之人的教诲,如果你准备好了,那么最重要的是,面对并宽恕自己难以应对的现实。然后,真理便会呈现眼前。我只能相信,我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