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回家回到这座小城,发现了贫穷的命运必然。
在李笑来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里,他谈到人类最宝贵的资源,就是专注力。
而穷人,不仅不给自己制造专注力时间,还以消耗他人的专注力时间为乐趣。
穷人之间,是无隐私可言的。做事情,很容易被打断。
我想,星巴克之类的流行,就是人类在购买自己的专注力时间。
在一本有名的书籍里,作者谈到一个人的认知带宽问题。穷人因为要分心太多的事情,造成他们的认知带宽狭窄。
关键是,他们还有很多行为,去主动造就这种认知带宽的窄化。
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最可悲的。
不尊重他人独处的空间,也不尊重自己独处的空间。因为只有独处,才能形成独立的价值体。
空间的挤压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在香港电影一念无明里,谈到了这种空间挤压所造成的心理问题。
人需要独处和思考,也需要清洁。
今天在看深度工作,被里面一些观念所震撼。
我们为了生存,正处在一种浅浮工作的模式。这种模式,最终会把我们彻底的消耗。
这种模式,对我们是不利的。
我们需要,更多的深度工作时间。来成为生命的一部分。
作者提出了三种模式。
第一种是禁欲主义哲学,你需要把自己孤立到一个地点,进行完全的产出。
第二种是双峰哲学,你需要在深度工作和浅薄工作之间切换,这适合绝大多数人。
第三种是节奏哲学,给自己定一个每日的目标,按计划完成它。
第四种是新闻记者哲学,这需要自己有迅速切换到深度工作的能力,写并不推荐新手掌握。
我最近每天吃完晚饭,都会去附近澡堂洗澡,因为洗完澡,我会有大概一个小时的时间,可以专注阅读。
回家后,因为我父亲在看电视,所以我用书房的台灯,可以专注阅读1到2个小时。
专注的时间,有时候真是需要购买的。
阅读给我带来了很多精神的愉悦,这是看电影无法到达的。
看电影是一种被动接受行为,而我们幸福的关键,是精神到达心流的状态。根据米哈里的理论,主动行为,比如阅读,更容易让人到达心流的状态。
其他,例如体育的运动,也有相同的功效。
不过我还是喜欢阅读,阅读是一种最低成本保持精神健康的方式。
而阅读也能让我到达深度的状态。
相比电子书,我更喜欢纸书,它让我更有阅读的状态。
以前,喜欢去咖啡馆,经常会去很远的咖啡馆阅读。
现在,发现稍有挑战的工作,也能让我,到达心流的状态。
于是也逐渐爱上了工作。
其实纯粹的休闲,心流体验是很少的。
重点还是要去主动的参与。有点难度,有时,写作也会成为一种心流的体验。
那种忘我的境界,很多人都在追求吧。
不要让贫穷限制我们的带宽,看书绝对是一种低成本让精神富足的方式。
365极限挑战日更营第7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