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 十 一章 —————————
三十辐【1】,共一毂【2】,当其无【3】,有车之用。
埏埴【4】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5】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注释】
1.辐: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木条。古时的车轮由三十根辐条构成,这个数目取法于每月三十日的历次。
2.毂:车轮中心的木制圆圈,中有圆孔,即插轴的地方。
3.无:指毂的中间空的地方。正因为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车轴能在里面转动,才使车有了运载作用。
4.埏埴((shān zhí):埏,和,揉。埴,粘土。
5.户牖(yǒu):门窗。
今译: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道德经》与生活智慧
本章老子没有一上来就给出高论,而是首先耐心地为求取智慧的同学们举了三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子,我们脑补一下轻松版的“老子讲道”情景剧:
“童鞋们你们看,30根木条共连在毂上,有了空间,轮子转起来,车子跑得多欢快呀?你们想一想,要是30根木条绑在一起,不给它留空间,轮子还能转吗,还能叫车吗?”
“不能!”
“对了,当然不是车了!”
看到学生理解力这么强,老子微微一笑,接着启发——
“童鞋们你们再看,揉和粘土做器皿的时候,里面要做成空的才能装东西对吧?要是都做成实心的,还能装吗?”
“装不了!”
“ 对了,同学们真聪明!”
“你们再看看我们这间教室,在修建它的时候,门窗之间留了空间,我们才能坐在这里面对吗?”
看到在座同学频频点头,若有所悟,老子很满意的给出了结论:“所以说啊同学们,‘有’是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有’与‘无’这两者同等重要,不可偏废。无中生有你们都知道,有中也可以留存无,就像山水画中的留白,这就是我在第二章提过的‘有无相生’,大家明白了吗?”
老子用三个接地气的比方,轻松讲清楚了宇宙平衡的真理:有无相生,和谐统一。在老子的哲学中,没有一样东西是绝对的,既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事物在对立中相互转化和融合,形成和谐丰富的整体,变化不绝,生生不息。
读这一章,理想主义者容易只注意到“无”是多么重要。老子说了,“无之以为用”,既然“无”是“用”,那“有”是不是就没什么价值和用处?现在物质的丰富也确实让很多人在“有”中进行无止境的索取,完全忘记了留一点余地和空间,越有越觉得匮乏,所以大家对“有”心存芥蒂。听老子的,无才是“用”,才有价值,于是纷纷舍“有”去追求“无”。
有一个笑话:老师让同学们画画,小明交上去的作业是一张白纸。老师问:小明,你的画呢? 小明指着白纸说:我画了啊,这不,羊吃草。 老师:羊呢?我怎么没看见? 小明:羊吃饱了,就走了。老师:那草呢? 小明:草被羊吃完了。 老师:.........
我在《<道德经>第一章 有与无的智慧》中分享过,“有”可以理解为是界限或规则,是现实世界的通行证。小明抛弃了“有”,失去了边线,所以小明的羊并不在纸上,而在他的脑中。也许不是小明错了,而是在目前这个三维空间中,小明的做法和想法不适应这个维度空间,他的这种舍“有”取“无”,相当于是抛弃了通行证。所以我们作为地球人,只好将小明当笑话看了。
完全抛开了“有”去追求“无”,就如同上面笑话中的小明一样,呈现的只会是一片虚无,而人们毕竟是在红尘俗世,做不到不食人间烟火,所以这样的做法,会让人失去准绳,在人际交往中难以保持和谐的关系,自己也会迷失于茫茫无边的“无”中。
不少号称名人雅士者把“无”捧到了一个至高无上的高度,无私、无偿成了绝对的美德,“无”占据了人类道德的至高点,“有”则被贴上“占有”、“贪婪”的标签,备受嫌弃和冷落。
常常有抑郁成疾的无私助人者,他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享受着人们的道德褒奖,然而光环中的他们幸福感却越来越低,甚至有人无助自杀。忽略了自我的完全奉献,是对自己赤裸裸的盘剥,你只向外付出,没有向内补充,怎么会不枯竭?失去了“有”与“无”的平衡,人生怎么会不出问题?
大家也许忽略了,老子先说的是“有之以为利”,缺了这个“有”,“无”到哪去立足呢?
有个词叫利用,我们不去纠结它的词性是贬义或褒义,它背后的意思是:借 ....达成...... 。造个句:利用水的浮力,人们造出了能在水上行走的船。所以利就是“有”,是一个凭借,有了这个凭借,才能达到用的目的。开个玩笑:如果有人对你说,你被利用了,你别只是愤怒,至少要为自己对别人还有价值而感到欣慰。肯定了“利”,才能更好的“用”。
“有”与“无”,是构成事物的两个要素,两者的平衡才是自然之道,执着于任何一方,都不是“道”。所以老子在第一章开宗明义,教我们既要“常有”,又要“常无”,才能不离“道”,才能在“道的庇护下保持和谐,拥有幸福的人生。
注:《道德经》原文部分引自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修订增补版》,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