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曼学习法是把自己学过的东西,可以通过教给别人的方式,让自己掌握的更加好。
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进行费曼学习法:学罗胖的每天60秒,用60秒的时间讲清楚一个问题,如果可以加上自己的见解那么就更高端了。这种方式是可以让自己来看一看自己是不是真的懂了。
如果想采用文字的方式,发朋友圈是一个好的渠道,如果你发现有一篇文章,你学到了很多东西有一种想安利给大家的冲动。那么你仅仅是把链接发出去是不够的。
如果你发文章的同时还注明了这篇文章带给你怎么样的一个感受,你获得了什么样的新知,归纳总结一下的话,你的语言打动你的朋友圈的人,这样他们点开链接的可能性就会更大,你的初衷也就可以实现。还有可能是他们看完了文章也会跟你互动,在一来一去的过程中你也得到了反馈,加深了你对文章的理解。
费曼学习法实际上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到处使用。
除这个字的意思就是去除,那么放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缺少什么东西的时候,第一个反应就是买点什么,增加什么,但从来没想过你在生活中去除掉一些东西之后,让你获得的东西会更多。
比如在你接受新知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用新知替换旧知的过程;这是拥有更多知识的方法就是把我们头脑当中多腾出一些空间,以便新的知识进来。
我们还记得知乎里头有一个神回答,怎样才能过得幸福?答案是定期扔东西。
信息不是用重要性去度量,而是用信息量来度量,度量的单位叫做比特。
信息本来就是让人知道新的知识,如果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获得的信息不能给你提供新的知识新的内容,那你这个信息量就比较小。
如果你想引起大家注意,想要跟别人分享一个新的信息,那么在说出口之前,你要好好考虑一下,这个信息量大不大,别人会不会感兴趣。
比如说今天是6月11号你在跟大家分享一个高考刚考完学生怎么样跑出去的信息的时候。那这个信息就已经过去了时效性,已经没有什么信息量,就变得很无聊。
这个认知是我从别人跟我分享的一个信息里面得出来的,因为他当时在分享了这个信息,我当时就觉得无聊,然后回过头我想到比特这个概念,就想为什么他的信息很无聊,无聊的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我们那么讨厌听别人的陈词滥调,这就是原因了,知道了这个坑,我们就可以避免
如果一篇文章耳熟能详,没有什么信息量,你就不愿意读这篇文章。不是说这篇文章写的不够好而是这篇文章给你提供不了新的信息所以就不想读它。
换句话说有一些人喜欢谈话,他讲的那些故事都是以前的,人不愿意听的原因也是在这个故事里面没有什么信息量。
如果一个选择题非a即b,知道这个答案的信息量就是一比特。
是一道四个选项的题目的话,答案不是四比特,而是取决于我们知道答案的信息量。
我们对选择题的答案一无所知,去向一个知道答案的预言家请教,他每给你一个是非的答案,收取你一块钱。
对我们来讲,有效的提问方式不是问他“是否答案是A,或者是否答案是B”,而应该先问他,“是否答案在A、B中”。如果他回答“是”,我们就圈定答案的范围是A或者B,与C、D无关。
接下来,再问一个问题就能确定是A还是B了。反之,当我们知道答案不在A、B中,我们也可以用第二个问题确定是C还是D。这样我们一共付2块钱就可以了。
类似地,对于世界杯足球赛的问题,按照这个方式提问,信息量应该是5比特。